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根被遗忘的脊梁!历史上墨家是怎么消失的?

一根被遗忘的脊梁!历史上墨家是怎么消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4/2/14 5:53:02

曾经有一群人,他们信奉的学说足以与儒家相抗衡,搞得儒家传承人孟子相当紧张,对他们的学说进行了无情的攻击。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这一流派几乎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连学识渊博的司马迁对还原那段历史也表示无能为力,仅仅用了24个字为它的创始人留下难得的记录。

这群人属于墨家,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社会团体。

创始人墨子(墨翟),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早的黑社会老大。

这话不见得有错,但最爱君要强调的是,墨子及其门人干的都是正义之事。杀人越货,巧取豪夺,收保护费,这些不义之事他们不仅不干,而且会极力制止。

他们还有另一个醒目的标签。如果把先秦的学术界比作一所大学,那么墨家是诸子百家中唯一的理科专业。其毕业生在一大群文科生中显得尤其特立独行。

墨子画像

1

儒家和墨家是先秦大学中最火的两个专业,并称“显学”。为了争夺生源,这两个专业经常掐架。

创办者的理念差异加剧了专业间的对立。儒家是老牌文科专业,早在春秋时代就由孔子一手创办。相较而言,墨家是新开设的专业,由墨子草创于战国初期。

墨子早年是儒家出身,但感觉儒家那套东西不对自己的胃口,就中途退学,自行创办了与之相对的墨家。

墨家刚起步那会儿,儒家早已声名显赫。墨家取巧,想借骂儒家上位。儒家作为大IP,根本懒得搭理这些小号。到了战国中期,墨家竟然骂成了新晋网红,人气爆棚。

这时,儒家传承人孟子感受到危机来临,一是学生没那么好招了,二是就业蛋糕也被分掉了。这迫使他不得不重视墨家作为一个可与之抗衡的流(专)派(业)存在,并怒怼了回去。

孟子不无忧虑地承认说:杨、墨之言盈天下,天下不归杨(杨朱学派)则归墨(墨家)。并一口咬定两家宣传的是邪说,墨翟和杨朱都是禽兽。

墨子如果泉下有知,知道儒家亚圣那么怼自己应该会感到出奇的欣慰。他不怕骂娘,就怕不红。

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动催生了“士”,即知识分子群体。学术百家齐放,与这个阶层的诞生密切相关。

当时,士的出身主要有两类人。

一是旧贵族没落,沦为知识分子。本身读过贵族学校,但没有法定的政治地位,也没有固定的财产,除了知识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知识谋生。比如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

二是凤凰男逆袭,上升为知识分子。野百合有春天,小生产者也有上升通道。墨子及其代表的墨家就是小生产者、小手工业者上升为士。

发现没,同为“士”,但这两派的出身是截然相反的。富二代不奋斗的结果,恰是屌丝奋斗终生的目标。

所以,孔子和墨子的思想也是相反的两极。以两人的性格,他们要是活在同一个时代,肯定互相看不顺眼,见了面必然会发生一场世纪骂战。

民国学者张荫麟曾经精准地为两人画过像:

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孔子不辞养尊处优,而墨子则是恶衣粗食、胼手砥足的苦行者。孔子不讲军旅之事,而墨子则是以墨守著名的战士。孔子是深造的音乐家,而墨子则以音乐为应当禁绝的奢侈。孔子不谈天道,而墨子则把自己的理想托为“天志”。孔子鄙视手艺,而墨子则是机械巧匠。

3

墨子的学说把他所处的时代甩了几条街。他的苦闷多半来自于他超前的脑回路。然而,他多半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以他的学说,放在后代都是曲高和寡,空谷足音。但他恰恰有这个超凡的能力,能把这么高级的东西营销给别人,并让他们接受之,学习之,实践之,让墨家一时风头无两。

凭什么?

首先凭他出色的辩才。春秋战国时代,开创任何一个门派,没有嘴上功夫万万不行。你要招徕学生,要说服诸侯赞助,难道靠优美的校园环境?

墨子的标志性学说之一是“兼爱”,提倡对世上一切人都一视同仁地爱,不因亲疏而分差等。颇有共产主义色彩,对吧?连现代人都接受不到,遑论当时人。

所以时人就讥讽他,说这是空想社会主义,不能实行。

墨子开了个发布会,专门就此回应道:天下最苦的事叫做“赴汤蹈火”,但只要重赏就有人去做。兼爱至少不用卖命吧,比赴汤蹈火轻松一百倍吧?假如有统治者拿奖励战死的精神奖励兼爱,拿惩罚逃阵的精神惩罚不兼爱,这事不就成了吗?

说得好有道理。讥讽者竟无言以对。

其次凭他身体力行、言行合一的个人魅力。墨子是战国时代最伟大的大师,没有之一。(春秋时代,这个奖项是孔子拿的。)他提倡的东西,比如节俭过屌丝的日子,哪怕在他成名之后也始终坚持着。

都是当红的讲师,孟子出门讲学,身后数十辆宝马,随从数百人,排场相当大。墨子呢?徒步匡扶天下啊。

史载,公元前445年左右,公输般替楚国造了“云梯”,将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在鲁国闻讯,一面派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余人带着守城器械在宋城上布防,一面连夜程,徒步十天十夜到达楚国首都劝楚惠王罢兵。

此外,作为先秦大学唯一的理科专业创办人,墨子也不是盖的。

他本身就是一名精通机械制造的人,极具工匠精神。他制造的器具注重实用性,特别是在制造防御战争中使用的器械这一方面,造诣堪比乔布斯之于智能手机,远超当时举世闻名的公输般。

4

墨子的伟大,在当时就得到其他门派的一致认同。道家发言人庄子说,墨子及其弟子为了“兴万民之利”,“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也不后退半步。

连敌视他、骂他为“禽兽”的孟子都承认,只要是对天下人有利的事,即使把墨子从头到脚磨成粉,他也心甘情愿。

但,生前越伟大,死后越寂寞。

这句话用在墨子身上再恰当不过。墨子死后约150年,秦统一六国,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建立起来,同时宣告墨家绝了。

曾经作为与儒家分庭抗礼的一代显学,墨家最后流传下来有姓名可考的学生竟不到四十人。西汉史学大师司马迁苦于资料不足,未给墨子单独立传,而仅用24个字就草草交代了墨子的传奇一生。

可以想见,墨家的衰微到了何种境地。

回看墨家崛起的历史,其实已经埋下了中绝的草蛇灰线。墨家全凭墨子一人撑起整个派系的门柱,但他死后,墨家再未出过十分伟大的领袖,不像儒家在孔子之后有孟子、荀子。可谓成也墨子,败也墨子。

墨家规矩特多,主张过一种极端刻苦的团体生活,衣如囚,食如丐,居如穴。严酷的自律行为类似苦行僧,不是常人所能接受。随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褪去,加入墨家的人自然越来越少。

曾有一个叫穆贺的楚国大臣听了墨子的学说后,表示很受感动,但还是没有报考也没有资助墨家。他觉得墨家是“贱人之所为”,理工科嘛,都是凤凰男出身。

墨家的社会组织结构严密,其领袖叫做“钜子”,实行终身制。整个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只有墨家是严密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所以他们有敢死队,可以随时介入防御性战争,践行“非攻”的理念。这种模式在国家分裂的状态下,自然有生存发展的间隙。

但是,一旦统一的政权建立,就绝不容许“黑社会”的存在。

既然犯了政治忌讳,墨家的灭绝也就是一个主动或被动的问题了。而且,历朝历代都将严防死守,杜绝其重生。

5

一直到晚清,封建王朝本身难逃衰微的命运,墨家才被挖掘出来,重见天日。

重温墨家的崛起与衰落,最爱君明显感受到,劣币驱逐良币的事儿,从秦皇汉武的时代就开始了。墨家的诸多理念,即使放在今日仍未过时,甚至超前。

比如墨子的科学精神。蔡元培把他比作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但是,这个“亚里士多德”在东方难觅知音,这个先秦唯一的理科专业关停以后,文科男一统天下。缺乏理工素养的统治阶级从来都把科技视为“奇技淫巧”,遗毒至今,我们的科学思维仍是相对缺失的。

墨家重实干,不尚空言,是言行一致的学派。相比之下,历代尊崇的儒家则常有言行不一致的地方,说一套,做一套,遗毒至今。具体不用举例吧。

墨家崇尚吃苦,与我们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也显得格格不入。我们崇尚的是“甜味”,成功的甜味,权力的甜味,金钱的甜味。

但不管如何,没有苦,何来甜?也许是时候重拾墨家精神,喝一碗不一样配方的鸡汤了。

墨家富有急人所难、见义勇为的精神,所谓“墨翟之徒,世谓热腹”。反观现今,冷漠的看客充斥在我们周围。

每有恶性社会新闻发生,我们都在反思过路人的见死不救,然而,再多的反思也刹不住悲剧的重演。为什么?至少在教育上,我们就缺失了墨家的“热腹”(热心肠)熏陶。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墨子及其门人,绝对算得上一根脊梁。

标签: 战国墨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古代六部指的是什么?职责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省六部制,唐朝,历史解密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随着“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六部”开始成为朝廷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朝廷运转的最重要执行部门。那么“六部”都有多少官员呢?唐朝的“六部二十四司”虽然唐朝后“三省六部制”的整体框架得以保留,但各部官员却有所

  • 为什么说明末清初盛产历史谎言?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谎言,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流传已久的谎言,这些谎言大部分都是根据野史进行编纂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焚书坑儒,这一点被汉朝史官所诟病,同时这一点对秦始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过在历史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被曲解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将民间的书籍烧毁,可是秦朝官方的书籍是没有烧毁的,同时这些书籍得以流

  • 清朝皇帝为什么狂翻后宫妃子的牌子 其实他们是被逼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皇帝,历史解密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还有曾经热播的 《甄嬛传》,清朝后宫里面的皇后和嫔妃个个美若天仙,千娇百媚,皇上每天晚上都可以狂翻牌子,想和谁“滚床单”都可以。让人感觉当清朝的皇帝好幸福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当皇帝的要维护政权,在选择皇后和贵妃时,首先要以政治联姻为目的的。特别满清

  • 史上最强套路:管仲这小人用一件衣服就将鲁国消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管仲,历史解密

    如果我说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够灭掉一个国家。你们信吗?这怎么可能?不用一兵一卒,就能灭亡一个国家?吹吧?这可不是吹,确有其事。《孙子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么如何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子兵法》已经给了答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以上四策便是战争的精髓。

  • 战国时期韩国的实力如何?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国,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建立之战,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一统天下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国大军。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

  • 揭秘:西周和东汉虎贲军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虎贲军,夏朝,历史解密

    虎贲军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只禁卫军,它发源于周代,后世还成了精锐部队的代名词。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叫虎贲的禁卫军都是擎天一柱,和西周的虎贲军比起啦东汉的虎贲军打仗、做人的差距就大多了。西周虎贲军的成名作是牧野之战,在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发起试探性攻击后,三千虎贲军如同奔驰的猛虎一样冲

  • 父亲经商欠下巨债,儿子问其要了400块,三天就还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一清,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神童很多,比如十二岁当宰相的甘罗、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王勃、李贺,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神童。神童历朝历代都有,明朝自然也有,明朝神童我们知道的有杨一清、储巏。杨一清从小就是个“奇童”聪颖好学,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群书,通读了四书五经,凡经史百家,典章文献无所不看。7岁的时候就能一气呵成写

  • 古代国师和太师相比 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国师,太师,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国师和太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国师和太师有什么差别?两者是什么官职?掌握实权的人是谁?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朝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 汉朝时期的马蹄金到底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海昏侯墓中会出现这种东西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马蹄金,历史解密

    汉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国,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当然我们今天提到的马蹄金也是出自汉朝。近年来,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学界很大的反响当中出土的物件更是让人们惊叹不已。一个仅在位27天的海昏侯墓葬里居然有世间罕见的珍宝。其中出土的一种叫马蹄金的物件,在汉代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马蹄金外形是椭圆或圆形,底部

  •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这些食物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代有着史官的纪录,华夏文明的历史皆有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