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严本不起眼,为什么刘备选择他作为托孤大臣?

李严本不起眼,为什么刘备选择他作为托孤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18 更新时间:2024/1/21 23:57:45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停留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些故事,却是千古流传。其中被人传唱最多的便是三国那段英雄汇集的时代。在这段不足百年的历史当中,太多的豪杰在那个年代崭露头角。这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刘关张,以及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

但是在蜀汉建立之时,并不见的只有这几个人就可以成事的。当然还需要其他的人才一起加入,这样的蜀汉才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其中就有最初的凤雏、法正、李严等人才的加入。

尤其是在荆州丢失这一方面来说,刘备为此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仅在荆州这个地盘上面的丢失,同时丢失的还有自己的后勤补给。富庶的荆襄之地,不仅可以给刘备输送大量的人才,同时在地理上面,也是刘备争夺天下的前沿阵地。只不过在丢失之后,一切都幻化成为了泡影。尤其是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仅将仅有的荆州兵损失殆尽,同时将蜀汉的第一批人才也浪费干净了。以至于后来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刘禅,在人才方面,都是十分匮乏的。

夷陵之战之后,刘备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但是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选择的人当中,不仅仅是诸葛亮,还有一个人便是李严。选择李严,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会被刘备看中。其实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豪杰,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权力要想保持平衡,自然要两队实力的平衡。刘禅当时的年龄来说,对于政治漩涡中的老油条,还是太过于年轻,所以刘备也就不得不考虑的周全一些。

李严这个人,其实他并不单单是一个文臣,他同时也是一名武将,这一点切不可被《三国演义》所迷惑。在早年间,李严其实军事才能也是可以的。在建安二十三年,李严轻率五千兵马,讨伐人数过万的盗贼,而且是斩杀盗贼头目。从这些数据上来说,李严的军事才能还是可以的。在为政太守期间,也展现了他优秀的政治能力。所以才会被刘备选中,作为托孤大臣。

之所以选择李严主要是以下几点,为了制衡诸葛亮。诸葛亮是跟随刘备一路打江山得,以诸葛亮的才能,也就只有刘备能够压制住他。毕竟知遇之恩在那里放着,但是刘备一旦离开人世,就没有人能够控制住这匹千里马。唯有找一个人可以能够制衡他。

李严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那么能够成就自己,自然也是代表着一方利益。那就是益州本土的势力,这里要强调一下,其实刘备在得到益州的时候,为了能够得到益州地主阶级的认可,自己还娶了益州本土人的女儿,就是为了结成姻亲,然后巩固自己的在益州的地位不会被推翻。

那么诸葛亮所代表的荆州势力,实在过于强大,这就不得不让刘备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诸葛亮最后篡权夺位,否则自己辛苦建立的蜀汉,就这样白白送人了。不过后来事实证明诸葛亮也没那么干,只不过李严有些悲催了。因为一件小小的押粮草的事件,竟然被贬职。还有之所以要选拔李严为托孤大臣,就是因为蜀汉的人才短缺这件事情上面,其实刘备也是心知肚明的。

结语:

刘备大力提拔李严,可谓是良苦用心。刘禅还那么小就无奈成为皇帝,然而刘备已经是命不久矣。刘备必须要选好辅佐的人,这样才能让蜀汉顺利的过渡。只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的确是一心向着蜀汉的,这一点刘备确实是多心了。反观李严,的确有些不给力。不过刘备的考虑的确是深远,真相确实让人汗颜!

标签: 李严蜀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崇祯帝为什么没有逃跑,而是选择了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帝,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带领大顺军闯入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悲情自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明朝的统治。很多都对此不解,崇祯帝为什么不逃跑反而要绝望自杀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逃跑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唐朝几次被攻破首都长安,皇帝更是三番五次的逃跑,这也没有

  • 曹操的为人到底有多丧心病狂 想杀人总是找莫名其妙的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登基之后就特别忌讳有功之臣,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的皇权这些有功之臣威胁到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怕他们仗着自己有功,而处处与自己作对,所以与其留下隐患不如直接下令杀了的好,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个人,他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这种词来形容,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奸雄曹操,其实曹操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褒贬不

  • 朱元璋觉得太子朱标的性格不像自己,为什么还要选他当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开国皇帝对继承人往外是非常挑剔的。很多开国皇帝感叹嫡长子“不类我”,因此在传位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比如,秦始皇觉得嫡长子扶苏“不类我”,把他发配到边关修长城。刘邦觉得刘盈“不类我”,就算已经立刘盈为继承人了,也想把他换掉。朱棣觉得他的嫡长子朱高炽“不类我”,迟迟不愿立他为太子。赵匡胤也

  • 豫妃30岁入宫,为何只活了45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豫妃,清朝,历史解密

    提起乾隆后宫最神秘的妃子,大家可能认为是容妃(传说中的香妃),因为关于她身上的谜团数不胜数,而且容妃入宫的时候已经是26岁的“大龄剩女”了。然而,乾隆后宫还有一位更加神秘的妃子,她30岁才入宫,她就是豫妃。豫妃,姓博尔济吉特氏,想必大家对这个姓氏一定非常熟悉了,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就是来自于这一家族,

  • 殖民地对世界有着什么影响?关于殖民地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殖民地,殖民主义,历史解密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1853年,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义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

  • 历史上最惨的皇帝:雄才大略却被骂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完颜亮,元朝,历史解密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那些失败者注定要被抹黑。在被抹黑的帝王中,隋炀帝杨广算是比较惨的了,但有一位比隋炀帝还惨,他文武兼备,也有具有雄才大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他的政权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最后他却身败名裂,甚至被后世骂为第一暴君!那么这位皇帝是谁呢?此人就是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在后世的评价

  • 清朝起义军领袖:窦尔敦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窦尔敦,清朝,历史解密

    窦尔敦(1683~1717),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敦。他出身贫苦,其父窦志忠系明朝(公元1368-1644)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下的将领。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全传》和《彭公案》、京剧《盗御马》和《连环套》中的豪侠。最后被清政府处死

  • 魏国的人才如果没有流失,那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国,秦朝,历史解密

    魏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随即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魏文侯在安邑称王,国祚179年。其领土包括现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

  • 她为了嫁给丈夫的表弟,害死丈夫全族还和娘家人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太后,西夏,历史解密

    虽然在古代的时候,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无论是家事还是国事几乎都没有女人的份儿,就连自己的丈夫大多时候也不能选择。但是女人如果真的想要一件东西,疯狂起来是非常可怕的。在西夏王朝,就有一个女人,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的追求,不惜勾引自己丈夫的表弟,害死丈夫全家。又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疯狂向娘家开战。这个疯

  • 北宋初期士兵逼皇帝封赏?遭宋太祖铁腕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北宋开宝年间,一次南郊祭祀大礼之后,部分官兵因为没有得到赏赐,竟然公开击鼓聒噪,向皇帝索要赏赐,宋太祖大发雷霆,下令将带头闹事的四十多名士兵斩首,其余人等刺配流放外地军州,铁腕镇压了这次士兵要挟朝廷事件。士兵请赏为什么就要被处死和流放呢?主要原因还是宋太祖打算敲山震虎,震慑全国的士兵,要知道,北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