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既然康熙遗诏中已经确立继承人,为何他还是饱受争议

既然康熙遗诏中已经确立继承人,为何他还是饱受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68 更新时间:2024/1/23 10:26:08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畅春园驾崩,终年69岁。之后,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其中最关键的一句就是:“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于是,皇四子胤禛即位称帝,史称雍正皇帝。

不过,雍正即位的消息却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受到此事的波及。比如雍正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原本是皇位的最有力争夺者。结果雍正登基后,将他圈禁了起来,直到后来乾隆皇帝即位后,才重获自由。雍正的母亲德妃乌雅氏则认为儿子的皇位是从自己亲弟弟手中夺走的,所以处处没给雍正好脸色看。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心情抑郁的乌雅氏病逝于永和宫。

雍正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还对当年跟他争夺过皇位的兄弟们痛下杀手。大哥胤禔、二哥胤礽(废太子)、三哥胤祉被圈禁至死;八弟胤禩、九弟胤禟被削除宗籍,在狱中折磨致死;十弟胤珴和上面提到过的十四弟胤禵被长期圈禁,后来雍正去世,乾隆皇帝即位后,才将自己的这两位叔叔给放了出来。

雍正之所以对兄弟们毫不留情,主要就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关于他的皇位来路不正的说法就一直不绝于耳。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雍正皇帝是奉诏即位,为什么各方还有那么大的争议呢?

其实,关键问题就出在当时隆科多宣布的那份《康熙遗诏》上面。有一种说法在民间流传的很广泛,说是遗诏中原本是写着将皇位传给十四子,但“十”字被人改成了“第”字,结果就成了皇位传给第四子了。这个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康熙遗诏》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中的“十”字和“第”字完全不一样,根本没法做手脚。

《康熙遗诏》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遗诏中的文字被人做了什么花样,而是这份遗诏并非康熙真迹!也就是说不是康熙皇帝自己书写的!虽然古代皇帝有时候在处理公文的时候,也会让其他人代笔,但像遗诏这样关乎国本的文件,是绝对不可能让其他代写的。

既然《康熙遗诏》不是出自康熙皇帝的真迹,那么隆科多宣读的这份遗诏是哪来的呢?作为遗诏的受益人,雍正皇帝自然是最大的嫌疑对象。而隆科多既是雍正的心腹,又是雍正的舅舅,所以站在他的立场上来说,肯定支持雍正即位登基。

当然,《康熙遗诏》虽然并非康熙真迹,但也不能因此就推断说雍正皇帝是篡位的。因为在康熙去世前,雍正已基本掌控了清朝的中枢系统,甚至是远在西北打仗的十四阿哥手中的军队,其后勤保障也完全受制于雍正。因此,从政权平稳过渡的角度来看,让皇四子胤禛即位登基,似乎是康熙皇帝在临终前能做出的唯一选择。

标签: 清朝康熙雍正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的铁路是什么样的,甚至灭亡后才宣告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铁路

    在1881年中国第一条自建货运铁路唐胥铁路动工兴建之前,朝野各方对铁路这个舶来品还存在巨大的争议。虽然支持者很多,李鸿章、左宗棠等封疆大吏都极力倡导修建铁路,但反对者只需要用一句话,就堵住了支持者们的嘴巴:“烟伤庄稼,震动寝陵。”庄稼牵涉民计民生,寝陵事关祖宗香火,谁敢在这方

  • 清朝皇后的服饰,里里外外一共要穿多少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皇后

    清朝时期的女贵族穿着的礼服比较繁琐,也直接反映出保留的许多满族服饰旧款式。下面以典型的皇后礼服为例细说,皇后礼服除朝冠、朝服外,额上束金约,颈下还饰领约,另在朝服内衬朝裙,外部罩上朝褂,戴三盘朝珠。清朝时期,皇太后和皇后的礼服等级是一样的,皇贵妃的礼服稍次一等,但也不差,贵妃的下级袍服也用金黄色,再

  • 揭秘:清朝的建立是外族入侵还是地方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努尔哈赤

    自清朝入关统一中国后,其身份一直受到质疑。有人说它属外族入侵,形同日本;有人说它与西南土司一样,属地方造反。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的建立到底是外族入侵,还是地方造反?其实,从这人的家世便可以得知答案。此人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地点是辽宁新宾。其6世祖叫

  • 皇帝也盗墓?乾隆的棺材真的是从朱棣陵墓里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乾隆

    盗墓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自古以来盗墓贼的身份虽然不明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般都是一些地位比较低的人,一来是偷盗行为,而来这种事情在古人眼中很损阴德,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去做,更不要说皇帝了,虽然也有,但是极少,而乾隆却是这极少当中的一个。相传他棺材的金丝楠木,就是从朱棣陵墓里面偷过来

  • 尼布楚条约究竟什么样,真的和满清说的一样是平等条约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究竟是什么样的,真的和满清说的一样是平等条约吗?这个问题其实是要看立场的,首先说对于满清政府来说是平等条约,但是对于中国民族来说不是一次平等条约,而且沙俄政府也不认为这是一个平等条约。也就是说出了满清政府宣传这是一次平等条约之外,其他所有实际都不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先说说条约

  • 当初噶尔丹不可一世,为什么最后会被清朝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噶尔丹

    作为蒙古人所建立的最后一个草原帝国,噶尔丹其实力自然不弱。可是要是说其实力堪比清朝实在也是过于夸张,毕竟“瘦死的的骆驼比马大”。噶尔丹在其最巅峰的时候,领土阔达中亚、蒙古草原、新疆、青藏高原等地。国土面积多达700万平方公里。比起清朝的疆域也少不了多少。唯一的缺憾就是身处内陆

  • 俄清战争中清朝两次都获胜了,为何还要割让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俄罗斯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近代史中,一直都是中国割地赔款给列强的。但给人的印象,这种风气是从晚清昏庸无能的年代所开始的。而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大清前期,康熙后期,还是一片盛世的时候,割地便开始了。1689年,历经数年的清俄战争结束了,大清与沙俄在边境尼布楚等地进行协商。其实在协商前,俄国使者接到的命令是,

  • 和珅向救灾粥里撒泥沙,乾隆为何还称赞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乾隆,和珅

    话说,和珅这个人,可谓家喻户晓,老艺术家王刚老师更是把和珅这个角色给演“活了”。只要谈到和珅,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是一个乐呵呵的胖子,一个十足的大贪官,对乾隆老爷子阿谀奉承,见钱眼开,阴险狡诈,而且还经常被刘罗锅和纪晓岚“戏耍”。当然,这只是影

  • 清朝当军机大臣有什么要求?军机大臣是个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军机处,军机大臣

    自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军机大臣的身份就水涨船高。军机大臣瓜分实权,内阁大学士获得地位,共同瓜分过去宰相的位置。当然,跟宰相相比,内阁大学士跟军机大臣都没有跟皇帝抗衡的资格。如果从职权而言,军机处本质上只是一个秘书机构,考虑到服务对象是皇帝, 身份也显贵起来。以具体职权而言,只要有经过中枢的军政事务,军

  • 清朝共有114名状元,为何有三个省颗粒无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状元

    中国有1283年的科举历史,期间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则屈指可数。数据显示,从唐朝到清朝,一共产生了592名状元。清朝近300年间,一共产生了114名状元。那么,清朝的这114名状元,分别来自哪些地方呢?它们分别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