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只想做霸王而不是帝王,就算鸿门宴不放刘邦,项羽也注定失败

项羽只想做霸王而不是帝王,就算鸿门宴不放刘邦,项羽也注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26 更新时间:2024/2/20 6:30:51

张仪相秦后坑了楚国商於之地七百里,跟楚国结盟后,总是趁楚国跟别国打仗偷袭楚国,甚至还扣留了楚怀王,导致他客死他国,这是一个很大的耻辱。而项羽的祖父项燕,也被王翦的六十万秦军打败导致战死。

可以说楚国跟秦人有着非常大的仇恨,项羽作为楚人的领军人物,从小就被项梁灌输复仇的理念,所以他自然对秦兵好不了哪去。至于那20万人,那是无奈之举,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这是在报家国仇恨。但是他经常打下城池屠杀无辜的老百姓,在这一点上,他就是残暴,无可反驳。

项羽为什么会被称为英雄?项羽戎马一生,勇猛强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年秦始皇游会稽,他就说出彼可取而代也,这足以见他的英雄气概。而项羽巨鹿之战时才不到二十五岁就能推翻一个帝国,这一点称之为英雄毫无压力。

项羽他不太喜欢勾心斗角,他喜欢光明磊落,为人也比较耿直。韩信说项羽恭敬慈爱。陈平说,项羽恭敬爱人。高起王陵则说项羽仁而爱人。在士兵挨冻受苦时他也会掉下眼泪,当然,韩信评价他这是妇人之仁。

项羽与上将军宋义率楚军救赵时,宋义不关心士兵们挨冻受饿,却只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而饮酒高欢。而项羽立马就把他斩杀了,这不能体现他关爱士兵和百姓。攻下一地又开始屠城,项羽人格是极其矛盾的。

怀王之约明显是偏袒刘邦,排斥项羽,这是不公平的。他其实可以完全不遵守那个约定,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啊。另外在鸿沟之约时,是刘邦撕毁条约,背信弃义,把他逼上了绝路。

在《霸王别姬》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乌江自刎上,我认为他是一个悲壮豪迈的人,他送给吕马童这个古人人头也可体现他的豪爽。他不怕死的气概,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有骨气的人。

项羽屠杀无辜十几万秦兵,一个暴虐成性的人,一个只有狭窄观念的哪有大一统概念,项羽如果有,就不会抱着六国贵族旧有观念,划分秦楚人。屠杀秦兵,大封诸王自认为诸国霸主。而不是和秦始皇一样一同天下,弃关中回楚地就说明项羽根本没有一个大一统概念。

大一统大势所趋,逆势者必败,刘邦败得起,因为刘邦有着关中巴蜀,乃至中原的支持。项羽呢,就一个楚地,而且杀了怀王后楚地也对于项羽怀怨。项羽孤家寡人,八千江东子弟四面楚歌人心尽丧。他拿什么和刘邦斗,楚地就算支持他也只是负隅顽抗而已,败了还没意识到自己败在何处归罪于天。

项羽就是小国的格局,他灭章邯进关后完全能做到统治天下,各地全任命自己亲信,而不是让三秦降将之类的管理。这时候就算刘邦能反也不可能做大,但项羽做的是杀降卒杀死子婴烧毁阿房宫,可以说让秦人恨之入骨。

毕竟在秦国搞事多可能出问题例如被暗杀不要也罢,但其他五国地盘不要了直接回楚地去了。项羽格局就这样做不到直接杀死刘邦拖个数年只是时间问题,像韩信之类只是加速楚汉战争结束速度罢了,楚汉开局打齐一旦决定,不管三秦,那么等刘邦占据关中要地,项羽基本没机会。

关中之约项羽从头到尾没同意,是义帝在项梁死后对项羽夺军权、夺地盘一系列落井下石的做法,彻底演绎了恩将仇报。项羽因为关中约恨死了义帝,摆鸿门宴是因为刘邦真按着关中约,在项羽拼命的时候轻取咸阳,仿佛和义帝一伙,而且身有祥瑞,被称作有天子气和野心。

韩信走明确说,是因为献计项羽没用,但史书从来没有项羽抢别人功劳的记载,项羽分功斤斤计较,但从结果来说,有称帝机会没用,却把天下分给各战将和王侯,抛弃咸阳回老家了,出手算得上阔绰。项羽以后因为帝制,再没有封功至此的。从项羽的做法看,野心一直对标春秋五霸,做霸王不做皇帝。

从项羽划分诸王的那一刻他就注定会失败。不论鸿门宴放不放刘邦,项羽的失败都是必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了铁器时代,国家需要统一而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防旱治涝,抵御外敌,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才能够稳固。历史上任意一次搞分封或者同时给予地方军权财权。都会引来内乱,汉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安史之乱及节度使割据,明朝靖难之役。

韩信最厉害的是脑子活,极其擅长灵活用兵,计策百出,所以被封为兵仙,兵权谋代表。韩信是兵权谋也就是大战略家,也是军事家最出色的。井陉之战,渭水之战,韩信是一路赢过来的。没韩信前刘邦一直是败势,只能被动方式,有韩信之后几场战斗打下来胜负逆转。

韩信和项羽最后才遇到,正面交战那时候局势已经没法逆转,项羽只有十万兵,陈余、龙且和韩信交过手一路败,这更说明韩信的厉害。项羽是勇战派代表,可你根本没有正面战斗的机会。韩信的战略布局就像一张大网,把项羽越缠越紧,当项羽发现不对要拼死一搏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快要败亡。

垓下之战是韩信打的,然而初战获胜,也只是小胜,数倍于项羽的兵力,且是项羽军粮草快耗尽,而汉军充足的情况下都没敢正面干,采用诱敌之计。心高的项羽去追击,遭到合围,才败退回垓下。

而且这种情况下,初战的损失双方居然还是差不多的。然后韩信采用了张良之计,围困的汉军营中唱起楚歌,项羽心慌,以为是丢了江东,此时项羽所剩的控制地只有江东这头了,项羽才自己选择了弃军,只带了几百骑兵突围。大军群龙无首才败的,第二天汉军得知项羽已经突围了,才带了5000左右骑兵去追击项羽。

项羽背景单一,靠的就是江东父老。刘邦就不同了,刘邦祖辈到过很多地方,因此刘邦祖籍是晋国,但也可以是秦国(约公元前400年之前),还可以是魏国(公元前286年之前),还可以是楚国(公元前286年之后)。刘邦的家在楚国和魏国边境上,在他出生的30年前其实是属于宋国的。

刘邦年轻时在魏国混日子,后来在秦朝的旧楚地(更是旧宋地)做亭长,刘邦的基本盘(父老乡亲)里,包含了不喜欢秦国的魏国遗民、楚国遗民,也包含了并不恨秦国倒有可能恨楚国和魏国的宋国遗民,构成复杂得很。

到了关中,他就算是和三秦人民吹嘘老家在秦国都可以。史书上甚至说,由于在楚地居住时间不长,所以刘邦的祖坟大多分布在秦和魏,楚地反而没有。刘邦的根基很杂,由于是楚掌握时间不长的边境地区,首先他身边接触的人很多就不是思想文化意义上的楚人,而且祖上也是外来人口,所以并不像项羽那种有强烈楚国人的认同,还有人脉思想等等都不一样。

项羽为了霸权打了多少诸侯国,诸侯惧怕才跟刘邦组成联军打项羽,彭城之战刘邦领导的诸侯联军大败,刘邦才意识到没有一支强兵劲旅,根本无法跟项羽江东子弟兵精锐正面对抗,才跑到秦国故地征召旧秦老兵组成“骑中郎令”,此后在和项羽的战争中接连击败项羽的江东子弟兵。

刘邦跑去秦国故地招到了旧秦老兵,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可以和项羽对抗的强兵,而且不是吹牛,复仇而来旧秦老兵比项羽的江东精锐还要强,在正面战场中连续击败项羽江东精锐,几乎参与了所有对项羽江东精锐的绞杀,所以汉朝的建立又被称为秦军对六国的第二次统一。

评价一个人要全面,要客观。夸一个人也不是看他的缺点,而是看他的优点。一个人是很复杂的,而项羽又是一个性格很复杂的人,他有善良纯真的一面。可是激怒他,他性格中的缺陷又暴露出来了,他是要杀人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人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过项羽注定成为不了一个好君王。

更多文章

  • 陈汤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最强音,一生却屡次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汤墓,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的电影大全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豪气干云的千古名句,出自甘延寿和陈汤的奏表。朝堂上的反对声当初,郅支单于埋怨汉朝廷偏袒呼韩邪单于,希望汉朝释放做人质的匈奴世子回国。汉朝派遣使者谷吉护送,匈奴恩将仇报地杀掉了谷吉。汉朝屡次向匈奴讨要谷吉的尸体未果,使者还多次被郅支单于羞辱。西域都护甘延寿在副使陈汤的裹挟下

  • 陈宫真的是一个忠臣吗?其实投靠吕布以后,也有过背叛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宫为什么跟着吕布,吕布和陈宫联手,三国人物陈宫

    东汉末年出现了一大批谋臣策士,他们饱读诗书,足智多谋,为自己的主公献计献策,他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三国的历史,也塑造出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陈宫就是这样一位谋士,他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喜欢结交海内知名之士,因此颇有名气,他先投曹操,后投吕布,最后下邳战败被杀,那么陈宫是一个忠臣吗?陈宫和曹操的爱恨

  • 这个人才是三国时期一流的谋士,堪称算无遗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老梁三国谋士完整版,三国十大最笨谋士,三国谋士排行榜100名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分崩离析,因而产生了很多饱学之士,这些饱学之士纷纷辅佐自己的主公谋取天下,成就霸业,拯救苍生,其中有一位谋士叫做贾诩,他的才能或许在诸葛亮、司马懿之上,今天笔者就来说说贾诩的几个计谋。献计张绣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张绣,包围了张绣的根据地穰城,但是过了不久,袁绍趁虚想攻打许都,所以曹操

  • 华佗建议曹操开颅治头痛,如果曹操同意会怎样?专家:当场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佗开颅手术治病,假如曹操同意华佗做开颅手术,华佗给曹操开颅原文

    导语:曹操因为祖上是宦官这件事让他在贵族圈里遭到鄙视,但曹操并没有在意圈内的看法,因为他知道想消掉这份态度只能让自己变得强大。董卓祸乱京城之后曹操跑回乡里面起兵,也掀开了乱世的序幕,因为对于曹操来说,天下越乱对他越有利。群雄争霸的时候曹操设计驱虎吞狼二虎竞食的策略,一步步蚕食周边诸侯的领土和人口,后

  • 《世界军事战争史-084》赤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进行的一次大的战争。公元207年,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准备率军南下,逐渐实现全国的统一。此时,在南方的两大势力是刘表和孙权,曹操决定将其逐个消灭掉,刘表是其首先攻打的目标。刘表当时为荆州牧(荆州辖境大约为今天的湖北、湖南及河南、

  • 曹操和曹丕为什么都不杀汉献帝?因为汉献帝有一个“女保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献帝能杀曹操吗,汉献帝老婆与曹丕,曹丕和汉献帝的关系

    中平六年九月,西凉军阀董卓带兵入京,他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毫无理由地废掉了汉少帝刘辩,拥立汉献帝刘协,这样他就可以凭借拥戴之功,名正言顺成为汉朝第一权臣。汉献帝从此成为三国豪强们手中争夺的一颗棋子,在三国乱世中随波逐流,虽有帝王之名却毫无帝王之实。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

  • 揭秘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5位声名响亮却结局悲壮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的十大高级将军,秦始皇最厉害的猛将,秦始皇最信任大将

    1、项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项羽名籍,字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年少之时,力大无穷,号称“恨地无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大地有一个可以拉扯的环的话,他也能把大地举起来。秦末农民起义,项羽与叔父项梁夺兵起义,率八千江东子弟,扫荡中原。在与秦朝精锐决战的钜鹿之战中,项羽渡河之后,命令手下士兵凿沉

  • 周瑜英年早逝,他的两子一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瑜后代堂号,周瑜死后后人怎么样,周瑜小乔的结局

    后来,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又忠心耿耿地辅助孙权,把江东治理的井井有序。孙权也对周瑜用而不疑,他举全国之兵交于周瑜,两人也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段君臣和睦的代表之一。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大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可惜的是,周瑜英年早逝,他在

  •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唐朝为什么是兵力劣势的一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征高句丽,唐太宗征高句丽效果,隋唐高句丽在哪

    然而根据靠谱的记载,与唐朝和高句丽的实力不相符的是,唐朝才是这场战争中兵力劣势的一方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动用的总兵力只有十万左右,而高句丽的参战兵力则有二三十万左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唐太宗早年亲身经历过隋末大乱,而引发隋末大乱的直接诱因就是隋炀帝不顾百姓承受力地三次大规模亲征高句丽。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才

  • 民工挖到一唐代金手镯,估值三亿主动上交,却被专家私自送女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代双龙黄金手镯,民工捡到古董手镯完整版,唐代手镯图片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说到中国古代的首饰品,手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它不仅是装饰品,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除此以外,古人常常以镯定情,更是有“无镯不成婚”的说法。而在上个世纪,有一位民工捡到了一个唐代的金手镯,这个金手镯价值3亿,而民工毫不犹豫地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