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为其墓碑上的一个字,康熙皇帝不愿给孔子下跪

因为其墓碑上的一个字,康熙皇帝不愿给孔子下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69 更新时间:2024/1/26 19:07:57

在清朝一统中国后,想要笼络天下人的心,也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地位,所以信奉孔孟之道是很好的办法,毕竟孔子以及儒家占有太重要的历史地位了,所以很多朝代的君主都会尊崇孔子。在清朝也是实行这样的政策,顺治帝尊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康熙帝南巡有三次路过曲阜,在以前这里是文化的圣地,所以康熙帝也自然要去祭拜孔子。

康熙帝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先是来到了孔庙,在看到孔子的圣像以后,康熙帝他行了三跪九叩大礼,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孔子的尊敬。康熙帝这样的祭拜使得身边的士大夫们十分感动,毕竟康熙帝贵为天子,能让他下拜还行如此大礼可见孔子在其心中地位,也表明了康熙帝十分尊推崇儒家,所以身边的士大夫们很感动。

出了孔庙以后,他们又来到了孔林,准备祭奠孔墓。在孔庙康熙帝见到了孔子的圣像都会下跪,那么在孔子墓前肯定也是会下跪的了,而且应该也是三跪九叩大礼。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来到孔子墓前,康熙帝在墓前站了很久,也没有要祭拜的意思,只是一直盯着墓碑看,近侍上前询问,康熙也是欲言又止,这让大家都很尴尬。

好在这时候有位大臣看出了康熙帝的心思,他赶紧带康熙帝到一旁去休息,并且命令下人在孔子的墓碑上用黄布盖住了一个字。当康熙帝再次回来时,发现墓碑上被盖住了一个字也就立马行了大礼。很多文武大臣都不懂怎么回事,时候询问那位大臣得知,原来孔子墓碑上写着大成至圣文宣,而康熙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向王下跪呢,尽管内心在尊敬孔子,可是帝向王下跪那就是不合理法的。所以当康熙帝看到那个王子被遮盖住了以后,也就向孔墓跪拜,这就没有不合规矩了。

标签: 清朝康熙

更多文章

  • 康熙智擒鳌拜,为何没将他处死而是终身监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康熙,鳌拜

    康熙十五岁时候智擒鳌拜,至今仍被传颂。可是冒着风险把他抓住了,为什么不直接鳌拜处死呢?这是康熙皇帝的又一高明之处,因为当时他不敢。鳌拜剧照(图片来自网络)鳌拜此人是三朝元老,自皇太极时,鳌拜就领军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公元1637年,鳌拜攻克皮岛;其后取得松锦大捷,之后追击李自成的农民军,击溃张献忠攻

  • 清代皇宫里红杏出墙的妃子被努尔哈赤发现后,并没有杀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努尔哈赤,阿巴亥

    在清代后宫里,真的有红杏出墙事件,一个是在努尔哈赤的后宫,另一个是皇太极的后宫,今天我们来说的是努尔哈赤后宫中的红杏出墙事件。阿巴亥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天命五年三月,努尔哈赤的小福晋代音察秘密向努尔哈赤举报大妃阿巴亥。接到代音察的举报,努尔哈赤的汗毛都竖起来了,简直不可相信,这绝对不是真的。因为,他

  • 清朝为啥有9位皇帝死在冬天?皇帝也能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顺治,康熙,同治

    在清朝的300多年的时间里,如果从清朝入关开始算共有九位皇帝,而这几位皇帝却大多都死在了冬天里。春节过后天气还是一样的寒冷,所以这里把这一段时间也归到冬天里。在春节刚过的时候有三位皇帝去世,顺治皇帝死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乾隆皇帝死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道光皇帝死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这三位皇帝都死在

  • 他是林彪的同学,地位在林彪之上为了不连累战士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民国,林彪,袁国平

    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名将,包括:林彪、张灵甫、谢晋元、胡琏、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段德昌、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等等。不过,当时给漏掉了一位大人物袁国平。袁国平(图片来自网络)说袁国平是“大人物”,一点也不夸张,甚至可以说,上面列的这些

  • 清朝的县衙除了县太爷和师爷外,还有这些被古装剧所忽略的衙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县太爷,衙役

    清代州县衙门官吏上班之时,也要举行仪式,据说这是从东晋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当时的大学问家俞樾讲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有一个叫做支道林的去江东拜见友人,回来的时候,有人问他看到了什么。他回答说:“见一群白项乌,但闻唤哑哑声。”俞樾说,这就是所谓的“唱喏”。

  • 他是清朝最可怜的嫡皇子生母被打入冷宫,自己死后还被父亲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乾隆,永璂

    嫡皇子,即皇后所生的皇子,在宗法关系方面,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尤其是古代社会崇尚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更凸显了嫡皇子的重要性。清朝入关后,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嫡子越来越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然而,嫡子似乎被附上了魔咒一般,唯一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便是道光帝。爱新觉罗·永

  • 这个人是张学良的副官,后来成为开国上将,地位比大将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张学良,吕正操

    在开国上将中,有三位是从国军中起义过来的,大家都不陌生了,其实,还有一位上将的身份也很特殊,就是吕正操,辽宁海城县人。吕正操原是东北军的名将,张学良非常信赖的副官,在西安事变时,吕正操作为张学良的亲信,全程参与了事变的过程。正是在这次事件中,吕正操结识了周恩来,很快就被周恩来无与伦比的魅力所折服,最

  • 王震将军手里的这个神秘武器,曾令日军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王震

    在抗日战争中,土八路善用手榴弹是出名的,连《铁道游击队》里面都要给芳林嫂带上一个砸老松岗。可真正在战斗中,土八路的手榴弹却是经常出毛病的,并不那么好使。美国记者拍摄的三五九旅旅长王震,这位后来的国家副主席手持一枚德式M-24手榴弹1939年9月下旬,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突袭晋察冀三分区熊伯韬的老巢陈

  • 孙立人的军事才华当属国军第一,为什么始终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国,蒋介石,孙立人

    在国军名将中,公认薛岳歼灭日军数量最多,但其实薛岳在长沙会战时是战区司令,具体的战功不应该算在他的头上。在军、师一级的名将中,歼灭日军数量最多的,还要数孙立人。在第二次入缅作战时,孙立人率新38师击溃日军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十八师团,共歼灭日军3.3万余人,歼敌数量在军、师

  • 国军上将抗日牺牲后子女沦为乞丐,蒋介石羞愧难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民国,蒋介石,郝梦龄,卫立煌

    1938年毛主席在延安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说“他是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证明中华民族绝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毛主席称赞的这位将士名叫郝梦龄,他在对日作战的忻口会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9岁,他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后来他的抗日事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