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如何 引起印巴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如何 引起印巴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4/1/17 0:31:07

因为各种宗教党派利益冲突,印巴两国发生了三次战争。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克什米尔丧失独立,巴基斯坦占据其五分之二,印度则是五分之三,东巴脱离了巴基斯坦,独立后建国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第一次和第二次印巴战争主要是两国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争夺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战火总共延续了15个月。第一次战争,印度稍占上风,双方阵亡士兵共达1500名,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还是通过其全民公决来解决。第二次战争中,巴基斯坦凭借先进的空军装备越战越勇,力压印度,结果是印巴两方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这次双方伤亡情况比第一次战争严重,而且印度还被击毁近百辆坦克。只是两次印巴战争被第三方调停后,在巴基斯坦内部动乱的环境下,印巴之间的第三次战争还是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准备充分的印方获胜,因为巴基斯坦扛不住印度军队的强大兵力,顽强抵抗下,无论是东巴还是西巴战场仍节节败退。印度成功夺占东巴后,东巴因此得以独立建国。

对于巴基斯坦,历经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损失较大,一方面是兵力的削弱,另一方面是国土的分裂,主权被分割去一部分。而冤家对头印度则利用其内部矛盾,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作战,最终还是占了巴基斯坦的便宜。

印巴战争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后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第一次发生时间是1947年10月21日开始到1948年12月31日结束,战争延续了15个月,第二次是1965年,第三次是1971年,因此关于印巴战争谁赢的问题需要分三次分析。

第一次印巴战争是发生在秋季,克什米尔地区,这次印巴战争的显著结果就是印度半岛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分别建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但是两个国家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却没有协商一致,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伏笔。第二次印巴战争在历史上又被称为“第二次克什米尔地区战争”。印度和克什米尔的军队在原先设定的停火线上开始交战。1965年8月14日巴基斯坦也开始参与斗争。斗争结果为继印巴战争陷入僵局后,经联合国从中调理,印巴战争停火。

关于印巴战争谁赢这个问题,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后落下帷幕。1971年,印度巴基斯坦地区发起进攻战争在巴基斯坦东部和西部两个战争发生。印度在东巴地区取得了胜利,西巴主要两方进行了空战,双方都没有什么战果。巴基斯坦也接受了印度的停战协议。这时的东巴自己形成了孟加拉共和国。三次印巴战争后,克什米尔失去了它的独立性,被巴基斯坦和印度划分。以上便是印尼战争谁赢的问题。

引起印巴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印巴战争原因起源于英国政府的不良意图。在印度反殖民斗争火热的大环境下,英国不得不向印度人移交政权。然而英国政府人走心不死,还想要暗地里控制印度,鼓动印度各党派分而治之,削弱当地政治力量的统治权。

当时印度主要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对立的教派政党,两大教派本身便存有矛盾。后来英国驻印度总督临撤走前提出“蒙巴顿方案”,企图把整个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有公土邦。尽管只是个提案,它却触发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利益冲突。激烈的斗争中,两党派的矛盾日益加深,这正合英国的意图。当然印巴战争原因不仅仅是这些利益冲突,分治后的印巴因为克什米尔邦的归属问题终究还是发生了两次战争。两个国家间的怨恨越积越深,只要引火线一出现,针锋相对的印巴两国便会爆发大战争。巴基斯坦内部的不稳定恰恰是这条引火线。

第三次印巴战争原因是东巴不满无权在手,掀起独立运动,发生兵变,虽然巴基斯坦政府平息了动乱,但印度决定出兵支持东巴,并为此积极准备,养精蓄锐。万事俱备的印度军队在1971年11月突然进攻夺占东巴,第三次印巴战争就此爆发。凭借兵力较巴方的明显优势,印度最终在东巴战场势如破竹,扛不住的巴方全线溃败,东巴因此脱离出来,并建立孟加拉国。

标签: 印度巴基斯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程昱为什么对曹操说只有关羽能斩颜良?许褚不出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关羽,许褚,历史解密

    总感觉大家对颜良的实力有误解,在逻辑文史姨看来,整部《三国演义》小说中,除了武艺天下无双的吕布外,排在第二的就是颜良了(兀突骨这种刀枪不入的不算)。而曹营阵中也是高手如云,许褚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以许褚的性格,就算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他也不会认怂逃跑,而遇到颜良时,许褚没有出战,却另有深意。可以

  • 三国真的没有人能击败吕布吗?其实不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吕布,历史解密

    吕布被人称之为鬼神再世,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虎将,但这并不意味着吕布无人能敌,实际上有三个人能够轻易地击败吕布,就连吕布自己也不得不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童渊第一位便是童渊,童渊是何人,想必大家都不大熟悉,但若是提到他的徒弟,很多人便会恍然大悟,童渊最著名的两个徒弟,一个是张绣,一

  • 古人在饭店吃完饭后,直接扔下银子就走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很多人在亦或者是客栈吃完饭之后,放下了银子就走了,基本都不问价格的。而店小二则更加有趣,他们也不数银子,拿着直接就结束了这一桌的工作。当然,这样的场景几乎都发生在影视剧中,而影视剧和现实有些时候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对于这

  • 刘邦想要改立太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西汉,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刘盈作为嫡长子,在西汉建立的第二年便被立为太子。但刘邦并不喜欢刘盈,一方面是他的性格为人仁弱,汉高帝以为他不像自己。另一方面则是爱屋及乌,他有了更好的选择——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吕后是刘邦的老婆没有错,但刘邦妃子也有很多,其中

  • 揭秘:清朝对儒家大一统思想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秦朝的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只见一代又一代的王朝兴替,然而“中国”却作为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共同体始终无法分裂。同欧洲的一盘散沙相比,中国的顽强生命力得益于儒家“大一统”理论的提出和实施。众所周知,周朝时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将国家分封给大大小小的诸侯,虽然贵为天下共主,但

  • 淑慎公主:19岁去和亲,成了清朝最长寿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最长寿公主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清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清顺治元年(1644),大顺攻占了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了新

  • 陈平用一计救了刘邦,却牺牲了2000多名无辜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平,汉朝,历史解密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帐下有个人叫陈平,这个人啊,怎么说呢,你要说他毒,那确实是毒,2000名无辜的良家女子,就让他这么糟蹋了,但设身处地想一下,在楚汉争霸那个乱世,他作为刘邦的臣,第一责任就是帮助主公逃脱危险,又有什么办法呢?陈平分肉陈平和很多历史上的天才一样,从小家贫而好读书,讲道理知识改变命运不是

  • 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在他之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在位时期,在因安史之乱导致的马嵬坡事变中,三十岁的唐代宗李豫由于手中握有兵权,而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并且下旨由他带领军队平定叛乱,收复沦陷的都城。可以说,唐代宗李豫在这次叛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他后来当上皇帝打下了根基。唐代宗李豫即位之后,为了纪念自己登基当上皇帝,他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天兴

  • 明朝对吴家有恩,吴三桂为何要杀永历帝,原因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的覆灭是很多人心里难以言说的遗憾与痛苦,这也是后来为何在明朝叛徒吴三桂反清复明的时候还有人追随他的原因,回顾那段历史不难发现,其实吴三桂所作所为称得上是一个民族罪人了,是他让清军的铁骑踏破了汉人的江山。即便是人们知道他是一个汉奸一个降将,但是当他打起反清复明的口号起兵之时,很多人为了重现民族的希

  • 朱然:孙权的发小,曾与赵云较量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然,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过于凸显了魏、蜀两国的文臣武将,而对东吴名臣勇将的描述却很少,甚至有很多都与事实相悖,比如说孙权中晚期的名将朱然,就是被严重歪曲的一个历史人物。从《三国志朱然传》中的记载来看,朱然与孙权是发小,与孙权同年。孙权接掌江东之初,朱然也开始为东吴效力。只是前期东吴延续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