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把三国时期的人物主要分为了三种,第一种是曹操、刘备这样的领导人物,第二种是吕布、关羽这样征战沙场的猛将,还一种就是诸葛亮、郭嘉这样计定天下的谋士。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聊诸葛亮和郭嘉二人到底谁更厉害,小编认为,如果郭嘉能够多活二十年,可能三国就没诸葛亮什么事儿了。
因为罗老先生在书中,把蜀汉当成了一个标杆,所以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是被作者开了金手指的人物。这样一来,刘备和诸葛亮因为在大义上优势,就吸引了很多的粉丝。而且在篇幅上,也比其他人物要多很多。即使罗老先生如此偏爱蜀汉人物,三国第一谋士的名头争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落在诸葛亮的手里。就算同是蜀汉谋士的法正,很多人认为都比诸葛亮要强一些,如果法正还活着,刘备也不至于晚节不保。如果在结合《三国志》来看,诸葛亮的水分还更大一些。
蜀汉为何成为三国中最先倒下的一个?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和姜维这两师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身蜀汉就是国力最弱的一个,占据的地点也不够丰饶,不像曹操有北方平原粮仓,也不如东吴的江南鱼米之乡。可是诸葛亮和姜维两师徒,打定了主意要北伐曹操,一点也不体恤蜀汉百姓。数十年的北伐,耗费了多少钱粮?最后都打了水漂。
更重要的是,刘备三兄弟的死,说起来跟诸葛亮也有一定的关系。诸葛亮对关羽和张飞的脾气应该是十分了解的,可是却还是把关羽派到了荆州,最后送了命。后来刘备东征吴国,诸葛亮也没能劝住,火烧连营的时候也没能帮上忙,导致刘备殒命白帝城。可以这样说,诸葛亮在关键时刻需要他力挽狂澜的时候,却没能发挥一点作用。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郭嘉,是怎样辅佐曹操的。我们都知道,曹操这个人很难相处,性格也比较怪异。总是给属下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可能历史上的奸雄都是这个样子吧?反正从来就没人能懂曹操的心意,就算能看透他心意的人,最后也是被杀的下场。杨修、华佗都是一时人杰,却最终都被曹操所害。可是曹操却又公然对人说,唯有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思。由此可见,连曹操这样的奸雄,对郭嘉都心悦诚服。
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当军师,其实也很辛苦,每天要想方设法哄着刘备的俩拜把兄弟,还要顾忌孤家寡人马超的感受。遇到大事,总是左右思量,权衡利弊,最后拿主意的还得是刘备。再看郭嘉,他给曹操用计,从来都是事无巨细一言而定。例如郭嘉给曹操分析袁绍形势,就堪称细致入微。连袁绍死后如何处理他的几个儿子,如何安排袁绍手下投降的将领,何时跟袁绍摊牌,何时开打,都罗列的清清楚楚。相比之下,小编觉得,还是郭嘉更胜一筹。
说到底,郭嘉最不如诸葛亮的地方,就是他没诸葛亮的寿命长。有时候寿命长也是一种优势,例如司马懿,熬到最后,方成霸业。所以,小编觉得如果郭嘉能够再多活个二十年,恐怕真没诸葛亮什么事儿了,曹操早一统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