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为何不支持岳飞北伐?南宋的实力有可能灭掉金国吗?

赵构为何不支持岳飞北伐?南宋的实力有可能灭掉金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99 更新时间:2023/12/25 9:02:07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因种种原因最后死于“莫须有”。岳飞的死让后人感到惋惜的同时,很多人又提出了疑问,如果赵构当时支持岳飞灭金,南真的会成功吗?

如果赵构全力支持岳飞北伐,那么北伐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但短时间内无法彻底灭掉金朝。首先从硬实力来看,南宋当时如果全力北伐必然会存在很多阻碍,但北方的金朝同样会面临这些问题,甚至比南宋更加严重。

北宋灭亡前北方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动荡时期的,当时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南迁。这也使得北宋后期没组织起什么有效的抵抗,但金朝打到长江以北就明显打不动了,因为宋朝在当时还是有实力的。实力怎么体现?简单来说,北宋末年的时候北宋有一亿两千万人口。

人口和资源的南迁导致南宋继承了北宋的大部分实力,也给南宋的人民带来了收复故土的决心。这些失去家园的百姓,尤其是那些世代传承的豪门,一定会全力支持南宋北伐。

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北宋末年各地纷纷起义,如果赵构在建立南宋的同时臂高呼,立志要收复故土,相信会得到很多人支持。这也填补了南宋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士兵缺乏训练,优秀将领不断被打压和埋没。

笔者在上不断把时间设在南宋前期,因为此时不论是南宋还是金朝,都没有站稳脚跟。如果此时南宋开始北伐,女真族根本没有安抚领地汉人的时间和机会,光是后院不断起火,就够金朝吃一壶的了。再拖上十几年,最先垮掉的一定是制度不如南宋健全的金朝。

还有很多人担心这样一件事,南宋打败金朝后无法处理北方的烂摊子,南宋可能就此分裂。这里就要用到我们题目中的这个假设了,赵构全力支持北伐。可以预见在北伐成功后,赵构会得到很高的声望。而且明君的帽子也结结实实的戴在了赵构头上,岳飞精忠报国不会造反,岳飞手下同样也没有理由造反。

为什么说南宋短时间内无法彻底灭掉金朝呢?虽然前面说了很多南宋有实力的地方,但同时南宋也面临很多的限制,比如北方城池较少,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太大。北方天气较,御寒措施有限导致南宋无法派遣大军团进入更北的地方(棉花南宋末年才量产,大规模种植要等到明初),而金朝完全可以继续北撤退。

综上所述,如果赵构支持北伐,南宋完全有可能打到黄河甚至长城,恢复北宋的领土是很轻松的。笔者在文章内没有过度对比双方将领的强弱,因为笔者认为在这种涉及两个民族的战争中,一两个突出的将领在对阵中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

标签: 岳飞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节俭到穿补丁的衣服,却耗巨资修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古代素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皇帝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可以无限享受帝国的一切资源。因此,无论哪个朝代,皇帝的生活都是极尽奢华,而且天下人都认为皇帝就应该过这么奢华的生活,皇帝本人也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天下人的供奉。然而,在清朝却有一位特立独行的皇帝,他吃饭穿衣样样

  •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假定的时间区段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该时代概念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

  • 真的有鬼谷子这个人吗?要是真有他得活五百多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鬼谷子,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试问春秋战国时的第一牛人是谁?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既不是老子,也不是庄子。那么此人是谁?没错,正是鬼谷子!关于鬼谷子的故事,我们知之甚少,也正是因为他的神秘,后人对他身份来历揣测不定。不过他的徒弟却是一个比一个牛的牛人,有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有兵家的孙膑和庞涓:“

  • 春秋时期:莒国的疆域与都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莒国,春秋,历史解密

    西周、春秋至战国三个时期,莒国疆域不断发生变化。西周时,莒国受周王室与诸侯制约最宽松,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春秋早中期,莒国逐步扩张,鼎立齐鲁,疆域最大。北至现在的安丘、高密,南至赣榆、兰陵,西至沂源、蒙阴、费县,东至黄海,都曾属莒国疆域。春秋后期到战国,莒国内生纷乱,外受侵扰,城邑沦陷,疆域日小。战国

  • 李严本不起眼,为什么刘备选择他作为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严,蜀汉,历史解密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停留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些故事,却是千古流传。其中被人传唱最多的便是三国那段英雄汇集的时代。在这段不足百年的历史当中,太多的豪杰在那个年代崭露头角。

  • 崇祯帝为什么没有逃跑,而是选择了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帝,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带领大顺军闯入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悲情自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明朝的统治。很多都对此不解,崇祯帝为什么不逃跑反而要绝望自杀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逃跑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唐朝几次被攻破首都长安,皇帝更是三番五次的逃跑,这也没有

  • 曹操的为人到底有多丧心病狂 想杀人总是找莫名其妙的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登基之后就特别忌讳有功之臣,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的皇权这些有功之臣威胁到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怕他们仗着自己有功,而处处与自己作对,所以与其留下隐患不如直接下令杀了的好,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个人,他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这种词来形容,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奸雄曹操,其实曹操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褒贬不

  • 朱元璋觉得太子朱标的性格不像自己,为什么还要选他当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开国皇帝对继承人往外是非常挑剔的。很多开国皇帝感叹嫡长子“不类我”,因此在传位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比如,秦始皇觉得嫡长子扶苏“不类我”,把他发配到边关修长城。刘邦觉得刘盈“不类我”,就算已经立刘盈为继承人了,也想把他换掉。朱棣觉得他的嫡长子朱高炽“不类我”,迟迟不愿立他为太子。赵匡胤也

  • 豫妃30岁入宫,为何只活了45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豫妃,清朝,历史解密

    提起乾隆后宫最神秘的妃子,大家可能认为是容妃(传说中的香妃),因为关于她身上的谜团数不胜数,而且容妃入宫的时候已经是26岁的“大龄剩女”了。然而,乾隆后宫还有一位更加神秘的妃子,她30岁才入宫,她就是豫妃。豫妃,姓博尔济吉特氏,想必大家对这个姓氏一定非常熟悉了,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就是来自于这一家族,

  • 殖民地对世界有着什么影响?关于殖民地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殖民地,殖民主义,历史解密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1853年,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义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