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街亭失守真的全怪马谡吗?其实诸葛亮也有责任

街亭失守真的全怪马谡吗?其实诸葛亮也有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60 更新时间:2023/12/12 12:55:50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是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很多人把失利的原因怪罪在马谡身上,毕竟作为镇守街亭的主将而言,马谡背锅毫无疑问。可是街亭失守能全怪马谡吗?主帅诸葛亮就一点责任没有吗?当然也不是,不能知人善用的统帅也要负责。

诸葛亮

当时的诸葛亮明明知道街亭非常重要,也知道马谡从未真正单独的统帅过,而且手下还有魏延王平姜维这三位猛将,又为何要将街亭交给马谡呢?

马谡跟随诸葛亮很久,诸葛亮十分的赏识他,很多军事问题都会与之一起探讨,“马氏五常”中最出名的就是马谡和马良,但是诸葛亮对马谡虽有信心,可并非绝对,而且当时蜀汉人才稀缺,锻炼培养马谡也是诸葛亮的一个心愿,安全起见的诸葛亮,也是特意委派了王平作为马谡的副将,协同镇守街亭。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马谡在作战期间竟然我行我素,不听劝告,最终导致了街亭失守。

除了马谡是诸葛亮亲信这个原因之外,诸葛亮和魏延的内部矛盾也是他不愿意派魏延去守卫街亭的另一个原因。魏延是刘备提拔上来的人,但是诸葛亮一直不看好,所以不到迫不得已时,诸葛亮也是不愿意用他的。

而姜维虽然诸葛亮也很看重,但是他出身魏国,要让他去镇守街亭这么重要的位置,必然会引起下属的非言非语。而且马谡在蜀国的支持者很多,街亭之役,必然支持马谡统帅的人很多。综合多方面的原因,最终诸葛亮还是委派了马谡去镇守街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礼议之争是怎么回事?嘉靖帝是如何全面获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礼议之争,明世宗,历史解密

    大礼议之争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之间,是对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和朱厚照“唾手可得”的皇位相比,朱厚熄的继承大统多少有些“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作为明孝宗唯一的儿子,明武宗朱照厚给皇族传递香火的责任显得十分重大。可惜

  • 宋朝苏轼为什么总是陷入“文字狱”的泥沼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苏轼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占了三席,号称“三苏”。那么这样一个大才子,为什么总是陷入“文字狱”的泥沼之中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父亲带着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 京城,第二年春参加了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本拟取苏轼为第一

  • 洪亮吉因为一封信差点被杀,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亮吉,清朝,历史解密

    洪亮吉,乾隆朝时期榜眼,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乾隆在位60年的时候,传位给嘉庆了。不过前三年多乾隆还在,嘉庆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等到嘉庆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大贪官和珅,接着就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看似嘉庆朝马上就要一派祥和,欣欣向荣了。

  • 太子丹朱是尧帝之子,为何没能成为一代帝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诸葛亮这个人物,历史上他更接近一个长于外交和行政管理的谋士,而不是一个打仗作战的天才,但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排兵布阵未卜先知,谋略惊为天人,民间传说中的他更是神通广大,奇门遁甲阴阳法术无所不通,简直就是一个半仙。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我们就更加无法确知他们的真正形象了,只能从残存有限的史料中

  • 击杀曹操父亲的诸侯,后来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击杀曹操父亲的诸侯,后来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经过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因此,这意味着东汉末年的很多

  • 同是借师助剿为什么唐朝较为成功,吴三桂却成了降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借师助剿,清朝,历史解密

    吴三桂是明清之际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也是被认为明末的最大汉奸。然而,客观地讲,吴三桂延请清兵入关,其初衷是借师助剿,而不是降清做汉奸。吴三桂镇守辽东多年,深受朝廷的器重与厚恩,而与清兵长期厮杀,国恨家仇交织在一起,主动降清在情感上就说不过去。而据吴三桂致多尔衮的书信,信中写道: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

  • 哈尔滨保卫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哈尔滨保卫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哈尔滨,抗日战争,历史解密

    哈尔滨保卫战的时间为1931年12月15日至1932年2月6日。由于哈尔滨是东北的铁路枢纽,1932年2月3号大批日军在飞机,坦克,从西,南方向进攻哈尔滨,哈尔滨自卫军奔赴前线。李杜,冯占海是总司令,但自卫军边打边退,损失掺重,二天后日军获胜哈尔滨沦陷。战争背景哈尔滨为东北门户,是北满的政治、经济、

  • 如果朱标继承大位,朱棣敢兴兵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按照立嫡立长的传统制度,明政权的第二代接班人应当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谁?朱元璋的嫡长孙,世子朱标的嫡长子。再看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不难猜测,朱元璋在立继承人的时候,直接跳过了儿子辈,选择了立嫡长

  • 小林一茶: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俳句诗人,本名弥太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小林一茶,日本诗人,历史解密

    小林一茶(,こばやし いっさ、1763年—1827年),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俳句诗人,本名弥太郎,别号菊明,二六庵等,其写作特点主要是表现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者的反抗,主要作品有《病日记》《我春集》等。一茶生于信浓国水内郡柏原村(今长野县上水内郡信浓町柏原)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一生坎坷,三岁时丧母,八岁时

  • 主父偃作为西汉的名臣 主父偃最后是因为什么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对主父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的主父偃因何而亡身呢?主父偃的一生,可谓寂寞冷落而兼轰轰烈烈。未遇汉武帝欣赏之时,时乖运蹇,游走各地,四处碰壁;得到汉武帝欣赏后,一年连升四级,青云直上,好事连连。然而,他的结局可谓“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很快就身死族灭了。主父偃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