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节俭到穿补丁的衣服,却耗巨资修皇陵

皇帝节俭到穿补丁的衣服,却耗巨资修皇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99 更新时间:2024/2/20 6:20:29

古代素有“普天之下莫非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皇帝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可以无限享受帝国的一切资源。因此,无论哪个朝代,皇帝的生活都是极尽奢华,而且天下人都认为皇帝就应该过这么奢华的生活,皇帝本人也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天下人的供奉。然而,在清朝却有一位特立独行的皇帝,他吃饭穿衣样样追求节俭,甚至被称之为史上“最抠门”皇帝,他就是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抠门”?如果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他用百姓的标准来过日子。

比方说,在穿衣问题上,历代皇帝都是有专门的机构为其制作衣服,一件衣服基本穿一两次也就扔掉了,但是道光皇帝不仅坚持洗洗还穿,而且就是穿破了打上补丁还接着穿,据说内务府打个补丁要5两银子,道光皇帝嫌贵,干脆让后宫之人都学做针线活,衣服破了直接让他们补,而且他不仅自己这么做,还要求其他大臣也是如此。

比如说,在住的问题上,皇帝的寝宫大多是富丽堂皇,以彰显皇家威严,但是道光皇帝则不然,基本家中的东西能省则省,去了先辈遗居观看一番,有感于先辈创业之艰难,回来就把家里面仅剩的几件家具给搬了出去,可怜的皇后好不容易母仪天下了,却又陪着道光皇帝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再比如说,在吃饭的问题上,在他之前的历代皇帝那基本顿顿都是山珍海味,且清朝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满汉两族的佳肴他们都可以随意吃。然而,道光皇帝感觉这样太浪费了,干脆回归普通家庭的四菜一,后来听说红烧猪脑味美价廉,干脆就要求只吃着这一个菜。据说有次道光破例宴请大臣,结果每桌只有五六个小菜,连大臣都感觉不可思议。

道光皇帝如此节俭,却为要耗费巨资两修陵墓呢?

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一直厉行节俭,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例外,那就是在陵墓的修建上,整个事情可以概括为“两修一拆”。

“两修”指的是,他先后为自己修建了东西两个陵墓,第一个陵墓选址在清东陵,花费数年时光建成,但是尚未等到正式用,就发现这个陵墓竟然有渗水的现象。据说,已经葬入其中的皇后曾经托梦道光,说自己被淹了,希望赶快就她。此神话故事真实性难以考证,但是皇陵漏水确实是不妥,风水上很不好,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刚刚入土就浸泡在水里。于是道光皇帝又在清西陵重新选择了一个地址,重新建设了自己的第二个陵墓。

“一拆”指的是,他拆除了刚刚建好的西陵建筑,回填了地宫。

无论道光皇帝怎么节俭,这“两修一拆”确实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毕竟工程量比建设一个陵墓大的多,首先,劳役至少要翻一倍吧,不管是拆还是建,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其次,所需要的原材料也是直线增加,从东陵到西陵很多东西都是运不过去的,只能重新再生产。

那么,道光为什么执意要重修陵墓,真的一定要重修吗?小编感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堂堂皇家陵园,刚刚修好就发生了渗水现象,这放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是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古人最重风水,发生这样的事故,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于国于家都不能忽视。

道光皇帝算是伪节俭吗?他省吃俭用是作秀吗?

鉴于道光皇帝在日生活与修建陵墓上表现的巨大差异,很多人认为道光皇帝的节俭只是一种作秀,是他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对于这种观点小编不敢苟同。

首先,重建陵墓是特例,他的节俭行为确实穿始终的。正如刚刚所说的,道光重修陵墓确实是事出有因,这不仅关乎皇家颜面,也关乎大清国运,而的节俭行为则基本伴随了他的一生,如果说能够用一生来进行一场秀,那么这场秀又何尝不值得称赞呢?

其次,道光皇帝很多支出都是被手下人给骗了,并非他本意。比如说,为衣服打补丁的问题上,道光皇帝本意是想节约,但是皇宫一帮人一起合伙欺骗他,打个补丁竟然给报好几两银子的帐,吃个鸡蛋也是如此。道光皇帝的问题在于深居宫中不知民情,而不在于靠省吃俭用作秀。

最后,道光皇帝执政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并非沽名钓誉之辈。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整吏治、治盐政、通海运、平叛乱,确实为挽救大清作出了不少努力,虽然与他的前辈相比,只能说是资质平平,政绩也不突出,但是也应该不是沽名钓誉之辈。

标签: 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假定的时间区段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该时代概念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

  • 真的有鬼谷子这个人吗?要是真有他得活五百多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鬼谷子,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试问春秋战国时的第一牛人是谁?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既不是老子,也不是庄子。那么此人是谁?没错,正是鬼谷子!关于鬼谷子的故事,我们知之甚少,也正是因为他的神秘,后人对他身份来历揣测不定。不过他的徒弟却是一个比一个牛的牛人,有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有兵家的孙膑和庞涓:“

  • 春秋时期:莒国的疆域与都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莒国,春秋,历史解密

    西周、春秋至战国三个时期,莒国疆域不断发生变化。西周时,莒国受周王室与诸侯制约最宽松,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春秋早中期,莒国逐步扩张,鼎立齐鲁,疆域最大。北至现在的安丘、高密,南至赣榆、兰陵,西至沂源、蒙阴、费县,东至黄海,都曾属莒国疆域。春秋后期到战国,莒国内生纷乱,外受侵扰,城邑沦陷,疆域日小。战国

  • 李严本不起眼,为什么刘备选择他作为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严,蜀汉,历史解密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停留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些故事,却是千古流传。其中被人传唱最多的便是三国那段英雄汇集的时代。在这段不足百年的历史当中,太多的豪杰在那个年代崭露头角。

  • 崇祯帝为什么没有逃跑,而是选择了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帝,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带领大顺军闯入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悲情自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明朝的统治。很多都对此不解,崇祯帝为什么不逃跑反而要绝望自杀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逃跑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唐朝几次被攻破首都长安,皇帝更是三番五次的逃跑,这也没有

  • 曹操的为人到底有多丧心病狂 想杀人总是找莫名其妙的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登基之后就特别忌讳有功之臣,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的皇权这些有功之臣威胁到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怕他们仗着自己有功,而处处与自己作对,所以与其留下隐患不如直接下令杀了的好,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个人,他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这种词来形容,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奸雄曹操,其实曹操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褒贬不

  • 朱元璋觉得太子朱标的性格不像自己,为什么还要选他当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开国皇帝对继承人往外是非常挑剔的。很多开国皇帝感叹嫡长子“不类我”,因此在传位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比如,秦始皇觉得嫡长子扶苏“不类我”,把他发配到边关修长城。刘邦觉得刘盈“不类我”,就算已经立刘盈为继承人了,也想把他换掉。朱棣觉得他的嫡长子朱高炽“不类我”,迟迟不愿立他为太子。赵匡胤也

  • 豫妃30岁入宫,为何只活了45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豫妃,清朝,历史解密

    提起乾隆后宫最神秘的妃子,大家可能认为是容妃(传说中的香妃),因为关于她身上的谜团数不胜数,而且容妃入宫的时候已经是26岁的“大龄剩女”了。然而,乾隆后宫还有一位更加神秘的妃子,她30岁才入宫,她就是豫妃。豫妃,姓博尔济吉特氏,想必大家对这个姓氏一定非常熟悉了,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就是来自于这一家族,

  • 殖民地对世界有着什么影响?关于殖民地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殖民地,殖民主义,历史解密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1853年,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义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

  • 历史上最惨的皇帝:雄才大略却被骂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完颜亮,元朝,历史解密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那些失败者注定要被抹黑。在被抹黑的帝王中,隋炀帝杨广算是比较惨的了,但有一位比隋炀帝还惨,他文武兼备,也有具有雄才大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他的政权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最后他却身败名裂,甚至被后世骂为第一暴君!那么这位皇帝是谁呢?此人就是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在后世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