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平王东迁后,关中为何空虚?秦国才趁机占据关中

周平王东迁后,关中为何空虚?秦国才趁机占据关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4 更新时间:2024/1/17 19:27:54

关中,西起宝鸡,东至三门峡,南接秦岭,北临黄土高原,东西长达三百公里。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三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三河及其支流纵横分布,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图-八百里秦川

关中成为帝之地,是从周朝开始的,周武王从关中起兵,会盟天下诸侯东出函谷,一举而夺天下,建立八百年赫赫大周朝。

周朝虽然得了天下,却并没有迁都中原,而是继续在关中建都,把中原广阔的土地分封给其他诸侯。当时周公旦对关中的评价是:“被[p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

在周人的眼中,关中就是天下最好的地方,哪儿都比不上。后来的秦、汉、唐等朝代与周朝一样,都是先立足于关中,再东进吞并天下。

西周时期,关中是块绝无仅有的宝地,是周朝的核心地带,周人在这里经营了数百年,地广人众,宗室扎堆,人才辈出,文明程度极高。

烽火戏诸侯,申国和犬戎联军,在骊山击败西周大军,周幽王阵亡,郑桓公也阵亡。

犬戎人马盘踞镐京,终日奸淫宫女和民女,饮酒作乐。犬戎人将库中宝玉钱物搬取一空不说,还将百姓的财产也抢掠不剩。

犬戎走后,镐京府库空虚,颓墙败栋,申侯决定将周王朝的都城东迁,给周平王找个平安而富足的地方。

洛邑为天下之中,宫室规模与镐京相当,历任周天子常到洛邑,接受东方诸侯的朝贡和会盟。

公元前770年,九岁的周平王在各路大军护送下,兵不血刃平安抵达洛邑,东周王朝开始了。

图-周平王东迁

但是随着周平王的东迁,带走了大量人口,关中人丁一夜之间灾难性的剧减。

周平王东迁,所造成的关中人口稀少,主要分为三部分。

首先,在周平王迁都之前,有些先知先觉的人就开始迁移了。虢国、郑国,这些姬姓诸侯,看清了关中诸侯扎堆无法扩张土地的现实,为了自身发展进行了迁都。这些诸侯倒不是因为西周要灭亡才迁走,他们在周宣王的盛世时期就开始了迁都,他们无法预料周幽王会失国亡身。这些诸侯迁都之后要在中原站住脚跟,势必需要大量的军队和人口,这是关中人口减少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周平王迁都,不仅迁走周朝宗室和军队,连带强制移民不计其数。周平王东迁,自然不可能是周平王一个光杆司令,除了宗室、大臣、军队、奴隶,普通百姓也进行了大迁移,周朝可不想留给犬戎多少人口和财富。

周平王东迁之后,东周的国土,被黄河一分为二,南岸的是洛阳盆地,北岸是河内郡。洛阳盆地堪称一个小关中,那里有洛水和伊水流淌,土地肥沃,是农耕的好地方。而河内郡北依是太行山,南靠黄河,依山傍水,也是绝佳的农耕之地。周朝安置迁移过来的百姓,不存在没有地可耕种的问题,于是周王室就竭尽全力,尽最大可能带走关中的人口和财富。

第三,周平王东迁,众多其他诸侯也跟随一并东迁。关中本来是姬姓诸侯扎堆的地方,但是周平王东迁之时,其他诸侯也认为自己不可能抵挡犬戎人的入侵,不得已而东迁。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其先祖本来是关中的毕国,周平王东迁之时,毕国也东迁宣告失国。在秦国统一关中的过程中,除了虢国和郑国留在关中的一小撮宗室,再也没有碰到其他周朝的诸侯,说明周朝的姬姓诸侯一夜之间竟然全部拎包拖家带口迁走了。

周平王东迁,是关中人口凋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犬戎各部落的入侵和陆续盘踞关中,是关中人口稀少的另一个原因。

周平王东迁之后,犬戎瓦解成了若干个部落,山上的犬戎部落有义渠、邽戎、冀戎等,他们不定期下山入侵关中,掠夺女人、粮食。

有一些犬戎部落更为夸张,他们走下高原就不回去了,大荔戎、亳戎、荡社戎、彭衙戎,这些戎人竟然想将关中变成自己的巢穴。于是农田变牧场,农民变奴隶,关中的人口再次大减少。

图-封伯爵后的秦国

秦国由于护送有功,有了周朝的伯爵,很快将名正言顺地占领岐山以西的土地,并且一步步蚕食关中的土地,最后全据关中,再一步步统一天下。秦人统一天下的第一个必要因素,正是周平王东迁!

周平王东迁,本是想通过一次迁都,重振周王朝雄风。

然而周平王东迁,却成为秦国由小家族向大诸侯发展的转折点。凤凰涅槃,重生的不是周朝,而是大秦帝国!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就因为效忠武则天,狄仁杰因此被亲戚朋友嘲笑个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说到狄仁杰就不得不提武则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狄仁杰对于武则天的态度用于赓哲的话说,“纠结”。“他刚开始对于武则天还是支持的,他肯定武则天的能力,纵观当时全天下有能力当皇帝的人也就是武则天,但再往后狄仁杰却策划了将武周政权归还给李唐,一方面是看到武姓子嗣都太不像话、狡猾贪婪,

  • 如果建文帝听朱元璋的话,能避免靖难之役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允炆,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建文帝认为削藩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又想摆出一副乖孩子的样子,并不那么好意思名正言顺讨伐,所以明明削藩之心路人皆知,几个叔父也都已经生不如死了,还要冠冕堂皇表示不能杀朱棣,完全一副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模样。更何况朱元璋的意图其实一样,也是要巩固建文帝的政权才不急削藩的,等到下一代、下下代,藩王大

  • 蓝田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结果及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蓝田之战,春秋,历史解密

    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前312年,秦国张仪欺诈楚怀王,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是六里土地,楚怀王不由得怒火冲天,楚国和齐国断交,楚国发动大军进攻秦国,樗里疾率秦军与韩军在雍氏击败楚国景翠的军队,继而与韩国

  • 如果她的儿子早生半个月,她有可能会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靖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嘉靖九年,明朝大选妃嫔,无数民间女子参加选秀。明朝中后期的规矩,上至皇后,下至宫女,都必须从普通百姓或者低级官吏中选出,皇家基本上不与重臣联姻。这样的制度,确保了外戚无法坐大,同时也导致选择面扩大,选秀过程十分激烈。即便如此,还是有九位端庄美丽的女子进入皇宫,成为了嘉靖的九嫔。其实这九嫔,并非完全是

  • 廖化请求刘封支援关羽,为何会被刘封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有太多英雄的死去让人觉得心痛。诸葛亮鞠躬尽瘁在出征途中病逝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张飞着急为兄报仇反被人害,还有关羽,因为自己的大意失守荆州派人求助不成被一个无名小卒杀害,本文的内容就是来分析一下关羽的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关羽当时失守荆州后,不听自己身边将领

  • 手握卧龙凤雏和五虎将,为何刘备却能没统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里,大家对于刘备始终是比较崇敬的人物,刘备虽然武艺不出众,但是却有一颗包容天下的胸怀。为了复兴汉室江山,刘备从零打起,和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一路披荆斩棘,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将天下分为了3大板块进行治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最终还是曹魏赢得了天下。那么

  • 晚清为什么内务府会选这么多丑女 主要的原因和什么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光绪,历史解密

    虽说古时候,照片会比较的少,但是在中西文化已经有交流的清末时期,还是保存了很多清朝后宫女子的照片,但我们依旧可以十分惊讶的发现,这些所谓的后宫三千佳丽大都是一些歪瓜裂枣,这又是啥情况呢?不是说好的佳丽三千吗?其实不仅仅只是宫女,就连慈禧太后以及裕隆太后,后妃文绣都长得很丑,要说稍微好一点的,那就是末

  • 为什么七大恨会提到叶赫那拉.东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七大恨,明朝,历史解密

    说起“七大恨”,就不得不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亦成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因为正是他做出了“七大恨”的内容,而七大恨中所提及的女子,正是叶赫那拉.东哥!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七大恨的内容!七大恨之一: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二人;七大恨之二: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七大恨之三:明

  • 佳贵妃:58岁封贵妃,历经五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佳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夫少妻”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了忘年恋。不过,这在古代社会根本就不算什么,尤其是在皇宫,皇帝身为天下之主,后宫佳丽三千,而他们一般会喜欢年龄较小的漂亮女子,比如说清朝的道光皇帝,本文所讲的就是道光皇帝后宫的一名妃子。她就是佳贵妃。佳贵妃是一名来自郭佳氏家族的女子,生于

  • 诸葛亮北伐时期有什么优势?总结起来有三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公元223年春,诸葛亮提兵汉中,他让赵云和邓芝设疑兵于斜谷道,以吸引曹魏的主力大军。当时曹叡果然上当,他当即让曹真率领关右大军出兵阻击赵云与邓芝,从而让诸葛亮有了可乘之机。在此之后,诸葛亮当即率军进攻陇右,由于陇右五郡毫无准备,一时间,五郡中的三郡都望风而逃。只可惜当时马谡没能守住街亭,以至于绝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