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八阵图有何特点 为何能困住敌方十万雄兵

诸葛亮的八阵图有何特点 为何能困住敌方十万雄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11 更新时间:2024/2/6 10:04:34

提起八阵图就能想到诸葛亮,但诸葛亮并不是第一个使用八卦阵的人,但是结合历史根据现实需要推演出八阵图,在此阵法的严格操训下,蜀军战力极大提高。

历史上诸葛亮确曾推演兵法,改进“八阵图”来教习蜀军将士,令蜀汉兵精甲于天下。每次北伐出兵,只动用数万人马,却打得司马懿等魏国将帅坐拥中原九州之精锐,只敢坚守营垒,避不应战。

八阵图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等八阵,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螣蛇)为“四奇”,契合《周易》别卦的六十四卦相。

八阵图历史上第一次用于实战,据说是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北匈奴的稽落山之战。

百余年之后,诸葛亮执掌蜀汉政权,以益州一州,对抗曹魏据有的中原九州,在国力兵力严重劣势的逆境下,为了弥补国力军力的先天不足,让连年战事尽可能不伤民力。诸葛亮充分发挥其才智,创制和改进了许多器械,如元戎连弩、木牛流马,蒲元钢刀等,来加强蜀军战力。而根据《周易》和兵法,推演出八阵图,更是他对中国古代军事学的杰出贡献。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之八阵图法,按照古代权威兵书、托名唐朝名将李靖所著的《李卫公问对》的说法,是“以石纵横布为八行”“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由于“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有如六花之形,因此也称六花阵法。

【靖曰:「诸葛亮以石纵横布为八行,方阵之法即此图也。臣尝教阅,必先此阵。世所传《握机文》,盖得其粗也。」

靖曰:「臣所本诸葛亮八阵法也。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古制如此,臣为图因之。故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俗所号尔。」】《武经七书·唐李问对》

在此阵法的严格操训下,蜀军战力极大提高。诸葛亮每次出兵,只动员数万兵马,却能收取武都、阴平两郡,击杀魏军名将张郃,王双,又于上邽之战大破魏军统帅司马懿所部精兵,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

司马懿从此丧失了和蜀军野战的胆气,坐拥中原九州之精锐,十余万大军,却只敢坚守营垒,哪怕承受礼赠妇人衣帛之羞辱,也依旧避不应战。而魏国的雍凉地区,也因此长期成为战区,不得解甲释鞍。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来到蜀军所弃营垒,叹服“天下奇才”!

蜀汉灭亡后,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专程派自己的亲信将领陈勰,去蜀地收集整理诸葛亮所制八阵图的“围阵用兵倚伏之法”,用来教授禁军五营兵士。并将诸葛亮制定的兵法兵制“甲乙校标帜之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当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西北的雍、凉、秦各州战乱连绵,秦州刺史胡烈,以及三任凉州刺史牵弘、苏愉、杨欣都在和叛军交锋中落败身死。整个凉州地区一度被叛军占据。

晋将马隆请命,自募三千五百勇士西征,渡过温水,此时数万叛军已经在河对岸据守险塞,以逸待劳。马隆师法诸葛亮,先造扁箱车,再依八阵图联车为营,外围遍插鹿角为阻,同时还于道路两旁放置磁石。叛军人人身披铁甲,行动大受干扰。晋军却有备而来,身披轻便皮甲,不受影响,打得叛军叫苦不迭。

晋军如此节节胜利,前后行进千余里,叛军损失惨重,死伤逾万。另一鲜卑部酋猝跋韩且万,率领上万部众拱手归降。穷途末路的秃发树机能殊死一搏,被马隆战杀。凉州之乱就此平息,八阵图的神话也响彻天下。

【先是,陈勰为文帝所待,特有才用,明解军令。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暗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久之,武帝每出入,勰持白兽幡在乘舆左右,卤簿陈列齐肃。】

【又汉时都肄已有孙吴六十四阵。窦宪常勒八阵击匈奴。晋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陈勰持白虎幡,以武侯遗法教五营士。】《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

此后,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西征,在途径长江三峡口鱼腹浦,看到了蜀汉时依据诸葛亮兵法所布八阵图遗迹,他提笔写道「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并勒石以铭。

到了唐朝,诗圣杜甫也来到此地,作诗《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壮志不遂的遗憾之情。

至于小说《三国演义》,一直以蜀汉政权为正义方主角立场,作者通过杜撰“陆逊得胜之师,却困于诸葛亮石阵”的情节,让广大倾向于蜀汉的读者,因为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产生的低落情绪得到平复,也通过陆逊对诸葛亮自叹不如,甘拜下风的情节,让这个东吴名将和赤壁之战时期的周瑜一样,成了神化塑造诸葛亮的踏脚石。

事实上,在夷陵之战后,曹丕当即兵分三路,大举伐吴,欲得卞庄刺虎之利。为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陆逊甚至主动向惨败后于白帝城休养生息的刘备慰劳请和,更不可能起乘胜追击,侵略蜀中之念了。

这只是小说家用来美化、神化人物的一种伎俩,并非史实,不足为据,不必深究。

标签: 三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

    说起汉武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在汉武帝统治中国的这段时间里,他拥有着非常多的荣耀,为汉朝的发展兴旺做出了很多付出。在他一生的荣耀中最值得称赞的办事当年的反击匈奴的战争。那么这场反击匈奴的战争有着什么意义呢?他给后人传输了什么样子的经验?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

  • 秦朝国运为何不能持久?秦始皇和汉武帝有何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秦始皇,汉武帝

    很多人都喜欢把秦始皇和汉武帝拿出来做比较,毕竟两位都是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不过对比秦朝和汉朝的命运,秦朝存在的时间简直太短,这也是因为秦始皇在最后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导致秦朝走向衰败。秦始皇固然有他伟大的一面,但也有顽固、固执的一面,他把自己的生死看的太重,或许是因为秦

  • 蜀汉后主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蜀汉,刘禅

    纵观三国,刘禅作为蜀汉后主,或许是存在误解最多的一位皇帝,各种荒唐的词全部汇集到了这位年轻帝王身上。“扶不起的阿斗” 、“乐不思蜀”这些成语出尽了他的洋相,但是这位年轻的后主是不是真的如历史说的那样昏庸可笑? 刘禅生于公元207年,蜀汉章武三年(公元

  • 诸葛亮五招害死关羽?关羽之死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蜀汉,关羽,诸葛亮

    关羽之死是蜀汉后期的一大转折点,关羽死后,张飞也因此被杀,刘备更是损兵折将病死白帝城。可以说关羽之死是蜀汉衰弱的一个标志。有人说关羽之死是诸葛亮所为,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刘备拿下了东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功业升到了他平生的顶峰。第一次北伐就大获全胜,跟孙权的两次北伐一比,就知道刘备集团的强大。

  • 刘备得卧龙、凤雏两位三国时期顶尖谋士为何未能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诸葛亮,庞统

    诸葛亮和庞统同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并称为一“龙”一“凤”。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他俩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别呢?刘备一度龙凤兼得,为何还是没安天下呢?诸葛亮(181年-234年1

  •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 决定天下归属的三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东汉,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的一首《曹操》也让我们了解到三国纷争时动荡不安的时局,三国鼎立时期发生过很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有三大战役可以说对于天下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今天我们来聊聊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一

  • 李世民一度想要杀了武则天,最后为何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是木匠商人,在李渊起兵后,他父亲曾经资助过粮草衣物,母亲是隋朝皇室,她从小也算是出生在贵族家庭,家境充裕,不幸的是在她12岁时,父亲去世,武家人对她的母亲落井下石,无奈之下她母亲带着武则天搬了出去独自生活,但是她母亲十分注重对女儿的教育,把武则天教育得十分好,在加上她相貌

  • 刘封立了那么多功勋 刘备为什么还要赐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蜀汉,刘备,刘封

    《三国演义》中,对刘封的死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关羽在败走麦城后,遭遇了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关羽父子被擒后遇难。这期间,关羽曾派廖化向刘封、孟达求助。但两人见死不救,致使关羽遭难。关公死后,廖化去成都哭告刘备:“关公父子遇害,实刘封孟达之罪,乞诛此二贼。”刘备听闻噩耗后,悲痛欲绝,想立即派人捉拿刘封,

  • 和珅的权力只是靠着皇帝的宠爱得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和珅

    和珅是我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奸臣,他贪污腐败的银子足足能够填满大半个清朝国库。人们常说,和珅能够这么肆无忌惮完全是因为乾隆皇帝偏爱,但这个说法却有失偏颇。和珅并不只有乾隆这一个靠山,他在军中颇有权力的弟弟和琳,才是他最大的靠山。兄弟二人母亲因难产去世,九岁时父亲又早逝,族中亲戚见两个孩子孤苦无依经常对

  • 封神演义里,为何残暴的纣王都被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纣王有多残暴,老版封神榜 纣王,纣王真的有这么残暴吗

    人道封神的有纣王、伯邑考、黄飞虎、邓九公等等。阐教封神的有杨任、邓华、殷郊、殷洪、黄天化、土行孙、申公豹等等。截教封神的有赵公明、三霄娘娘、火灵圣母、闻仲等等等等。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娘娘,然后还做了许多十恶不赦的事,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殷郊殷洪、造炮烙、建鹿台、残忍杀害大臣、挖比干心、敲骨验髓,剖腹验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