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任兖州牧之初,东平人毕谌为别驾。张邈叛乱,掳走了毕谌的母亲、妻小,曹操虽然心底不愿,却仍不得不恭送毕谌离去,临行语重心长道:“你的母亲在叛贼那里,你还是过去吧。”毕谌向曹公叩头,表示决无异心。曹操心底大为感动,为此还洒下一掬热泪。
可是毕谌前脚一离开,便立马就逃到张邈那里去了。后来,张邈为部将所杀,毕谌转而依附于吕布。等到吕布白门楼被曹操擒斩,毕谌也成了阶下囚,众人都为他担心,曹操却说:“一个人能尽孝于父母,难道不会尽忠于君主吗?我所渴求的正是这样的人。”不但赦毕谌无罪,还任命其为鲁国国相。
曹操不念旧恶,正是因为其惜才爱才。此前,曹操曾举荐魏种为孝廉,兖州反叛时,曹操自信地说:“只有魏种不会弃我而去。”哪知话音刚落,就传来了魏种叛逃的消息,被当众打脸的曹操怒不可遏,发誓道:“魏种!除非你南逃到越,北走到胡,否则,我绝对不会放过你!”
话虽这样讲,可是等到攻下射犬,活捉了魏种后,曹操又食言了,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叹息道:“只可惜他是个人才啊!”令人替魏种松绑,仍然信任如初。
曹操征宛城张绣,张绣降而复叛,曹操一时大意败得狼狈不堪,不但折损了大将典韦,还战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侄子,曹操心底的愤恨可想而知。然而到了与袁绍决一雌雄的官渡之战前,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重新归降曹操。曹操不计前嫌,欣然接受张绣的归降,并封其为列侯;袁绍地广兵精,势力强大,曹营中的许多文官武将,写信向袁绍表忠心暗通款曲。
哪知人算不及天算,官渡之战曹操以弱克强大胜袁绍,手下人在收缴整理袁绍来不及带走的文书时,发现了这些信函,上报曹操。哪知曹操并没有搞秋后算账那一套,反而大度地命人将这些信件付之一炬。
正是因为曹操洞悉人性,做事情有人情味,因而手下人乐为之用。
东汉末年,在山东一带,黄巾军势力膨胀至百万之众,地方官不能制。济北鲍信与一众州吏认为,只有文武双全的曹操才是黄巾军的对手,于是前往东郡(时曹操任东郡太守)迎曹操出任兖州牧,以镇压那里的黄巾军。曹操到兖州后,便率军向黄巾军发起进攻,其时双方处于胶着状态,难分胜负。一次作战鲍信陷落在乱军中左冲右突无法逃出重围,英勇战死。曹操悲痛不已,悬赏求购鲍信尸体未果。于是命部属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亲临哭祭,三军将士为之动容。史料中虽然没有记载曹操平时如何关爱许褚,但“太祖崩,褚号泣呕血”。如果不是曹操对许褚情深意重,许褚怎么会哭得呕心沥血呢?
曹操对手下赏罚分明,不因私废公。许禇曾经数次奋不顾身地护佑曹操安全,然而得到的食邑仅为八百户;大将夏侯渊是曹操族弟,又是连襟,早年曾舍身替曹操背黑锅坐牢,与曹操在战斗中结下了浓厚的友谊。在南征北伐中,夏侯渊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因功封为征西将军,尽管是这样,曹操赏赐给他的食邑仍不过区区八百户而已。张辽是降将,然而曹操对他始终信之不疑,当逍遥津一战大胜孙权的消息传来,曹操喜不自禁,将其食邑增加至一千六百户。
正是因曹操任人惟贤不惟亲,大批杰出的文武人才死心塌地的追随他,以曹操马首是瞻,愿意任其驱驰。也正是因为曹操手下人才济济,曹操才得以统一了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
参考书目:《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