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将咸丰丽妃剁成肉馅:放入酒罐内迫害致死

慈禧将咸丰丽妃剁成肉馅:放入酒罐内迫害致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04 更新时间:2024/1/31 22:28:47

咸丰年间有位丽妃,她在野史中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在各种影视剧的演绎中,往往把她和那个日后比她更有名的慈禧太后当成两种爱憎的代表。只要她们同时出现,就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对头。甚至丽妃的死也被描写成是慈禧太后效仿汉代吕雉迫害戚夫人的方法,将她手脚砍断,放入酒罐之内迫害致死。历史上真实的丽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真像影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吗?

据清朝史书和清宫档案记载,咸丰皇帝前后共有皇后和妃嫔19个人,丽妃(1837~1890)他他拉氏就是其中一个。她是主事庆海之女,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月二十七日,比咸丰帝小6岁,比慈禧小2岁,与慈安同岁。死后被两次追封,为丽皇贵太妃、庄静皇贵太妃。

咸丰元年(1851年)选秀女,丽妃和那拉氏(慈禧)一起被选中,封为贵人。丽妃姿色出众,很受咸丰帝的喜欢。咸丰四年(1854年),丽贵人怀有身孕后被封为丽嫔,同时兰贵人那拉氏被封为懿嫔。从封嫔记载的日期上看,丽嫔的封嫔典礼比懿嫔要晚差不多一个月,史料上没有说明何故,至今也不得而知。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初七,丽嫔为咸丰帝产下了皇长女,三天后她就晋封为丽妃,并举行了隆重的封妃大典。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懿嫔生下了皇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她当天就晋升为懿妃。这两个人的地位几乎是一前一后升迁的,最终还是平起平坐。

不过作为后宫的妃子,争宠是难免的事。丽妃和懿妃同是皇帝的妃子,为了争宠,她们之间肯定会有矛盾,究竟这种矛盾到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据史料上记载,在兰贵人那拉氏和丽贵人他他拉氏被晋升为“懿嫔”、“丽嫔”时,还有婉嫔也被晋升,也就是说,争宠不会只是这两个人的斗争。不过从一些迹象来看,最初丽妃是比较占先机的。一是她比别的妃子先怀孕,她是这些嫔中最先晋升为妃的;另外懿嫔一直住在较远的储秀宫,而咸丰唯独把丽妃接到咸福宫后楹的同道堂和他一起住。这样看来,咸丰对丽妃的宠爱那时还是多于其他妃子的。不过,老天不会总眷顾一个人,丽妃诞下女儿的同时懿妃也怀孕,她诞下的却是皇长子,母凭子贵。几个回合下来,丽妃和懿妃只打了个平手,她们的身份也没有什么悬殊。

咸丰七年(1857年),懿妃那拉氏再晋封懿贵妃,之后,她的地位略高丽妃一等。每逢宫中大宴,东边第一桌是皇后钮祜禄氏,第二桌是丽妃和琪嫔;西边第一桌是懿贵妃和婉嫔。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坐上了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第二把交椅。

这时的丽妃体弱多病,对懿贵妃已构不成威胁,叶赫那拉氏更犯不上把她视为眼中钉了。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此时慈禧已经掌权)十一月十五日丽妃病逝,享年54岁,后被葬入清东陵的定陵妃园寝。光绪帝亲自拜祭,并追封。这座妃园寝的后院建有15座宝顶,共分三排。丽妃的宝顶位于第一排的正中之位,处于这座园寝最尊贵的位置,看来慈禧对她还是不错的。另外丽妃所生的皇长女是咸丰帝唯一的女儿,也深受两宫太后的喜爱,慈禧封她为“荣安固伦公主”。要知道妃嫔所生的女儿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只有皇后所生之女才能封为固伦公主,由此可见慈禧对丽妃的女儿也不薄。对于野史中传说丽妃被慈禧所害实在是找不出更可靠的证据,丽妃也因此而继续被人们所关注。

历史上的丽妃

看过电影《垂帘听政》的读者一定对电影里慈禧残酷迫害咸丰帝的另一个妃子丽妃的情节印象深刻。在影片中,慈禧与丽妃是一对情敌。

丽妃千娇百媚,能歌善舞,深受咸丰的宠爱,根本不把慈禧放在眼里。一心想要承宠、费尽心机往上爬的慈禧对她妒恨不已。咸丰皇帝死后,慈禧成功发动辛酉政变,实现垂帘听政,成了大清皇朝的实际统治者。她在铲除了政治对手,肃清了敌对势力后,回过头来整治昔日与她争宠的丽妃。慈禧效法汉代吕后迫害戚夫人的方法,将丽妃的手脚悉数砍去,装在一个坛子里,对她极尽侮辱之能事。这段情节,在影片中阴森恐怖,尽力将慈禧塑造成了一个刻薄寡恩、睚眦必报的恶毒妇人形象。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丽妃这样一个人,她与慈禧的关系真的像影片描绘的那样吗?慈禧真的以那样残酷的手段迫害过她吗?

据史书和清宫档案记载,丽妃是主事庆海的女儿,他他拉氏。道光十七年(1837)二月二十七日生,比咸丰帝小6岁,比慈禧小2岁,与慈安同岁。咸丰元年(1851)参选秀女时,丽妃和慈禧同被选中。丽妃被封为丽贵人,慈禧被封为兰贵人。咸丰二年(1852),二人同时入宫。咸丰四年(1854),丽妃被封为丽嫔,慈禧被封为懿嫔。咸丰五年(1855)五月初七日,丽妃为咸丰帝产下了皇长女,三天后就晋封为丽妃。咸丰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了皇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当天就晋升为懿妃。咸丰帝死后不到3个月,慈禧就以同治帝的名义,以“丽妃侍奉皇考有年,诞育大公主”,晋封她为丽皇贵妃,越过了贵妃这一级,一次升了两级。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慈禧又降懿旨,尊封丽皇贵妃为丽皇贵太妃,地位仅低于皇太后。

多年来,丽妃体弱多病,经常吃药,于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十五日病逝,享年54岁。她死后第三天,光绪帝亲自到金棺前奠酒、行礼。她的金棺暂安于田村殡宫。光绪十九年(1893)四月十八日,丽妃金棺葬入清东陵的定陵妃园寝。这座妃园寝的后院建有15座宝顶,共分三排。丽妃的宝顶位于第一排的正中之位,处于这座园寝的最尊贵的位置。

丽妃所生的女儿是咸丰帝惟一的女儿,所以备受咸丰帝和众妃嫔的喜爱,同治九年(1870)被封为荣安固伦公主。清朝制度: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妃嫔生的只能封和硕公主。按此规定,丽妃生的这个女儿应封和硕公主,可是慈禧却破例封她为荣安固伦公主。

以上史实表明,丽妃不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关照和一系列礼遇,表明丽妃与慈禧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由此看来,经常以专横跋扈、阴狠刻毒面目示人的慈禧也还有温情、恤下的一面。也可能是因为丽妃本人比较温顺听话,而且在慈禧牢牢掌握了国家、后宫大权之后,丽妃对她不构成任何威胁,所以才对她如此礼遇有加。而一旦有人胆敢忤逆她的旨意,挑战她的权威,慈禧流露的就是另一副面孔了。这从她对儿媳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标签: 清朝慈禧丽妃

更多文章

  • 吴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两倍,起兵造反为何还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吴三桂

    吴三桂最后造反失败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整体的战略布局失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拥有2倍于清军的兵力,却不能用,或者不能发挥各兵种的优势,人数多反而成了失败的原因。按照吴三桂方面最初的战略意图,应该是吴三桂军先从云南和贵州出兵,进而拿下两湖地区和四川地区。与此同时,位于东南方向的福建平南王耿精忠和镇南王

  • 她是民国第一天后,五位总统为她痴狂最后却终身守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刘喜奎

    说起近代著名的“角”,我想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梅兰芳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名气和才华都不差梅兰芳,她就是一代名伶刘喜奎。刘喜奎原名刘志浩,是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黑龙村人。在她10岁时,拜了河北梆子演员毛毛旦为师,出师后,在哈尔滨,海参崴及津、沪一带进行演出。在沪时与周信

  • 慈禧听到李鸿章去世为什么会如此伤心,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慈禧,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与庆亲王跟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慈禧终于能带着光绪皇帝离开窝了一年半的西安,前往北京。慈禧太后心情大好,跟这个搭搭话,跟那个聊聊天,还很好奇地观察着西洋乐器。突然一个人大叫着太后、太后,不顾礼仪奔扑在太后跟前,递上一纸电报。李鸿章(图片来自网络)

  • 拥戴雍正即位的第一功臣隆科多,为何也难逃皇帝猜忌终招杀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雍正,隆科多

    雍正元年(1723),在年羹尧的折子上,雍正提到了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人物隆科多:“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然而几年后,雍正还是对他进行了几十项罪名的审理,最后禁锢而死,历史

  • 关羽被困麦城七天七夜,但为何放弃最后的救命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蜀汉,关羽

    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编讲到关羽失荆州后本来想立即止损把它抢回来的,可是兵败如山倒,谁也挡不住,因为傅士仁和糜芳的叛变,关羽损兵折将,只能带着身边的亲信关平,周仓等一千多人逃跑,沿着三界冢、盖溪庙、断头山败退到二龙穿江的麦城。暂时屯兵在那里,以待援军,再图未来。可是关羽的厄运才刚刚开始,很快吴兵就追来了,

  • 关羽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蜀汉,关羽,曹操

    熟读《三国演义》后,我们会对三国中的某些剧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就像关羽在华容道放过曹操的这件事,就因起了无数人的惋惜。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整件事吧!曹操赤壁大败,败走华东道,在路上连续遇上了张飞、赵云等人,两次大笑,以为诸葛亮和周瑜都是无谋之辈,不知道在路上埋伏大军包围自己,但却都失算了,损失了大量人

  •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战国的六个国君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秦始皇,战国

    秦国的国号早在周朝时期就存在了,当时早期的秦人曾经因为给周王室养马有功,所以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此后秦就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皇权专政时代的朝代,公元221年秦始皇灭掉了六个强盛的国家,统一了中国。那么大家知道,当年六国被消灭后,六个国家的国君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吗?首先,当年六

  • 解郡县制的好处这么多,为何刘邦还是坚持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周朝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也就意味彻底结束,郡县制的推行将历史车轮往前推动了一大步,分封制已经成为历史的遗弃物。但是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却一反历史的重拾战国分封制度,对功臣和皇子裂土分国并且还赋予实权,嫣然是将历史往后退。正是因为刘邦此举,也造成汉朝前期造成了不少的麻烦,操劳了两代

  • 刘表临死前托孤给刘备,为何不选择投降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东汉,刘表,刘备

    三国的许多故事,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刘备,关羽,张飞他们三个结义,还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这些诸多的情节,更是让人们回味不止。但是其中有一些故事,也让人们感到很迷惑。就比如荆州刘表为什么要托孤给刘备呢?并且在此之前,刘表也曾经考察过曹操的实力,但是他和张绣等人的矛盾状态,给曹操造成了可乘之机

  • 秦二世胡亥到底是怎么死的,杀他的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胡亥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般皇权更迭的方式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顺取”就是按照上一任皇帝的遗嘱,合法的继承皇位,另一种就是“逆取”的方式,通过谋权篡位来夺取皇位,秦二世胡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终究使秦国走向灭亡,但背后的真正主谋确是赵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