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虎牢关下,诸侯云集。两军阵前,吕布身着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手持方天画戟,坐下神兽赤兔马。真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布大喝一声“吕布在此,谁人前来送死!"话音未落,幽州公孙瓒,舞动铁槊直取吕布,前去挑战。
吕布挥戟,战不三合,公孙招架不住,拨马败退。吕布纵马直追,危急关头.忽闻一声怒吼,"三姓家奴休要猖狂,燕人张翼德在此!"诸侯军阵之中,一将飞出,圆睁环眼,怒声如雷,手持丈八蛇矛,正是张飞! 吕布舍弃公孙,疾取张飞。
二将大战五十余合,风起云涌,势震八方。当时恼了虎将关云长,瞪起丹凤眼,竖起卧蚕眉。手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催马上前,夹击吕布。刹那间,刀若闪电,矛似流星,奉先画戟,更犹若猛虎搜山,神龙出海。时有兵刃撞击,响彻八方,声闻于天!关张奋力,三将酣战三十回合,犹然战不倒吕布。三人战得难分难解之时,诸侯军中,奋起一将,手持雌雄双剑,刘备前来助战,三英合力攻杀,意欲将吕布斩于军前!虽吕布雄勇无双,无奈独力难支,反身飞上虎牢关。
虎牢关前,神将天威。桃园三英,兄弟扬名。三英战吕布,共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刘、关、张三英战吕布
看完以上故事,给人的感觉是单纯按武力值来说,吕布是三国时期毫无争议的第一,关羽虽说武力值超高,单打独斗也不可能是吕布的对手。但后世为何关羽成为武圣被人供奉,反而吕布成奴被人鄙视呢?那就不得不分开来描述两人的不同:
首先,来了解下关羽其人。关羽的最高爵位是汉寿亭侯。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名。亭侯在侯爵里面,级别并不高,只比关内侯高一级,上面依次还有乡侯,县侯等,候爵上面还有公爵好几级,王爵又是好多级,可见终其一生,关羽也没位极人臣过。这个亭侯是关羽白马坡斩了颜良后,曹操奏表请封的。
关羽死后在佛教和道教中却成了神。在佛教中为珈蓝神,地位并不算显赫,一些佛寺十八伽蓝中便有他的塑像。而在道教中,关公则是重要神灵。从宋代始封“义勇武安王”;元明都有封号;至清乾隆时,更被尊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在沈阳故宫殿堂里就供有关公神像。据说努尔哈赤把三国演义作为军事指导教材了。入关后满人接受汉文化,关云长是起了不小作用的。
作为武圣,关羽还有一个俗名关夫子,与文圣孔夫子相对应。关羽成神,血食天下,庙宇之多(清代北京关帝庙就一百多座),香火之旺,远非别的神明可比。可以说,《三国演义》的艺术力量把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一步步塑造成了一个万众崇拜的神灵,稍微总结下,大抵原因有四个。
一是外貌描写和身世叙述。“身长九尺,髯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按照现在来看1米9左右的身高,十足美男子万人迷。性格刚烈,好打不平,同情弱势群体。关羽一亮相,就给人很大的好感。据说外国来买《三国演义》电视剧版权时,首先就看关羽的扮演者造型是否过关。
二是武艺和战功的表述。“温酒斩华雄,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寒心”。除此之外,虎老三英战吕布,白马坡斩颜良,延津渡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襄樊大捷,刮骨疗伤,水淹七军等一气呵成,毫不含糊,若非神人,怎有这般手段?
三是品格上的塑造。历史上武艺高强的大有人在。光凭武艺还成不了神。千里走单骑的一些细节,比如曹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意安排叔嫂同住一室,暗中观察,但见关公秉烛立于户外,一夜未睡,毫无倦色。把个曹操羞愧的无地自容。曹操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将赤兔马送给关羽,以为可以收买人心,谁知关公却说,有了宝马可以更快地回到哥哥身边。乃至华容道有意放曹操一马,无一不是大书一个“义”字。后世百姓更重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德原则,放曹,那叫“义释”。于是,一个义薄云天,集所有美德于一身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义绝关云长!
四是神秘现象的渲染。比如关羽夜下斩貂蝉(斩个影子,貂蝉就死了),最炫的是关公显圣:关羽死后,阴魂附于仇人吕蒙身上,让他七窍流血而亡。在曹操面前,首级“目开口动,须发皆张”将曹操吓个半死。沸沸扬扬中,关羽理所当然升格为神了。
中国人喜欢造神,对神的态度也是各取所需。统治者倚重关公的忠君护国,百姓则崇尚他重义守信。而重义守信,又是生意场上的第一原则。因此,关公又成了财神。
接下来再说下吕布:正史中,记载吕布: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那么,在同时代的人眼中,吕布有多厉害呢?都是怎么评价他的?
《三国志 吕布传》:吕布壮士,善战无前。《三国志》注引《英雄记》:术凭将军威灵,得以破备。《三国志》注引《魏书》:布骁猛,又恃袁术,若纵横淮、泗间,豪杰必应之。《三国志 吕布传》:缚虎不得不急也。《三国志 吕布传》:将军天威也!综合以上吕布同时代的人对吕布的评价,就能知道吕布有多厉害!虽然不说有演义中“三英战吕布”那么猛,至少也是超一流的,他为第二,谁敢第一?
为何在历史上对吕布的评价越来越坏,其实都是有原因的。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当中,吕布的形象基本上都是比较奸诈,狡猾的那种。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短视浅见。不稳定因素导致众叛亲离。而最不能被后世之人谅解的原因,恐怕是中了王允的美人计,爱美人胜过爱江山,还有三次背主求荣,被称为三姓家奴。在后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下,是最不能被人容忍的,不管是后来的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都视吕布为背信弃义,目光短浅一小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