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新野被曹操追杀,他为何要带百姓一起逃亡?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新野被曹操追杀,他为何要带百姓一起逃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05 更新时间:2024/2/10 3:58:05

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东汉末年遭遇兵灾最严重的地区。经过董卓之乱以及各路军阀的混战后,洛阳至徐州之间的黄淮大平原上因战乱而死者不可计数,其中惨烈者尤算曹操和陶谦的徐州之战,当然曹操屠城的地点不仅仅在徐州一地。因为曹丞相以兖州起家,所以在官渡之战前他的主要转战地区就是淮河流域直至黄河两岸一带,而且曹丞相素有发掘盗墓聚集军财的习惯。当然,屠城也算一种。因为曹操的军队屠城虽然是一种报复的手段,也算是一种敛财的偏门。

实际上,作为东汉末年黄淮地区笑到最后的军阀,曹操最后能脱颖而出确实离不开频繁的征战。所以,这一段区域之内,除了曹丞相屠杀的,兵痞祸害的,幸存的百姓便开始一批又一批地开始向着南方逃散。可以想象,百姓们选择的逃亡方向和后来蒋介石钻山沟的选择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偏好险要的山地或者有强大军阀庇护的城池。所以洛阳至彭城一带的百姓多南下或进入江东,或进入刘表控制的荆州一带,或有谋虑深远者远涉四川。当然,也有部分百姓逃亡到辽东公孙家族或者鲜卑境内。最后,这些幸存的百姓无疑是对曹操屠城暴行的最好宣传单。

看看曹操第一次屠城,是为报杀父之仇:

“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但是,这次屠城却还没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另外记载,“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这一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起了陈宫对曹操的不满,最后陈宫引来吕布偷袭了曹操老巢。不是荀彧仍然坚守最后的三座城池,曹操险些无家可归。

第二次屠城:

“建安三年,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备为顺所败。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这次屠城时,陶谦已死,刘备也被吕布打跑归附了曹操,而曹操此时正带着刘备东征徐州打吕布。虽然最后曹操胜了,却打的很艰难。战损的士卒战后挟私发泄,也让徐州之地再次为之一空。

第三次屠城:

“建安十九年春正月,始耕籍田。南安赵衢、汉阳尹奉等讨超,枭其妻子,超奔汉中。韩遂徙金城,入氐王千万部,率羌、胡万余骑与夏侯渊战,击,大破之,遂走西平。渊与诸将攻兴国,屠之。省安东、永阳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这次屠城是在曹操与马超潼关之战后的扫尾。作战方向针对的就是马超以及韩遂为首的西凉集团残部,领军人是夏侯渊。大意就是:夏侯渊率军进攻兴国后实施了屠城。战后,曹操便撤销了安东、永阳二郡的建制。当然,撤销的原因是原文的两个字“屠之”,也就是当地没人了。

第四次屠城:

“初,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余年。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此次屠城事件发生在第三次屠城的同一年,也就是建安十九年。统帅仍旧是夏侯渊。

第五次屠城:

“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这次是关羽北攻襄樊,曹仁率军抵抗。樊城北边的宛城守将侯音此时也正准备叛变,打算和关羽两边夹击曹仁。曹仁率部击斩侯音并屠了全城。

由此可见,未控制北方前曹军好屠城,控制北方后曹军还改不掉好屠城的毛病。此外,曹操屠城的例子还有很多。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官渡之战后,曹操一次性地便坑杀了袁绍七万降卒。所以,这些从北方逃亡来的百姓们不仅听到过曹军爱好屠城的暴行,有的人还是曹军刀下余生之人。为了躲避曹操再次屠城的暴行,百姓唯有一条路,继续南下逃亡。

再者,百战余生的刘备打了半辈子仗,一定知道兵贵神速。他带着百姓南下仅仅是为了在战后获得兵源补充?话说曹操的虎豹骑在北征乌桓之战中就展现了长途奔袭的悍战能力,刘备是老兵油子,与曹军交锋多次,不可能不知道曹操用兵的千变万化。假如被曹操追及后连命都没有了,有多少人也白搭?所以,腹黑者就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刘备带着百姓南下,不是因百姓的盛意难却,而是有意为之。为的是让这数万百姓掩护自己军队的行踪。一则,倘若刘备单独率领军队逃亡,行踪太明显。二则,刘备军队混合在流民之中,曹军就算追及也不会将之全部诛灭,因为曹操不可能再干出创业之初屠城的蠢事,所以刘备或有机会再次逃命。三者,刘备还可获得庇护百姓的好名声。可谓一石三鸟!

更多文章

  • 十三个王朝选择在这里定都,西楚霸王项羽为何执意抛弃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为何自立西楚,项羽怎么当上西楚霸王的,历史上的项羽在什么地方

    从黄帝到周赧王中间3000年的历史中(华夏5000年历史,封建统一王朝只占了2000年),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与微弱集权中,那些割据政权往往能存活上千年,第一个尝试统一天下的秦朝只存活了15年。或许在那个时代的人都认为,大一统的政权是短寿与偏幻想的,项羽也不例外。西安巍峨壮丽的城墙被项羽抛弃的西安,

  • 三国郭嘉:若能多活二十年,恐怕就没诸葛亮什么事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郭嘉不死诸葛亮不敢出山,郭嘉才能胜过诸葛亮么,三国中郭嘉都有哪些功绩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把三国时期的人物主要分为了三种,第一种是曹操、刘备这样的领导人物,第二种是吕布、关羽这样征战沙场的猛将,还一种就是诸葛亮、郭嘉这样计定天下的谋士。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聊诸葛亮和郭嘉二人到底谁更厉害,小编认为,如果郭嘉能够多活二十年,可能三国就没诸葛亮什么事儿了。因为罗老先生在

  • 三国第一猛将:击败吕布两次,董卓只能躲不敢惹,死的却极其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正史吕布为什么杀董卓,三国中唯一打败吕布的人,三国谁曾打败吕布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活跃于东汉末年,《三国演义》初始的时候勇猛无比的人物,孙坚,孙文台。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长沙太守孙坚,史称“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孙坚是少年出名,十七岁时便以奇谋杀破一伙海盗,声名鹊起。之后地方叛乱,孙坚一力招募乡勇平反。他对待朋友下属亲人十分好,因此在江东等地颇有威望

  • 司马懿具有哪些超前战略意识?除了忍辱负重,最后一项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说过的最精辟的话,司马懿一生最经典的三句话,司马懿的谋略和军事才能

    提起司马懿,大家对他的印象肯定不会太好,被描述成一个奸诈、狡猾、老谋深算纂夺曹魏的人,特别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更使他被历代人所黑化。其实,历史上拥帝纂位人大有人在,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就利用周天子“九合诸侯”。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有袁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有朱温挟持唐昭宗,纂唐立后梁等等比

  • 孙权:一个把运气都用在前半生的“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权是一个怎么样的君王,孙权一生的性格特点,历史上孙权的一生有什么值得称道

    兄长遇刺,年少的孙权得以继承家业在孙权十九岁那天,他的大哥孙策被许贡的门客刺杀后不幸去世。失去了兄长的孙权,却幸运地得以继承父亲、哥哥的职位。更幸运的是在他的哥哥遇刺前,就已经击败了江东的其他势力,孙家成为了江东地区的“土皇帝”。孙权可谓是接过了一副“好牌”,但是在这一“好牌”的背后是孙策死后,那些

  • 三国前期能与曹操比肩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失败的几大事件,分析三国中的曹操,三国中曹操到底有多厉害

    董卓一时多少豪杰,是关键的一句。无论我们站在正统的立场或者是同情蜀汉那些英雄人物的立场,似乎都有不同的方面去解释谁是豪杰,谁不是豪杰。我们从豪杰这个角度来看看三国这样一个大的时代,前后绵延九十年,究竟出了一些什么样的人?三国的纷争是从东汉之后的残局开始的,也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大纷乱的开端。这要从四百

  • 三国降将遍地走,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原因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禁投降关羽,三国于禁投降了谁,于禁投降真实原因

    除了上述之人外,三国也有一些人的投降惹来非议比如糜芳,傅士仁,于禁等,特别是于禁,他的投降引起很多非议,后世对他诟病也很多。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活捉了于禁和庞德,结果于禁投降,庞德宁死不屈被杀。于禁投降后的日子很不好过,关羽没把他当回事关在牢中没理他,在东吴受到了虞翻的几次羞怒,回到魏国后,早

  • 千古绝对!上联:“吕布看貂蝉戏水”下联经典到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布对貂蝉的下联,千古绝对上联欣赏,史上最经典的上联

    说起三国故事,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确,论武艺吕布认第二,估计没有敢认第一!吕布不但武艺第一,而且他的女人也是三国公认的第一美女,那么吕布的女人是谁?答案非常显然,当然是貂蝉。史书记载貂蝉“色伎俱佳”当年貂蝉常年在义父王允的府上,一天刚好碰到吕布前来王府寻找犯人,刚好看到貂蝉在小亭

  • 孙策、周瑜迎娶大小乔,两人都英年早逝,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策和周瑜死后大小乔都去哪了,周瑜小乔孙策是什么故事,小乔与孙策周瑜

    孙策是吴郡富春人,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据说孙策是春秋时期孙武的后代,在当地是有名的名门望族。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孙策的父亲孙坚是破虏将军,领兵平定黄巾军叛乱,由于父亲经常在外征战,孙策以及家人就被安置在九江郡的寿春县。孙策在当地的名声很大,再加上本身武力超群,受到士族名流的拥戴。有一天,一位自称叫周瑜的

  • 三国后期蜀汉无人可用,是诸葛亮的锅?不,这是刘备一手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后悔跟过刘备吗,三国后期诸葛亮有野心吗,正史刘备对诸葛亮怎么样

    纵观三国历史,前期刘备能够有很多的优秀将领,是让曹操极为羡慕的,本以为蜀国在三国鼎立之后会愈发的壮大,却不料到了后期。整个蜀国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还传出了一句讽刺的老话”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其意思也就是到了后期,蜀国竟没有一个真正有名气的将领。把这种默默无名的人派去做先锋,实在是无人可用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