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军五大主力之首为什么会是十八军?他们的作战能力怎么样

国军五大主力之首为什么会是十八军?他们的作战能力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41 更新时间:2023/12/6 23:10:30

蒋介石那里的部队分嫡系杂牌两大类。一般各种新式武器,各种军事院校的优秀人才都是优先补充到嫡系部队里,而这些嫡系部队里又有五大主力之说。其有十八军,土木系的看家本钱,陈诚起家的队伍。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最能打的部队。

七十四军,抗战中打遍正面战场所有大的会战,胜利后拱卫南京号称御林军。

新一军,新六军,由远征军里面退到印度的新三十八师,新三十二师扩编而来,全部美式武器,美国教官训练,完成改编训练后特别是换装了美式武器后在印缅战场所无敌。于邦大战中,日本丛林战之的十八师团以五倍于新一军先遣团的兵力居然都吃不掉,展现了新式武器下国军的作战能力。

第五军,国军里面第一支装甲兵团,昆仑关一战成名。

这五支部队又以十八军为首号称是最能打的部队,淮海战场双堆集打得最好的一仗小王庄争夺战就是十八军的三十三团打得,和解放军反复争夺拉锯丝毫不怯。战事的凶险把一旁观战的八十五军的一个团都吓坏了,三十三团打光后,他们直接下令投降。看到十八军小王庄打得这么好,你若是认为解放军也就这样那你就错了。在解放军这里,能够把仗打到这种地步的部队多的是,在上甘岭上一仗成名的十五军之前只是一支很普通的部队。秦基伟当时下达训令时说:”十五军打光了,国内像十五军这样的部队多得是,上甘岭只有一个。“

那时淮海大战还没开打,11月5日蒋介石便急电黄维东进赶赴淮海参加蚌会战。一封封的急电让黄维连开上一次军事会议的时间都没有,就挥戈东进了。而几乎同时,泽东电令中野六纵,一纵的二十旅立刻尾随追击,十纵,二纵也同时前往拦截。这时宿县还在国军手里,中野的主要任务是拿下宿县,这边还要阻击黄维中野一共才十二万人马,黄维这样的美械兵团也有十二万人,可想而知中野的压力有多大。

这时战场的关键环节是宿县,所以中野主力都在这里,只是很少的部队拦截黄维。黄维机械化兵团开进很快,所幸有黄泛区的阻碍,加上各地方部队的阻击,让二十旅赢得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抢先赶到了洪河东岸,在埠口,庙湾,杨埠构筑了工事。

但是,第一仗是在沙河打的,阻击部队是鄂豫皖的地方部队,没有番号,但是他们就是打得黄维过不了河,黄维亲自上阵都还是打不过去,只好向下游绕了一大圈抢了一些船子偷渡过去了一部,当他们试图偷袭阻击部队时,却发现该部早已撤离。

接下来该二十旅了。一个旅,面对一个国军最精锐强大的兵团。当时黄维距离二十旅只有五十里,可是二十旅等了四天不见黄维的影子,最后还是一个地方上的同志匆匆赶来通报才知道,黄维绕道下游渡河去了。看见没有,黄维还是很狡猾的,嗅觉很灵敏。

由于发现时间太晚在想拦阻几乎已经不可能了,这时豫皖苏军区的张国华来了,他带来了大量的船只,这是刘伯承让他们专门为二十旅准备的,这个就是军神的能耐了。部队立刻上船,一路乘风破浪终于先黄维一部赶到了阜阳。

二十旅旅长吴忠后来回忆说:“那天,天刚刚亮,颍河对岸烟尘滚滚黄维的四个军加一个快速纵队来了,黄维摆开几百门大炮,加上徐州南京过来助战的飞机,那个炸弹炮弹扔的好像完全就不要管明天了一样。然后看着这种场面黄维可能以为对面人也死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组织强渡,船到河心,二十旅轻重火力齐开,整条河都成了血河,黄维建正面攻不过去就向南移动,二十旅便也南移,黄维强攻依旧打不下,那个仗打得整个颍河像开锅的水,河里全是敌人的尸体。

二十旅打到11月16日整整顶了三天,然后把部队撤到蒙城,为什么顶到16日,因为这天宿县已经拿下,二纵,六纵也终于赶了上来。这一仗,若说二十旅有险可守,可是黄兵团有远远超过对面的强势轻重火力加兵力优势,很明显,黄维败了。

炮有个讽刺日军的说法,说日军战术呆板,打仗就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这就是日军的步炮协同。我怎么看着黄维也一个样呢。炮兵轰完开始强渡,你就不能炮兵轰得对面头昏脑胀时同时强渡吗?既然是大兵团,就不能这里强渡同时拉开正面组织多点强渡吗?

解放军对国军的强大是全方位的,解放军这边像十八军这样的部队比比皆是。也只有这种全方位的强大,才是中华魂之所在。

更多文章

  • 司马炎建立晋朝为什么要感谢诸葛亮呢 换做是你你也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炎,诸葛亮,历史解密

    司马炎篡魏自立,建立晋朝,真的要感谢诸葛亮。很多人非常疑惑,此时诸葛亮已经去世多年,而且蜀汉也已经灭亡2年,为什么还要感谢诸葛亮?1、司马炎为什么能篡魏自立?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袭爵为晋王,次年便逼曹魏皇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其实,司马氏篡魏只是时间问题,就像当年曹氏篡汉一样,曹操已经准

  • 成汭出身食人军,在乱世中开辟一片世外桃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汭,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五代之乱,九州分崩,军阀蜂起,据地虐民。天下之大,能治世安民者,唯有荆南成汭与华州韩建。出身军户的成汭,虽禀性凶悍,且曾窜入秦宗权的吃人大军,然治心未泯,及其略定荆南,从孑遗的十七户起家,苦心经营,遂成乐国。然其党附朱温,窥伺淮南,不能久事生产,竟至靡费财力,兴兵构怨,终丧水内,祀绝国灭,令人扼叹。

  • 三桓指什么?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桓,春秋,历史解密

    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前693年─前662年)。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

  • 为什么现代中医诞生不了名医?医术反而不及古圣先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医,历史解密

    现代中医为什么培养不出像古代一样的大医?在古代无论哪个年代都有日诊二三百人的大医家。例如叶天士在当时的名气可以说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而当时并没有像现在这么优秀的传媒做宣传。民国时期也有很多这样的医生如丁甘仁、费伯雄等,以及每个大的城市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大医。为什么现在的中医就没有?在50年以前每个城

  • 清朝时期的妃子真的是锦衣玉食奢侈无比 实际上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妃子,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看过清宫剧,这几年的清宫剧也是大火。我们应该都看过,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这些宫斗剧。在我们脑海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就是嫔妃们的生活如此奢侈,锦衣玉食。并且吃穿不愁,而且个个都很富有。其实呢,这都是编剧,为了营造电视剧效果而改编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可能有些嫔妃的生活还不如平常人家

  • 隋朝的创建,实际早已埋下灭亡的种子?贵族集团早已名存实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公年581年,杨坚夺得政党宣布创建隋朝。这都是完毕自晋朝至今,将近300多年的错乱時期。故此我国迈入了比较平静友谊的大一统,但是隋朝的创建也只不过是国祚仅38年。隋朝末年大概全国性类似暴发了130次的农民起义,那麼隋朝的创建,是否就早已种下了灭绝的種子?创建隋朝的这些关陇贵族是不是应是隋朝灭绝的祸患

  • 名将司马错:历经3任秦王,位高权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错,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礼崩乐坏而又诸侯并起。战国,精彩纷呈而又众说纷纭。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频繁的战乱,除了让百姓饱受摧残外,还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以及社会的进步,华夏大地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也在战争的表象下不断催化孕育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亦是如此,统一华夏

  • 宗主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等附属国家进行统治、剥削和压迫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宗主国,清朝,历史解密

    宗主国指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等附属国家进行统治、剥削和压迫的国家。宗主国享有宗主权。宗主权是指一国使他国从属于自己而干预其内政外交的权力。这种权力产生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指君主对其诸侯行使的支配权,后来这种关系逐渐扩大到国与国之间,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宗主权成为帝国主义推行殖民地统治的一种重要形式。

  • 清朝时期出现的黄马褂是何作用?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马褂,清朝,历史解密

    在清代宫廷剧中,黄马褂似乎和皇权联系得很紧。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隋唐以后,明黄色开始成为皇帝的专用颜色,因而被赏穿“黄马褂”乃是一项极高的荣誉,但这只适用于清朝前中期,通常只会赏赐给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和有功之臣,然而到了清末时期,尤其是慈禧当政时期,黄马褂却已成泛滥之势,基本

  • 古代为什么不用战象而是战马 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大象,历史解密

    大象个头是非常大的,而且大象的体重也非常的重,如果在战场上面对大象这样的对手,人类想要取胜的话恐怕难度会很大。而历史上也有一些国家将战象作为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里面看到的战马,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普及开,我国古代的很多朝代,为什么使用战马而不使用战象?战象的攻击力不是要更高一些吗?古代的人类为了争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