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初期士兵逼皇帝封赏?遭宋太祖铁腕处理!

北宋初期士兵逼皇帝封赏?遭宋太祖铁腕处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4/2/20 17:29:08

北宋开宝年间,一次南郊祭祀大礼之后,部分官兵因为没有得到赏赐,竟然公开击鼓聒噪,皇帝索要赏赐,宋太祖大发雷霆,下令将带头闹事的四十多名士兵斩首,其人等刺配流放外地军州,铁腕镇压了这次士兵要挟朝廷事件。

士兵请赏为什么就要被处死和流放呢?主要原因还是宋太祖打算敲山震虎,震慑全国的士兵,要知道,北宋建立初期,士兵大多骄横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故宋太祖希望通过冷酷处理此事,打压士兵的嚣张气焰。

宋初士兵的骄横,是沿袭了五代时期的恶习,自唐末五代以来,天下大乱,地方割据政权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北方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如走马灯一般交替,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有一句名言“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1)”,将手握重兵的武将决定朝代的存亡的原因一举道破。

其时,决定政权存亡的关键因素除了武将之外,还有士兵,“人主之兴废,皆群卒为之,推戴一出,天下俯首听命而不敢较(2)”,不仅武将会背叛皇帝,骄横的士兵也常常会驱逐将领,正所谓“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3)”。

故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五代时期武将和士兵叛附无常的教训,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4)”的策略,成功消除了政权被武将颠覆的潜在风险。

但骄兵积习已久,即便被收归于中央,他们往往也并不安分,所以才出现了本开头那一幕。

那是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十一月,宋太祖举行南郊祭祀大礼,典礼之后对参与典礼的官员、宗室、扈从的士兵等进行赏赐,郊祀后对参与者进行赏赐的做法,在宋朝形成了定制。

南郊大礼每三年举行一次,扈从士兵得到的赏赐,往往能占到赏赐总额中的一大半,南宋时,甚至能达到赏赐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宋太祖最初希望通过丰厚的赏赐,来笼络士兵之心,但骄横的士兵并没有因此而对朝廷感激涕零,反而得陇望蜀,对朝廷的索求变本加厉,宋太祖对士兵的巨额赏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进一步助长了他们骄奢淫逸的风气。

郊祀后朝廷赏赐参与扈从的士兵,未参与的士兵则得不到赏赐。

这一回击鼓闹事,向朝廷索要赏赐的士兵为川班内殿直,是朝廷禁军,大约有一百二十余人。

宋朝平定后蜀后,从末代皇帝孟昶的亲兵中挑选出来一百多身材魁梧、武艺高强之人,组成川班内殿直,待遇优厚,与宋太祖之前组建的亲军御马直一致。

这次的郊祀,御马直作为扈从,每位士兵得到五千钱的赏赐,而川班内殿直未参与扈从,故无赏赐。

骄横的川班内殿直士兵不甘心,一起向皇帝索要赏赐,“乃相率击登闻鼓陈乞(5)”,宋太祖勃然大怒,派内侍遣中使谓之曰:“朕之所与,即为恩泽,又安有例哉!(6)”

宋太祖下令处死带头的四十多人,其余的刺配到外地,军官则降职并施以杖刑,“斩其妄诉者四十余人,余悉配隶许州骁捷军,其都校皆决杖降职(7)”,之后,又废除了川班内殿直。

宋太祖铁腕处理骄兵请赏之事,对打压骄横的士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未彻底根除此种陋习,宋真宗时期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真宗没有太祖的气魄,向士兵妥协并赏赐绢帛,最后还贬黜了处理此事不力的官员。

引用资料:

(1)《新五代史》·卷五十一

(2)《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四

(3)《新唐书》·卷五十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二

(6)同上

(7)同上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本是齐国的田氏后裔,起先只是籍籍无名,后来成了一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他本是齐国的田氏后裔,起先只是籍籍无名,后来成了一朝宰相,可见一个人的际遇除了自身的实力还是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田千秋,出生年月不详,《汉书》中称他为“车千秋”。这是由于他后来因年老行动不便,汉昭帝特许他乘坐小车上朝议事,所以尊称其为“车千秋”。我们今天就来说田千秋的故事。田千秋是战国时候齐国田氏

  • 商鞅不姓商?你知道先秦时期人们的姓氏是如何形成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比如商鞅,他的名是叫“鞅”,文史资料和习惯上叫他商鞅,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商”地,号为商君,但他是姬姓的,卫氏,所以可以称卫鞅;他又是卫国公室的后裔,也可以算“公孙”,因此也可以叫公孙鞅。但他的老祖宗,卫国的第一代国君习惯上却称为康叔封,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为卫国在康国故地,因此周成王时被称为“康

  • 诸子百家中墨家最为先进,为什么不被主流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墨子,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百家争鸣,各种文化思想大师辈出,例如孔子、老子、韩非子等,他们的学说和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后世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在诸子百家中,墨子和他的墨家最为先进。墨子身份神秘,史学界至今对他出身哪里仍有争议,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史记》记载的是宋国人,但也有人说是楚国人。不管

  • 刘宗敏犯了大错 为什么李自成却没有处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末,李自成,历史解密

    其一,李自成进京后,优待崇祯的三个儿子,还封他们为王。同时又厚葬了崇祯皇帝。李自成这一举动,让明朝皇亲国戚和官员对这支农民起义军有了好印象,也让北京城里安定了不少。但是刘宗敏为了搜刮钱粮,做了很多刑具,对明朝皇亲国戚和官员进行严刑拷打。李自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农民军的良好形象,瞬间就被刘宗敏给摧毁了

  • 身为东非大裂谷的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 它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历史解密

    人类起源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东非大裂谷东支的西侧、坦桑尼亚北部的奥杜韦谷地,发现了具史前人的头骨化石,据测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200万年,这具头骨化石被命名东非勇士为“东非人”。1972年,在裂谷北段的图尔卡纳湖畔,发掘出一具生代已经有290万年的头骨

  • 蓼国的地理位置是在哪里?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蓼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固始春秋为蓼国。《春秋左氏传·文公五年》记载的蓼国位置在河南固始县东北,都城为现安徽霍邱城关附近。国都位于固始县蓼城岗遗址。 《春秋左氏传·桓公十一年》记载的蓼国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后,楚国设立“雩娄邑”(邑治在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和“鸡父邑”(邑治在今金寨县开顺镇)两座城池。 秦统一中国之后,没有在

  • 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共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宋国景公时期,宋国公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在那场大火中宋景公的曾祖父宋共公的夫人宋伯姬因恪守礼仪而被活活烧死了,宋伯姬是鲁国宣公之女,其母是缪姜。因其嫁给宋共公为夫人,姑其死后谥号与共公同,又称宋共姬。景公是共公的曾孙,中间还跨越了宋平公和宋元公的59年,单从宋伯姬至景公年间死于火灾,可知当时其年

  • 作为东吴第一任大都督,陆逊最后为何会愤懑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逊,东吴,历史解密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是东吴第一任大都督,他最后为何会愤忿而卒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孙权当时搞两党之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整治世家贵族们势力。很不巧的是陆逊也是世家贵族之一,要说陆逊死的冤吧,他确实是忠于东吴的,要说陆逊死的不冤吧,陆逊也确实当时是没搞懂君主的

  • 高适能救杜甫为什么不救李白?高适、杜甫和李白为什么绝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白,历史解密

    其实,李白杜甫和高适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李白杜甫和高适的友情,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安史之乱的到来,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他们三个就像是随着水流飘远的浮萍,按照他们的人生性格,各自漂流而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 襄樊之战的结果怎么样?对蜀汉对三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襄樊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赤壁之战后,蜀汉集团成为三家中收获最大的,刘孙联军不仅击败北方的曹操,拖延其一统天下的步伐,刘备也乘机取得荆州四郡,“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随后谋取益州。在汉中之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