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灭亡之后,纣王的哥哥建立一个国家,意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商朝灭亡之后,纣王的哥哥建立一个国家,意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44 更新时间:2024/1/17 19:21:46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谁也不能阻挡,我们也都没有能力阻挡。中国历史上,自上古政权后,便是夏商周三个朝代。而在历史的记载中,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第一是周朝,第二便是商朝。

由此可见,在商和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到底经历过多少流传下来或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周朝,统治时期又被分为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在历史记载中又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统称春秋战国时期。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在这段复杂历史中部分朝代和政权的更替与演变。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找寻部分朝代与政权背后的故事吧。

商朝经历数百年最终灭亡,商纣王昏庸无道、为后人批判

商朝作为夏朝之后的国家,一共经历了五百余年的风雨洗礼,经历了30位帝王的统治。末代君主帝辛,史称“商纣王”。关于商纣王大家肯定都熟悉,毕竟纣王和妲己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不过大家听过的版本应该是经过了各种神话加入的版本。比如说,妲己是狐狸精,专门来魅惑君主的。但是这些其实都是神话小说写出来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历史上确实有苏妲己这个人存在,她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人物。至于妲己其人到底如何,就需要更多的史料去探究了。我们把话题拉回来,继续说商纣王。

商纣王的“纣”,就不是一个好的形容。在传统的历史记载中,商纣王沉迷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是一个典型的“暴君”形象。商纣王在位期间的举动使得商朝爆发了严重的统治危机,商朝的根基也被动摇。

最终武王伐纣,商纣王落下个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的下场。酒池肉林这个典故说的就是商纣王。于是这位帝王经常被后人斥责批判。

西周建立,商纣王的哥哥建立宋国

由于商纣王的昏庸暴虐,周武王做出伐纣之举,至此商朝覆灭,西周这个朝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历史上,如果要讲西周,那可就有太多事情可讲了,什么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之类的,这些都是历史课上讲的重点。和我们所说的主题相关的,主要是分封制。

我们说,宋国的开国国君微子,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商纣王的长兄。

这段历史是这样的,微子启的同母兄弟一共有三人,其中微子启是长兄,商纣王是老幺,中间还夹着一个兄弟。只不过三人的母亲在生前两个孩子的时候还是妾,后来成为了妻才生下了最后一个儿子。

本来要立微子启为太子的,但是有臣子说,有妻的儿子在,就轮不到妾的儿子来当太子,说白了就是,得从兄弟三人的母亲成为妻开始算谁是太子。

要说这命运可真是神奇,商纣王降生的时机不可谓不巧妙。就这样微子启没能成为太子。

后来纣王暴虐,武王伐纣,微子启便带着商王室的宗庙礼器来到武王军营前肉袒请罪,表示投降。周武王释放了他,恢复了他原有的爵位,以示宽厚为怀。就这样,微子启得到机会成为宋国的开国君主。

刚才说到分封制。

我们知道西周实行分封制,大肆分封诸侯王。在开始的时候国家的统治的确非常好,也可以说是海清河晏。但后来周天子的势力逐渐衰落,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便各自为政,也就是我们说的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王都想成就一番宏图霸业,这段历史争斗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宋国的第20位君主宋襄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我们现在要说的宋襄公就是宋国的第20位国君。

宋襄公在春秋战国群雄逐鹿的争斗中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但是我们还必须知道,关于春秋五霸到底是哪几位是存在争议的,不同的记载里对于春秋五霸的定义也不同。我们现在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其实也只是众多说法中的一种而已。

宋襄公在历史上以“仁义”著名。证明宋襄公仁义的事件有很多。

比如说在宋襄公上一代的君主选继承人的时候,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说,应该是宋襄公成为国君,但是宋襄公不干,宋襄公想把国君的位子让给自己的庶兄。

到手的国君之位都要拱手让人,这个事迹被后人称为“让国之美”。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例。比如说,宋襄公与别人约好见面时不带兵马就不带兵马;打仗时敌军要先渡河,他一定要等对方渡河后列好阵再出手。

事实证明,仁义没能让他在争霸中拥有一席之地。

至于宋襄公为什么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原因可能有二。

首先第一点就是讲过的,宋襄公十分仁义,虽然这种仁义在部分人看来可能是愚蠢,但也有人支持宋襄公的做法。

第二点就是,当初齐桓公身死前曾委托宋襄公照顾齐国太子昭,也就是后来的齐孝公。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诸子争王,齐桓公死后甚至很久无人收尸。

齐国太子昭逃往宋国求救,宋襄公便设法与齐人里应外合,拥立太子昭为王,昭史称“齐孝公”。至此,宋襄公也算声名鹊起。这可能就是宋襄公位列五霸的原因之二。

之前有一句话,历史永远比小说更精彩。有的时候我们抱怨一些小说的剧情不够吸引人、不够精彩,倒不如去看看历史。越深入地了解历史可能就越会发现,那些历史中的人物和曾经发生过的事件简直可以说是精妙到了极点。

只不过可能因为某些历史太过于悠久,又有无数神话传说流出,后人已经到了会怀疑历史真实性的地步。

曾经有人认为,对于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清历史与神话的区别。因为只有这样,史学家传递给普通人的历史观点与事件才是正确的,我们这些人才能够无限贴近历史的真相,而不是在边缘摸索打转。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70万年前的人都被发现了,为何4000年前的夏朝,始终无法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真实的历史,夏朝历史如何记录,夏朝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吗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历史传承十分清楚的国家,从最早的部落时期,到各个朝代,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即使是远古时期的夏朝和商朝,也通过各种记载渐渐明了。可是对于夏朝的存在,世界各国学者始终保持着质疑,我国也一直没有十分明显的证据去证明它,要知道170万年前古猿人都得到了证实,为何距

  • 如果驻扎上庸不是刘封和孟达,而是张飞的话,会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封孟达不救关羽吗,孟达在上庸有多少兵力,刘封和谁镇守上庸新城

    但此时,刘备的部下关羽却发起了襄樊之战,但最终关羽及其儿子关平在这场战役中被杀害。那当时驻扎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为什么不去支援关羽呢?如果是跟关羽同为五虎将的张飞驻扎在上庸,张飞赶去支援关羽的话,这场战役的最终结局就会不一样?刘封和孟达不去救关羽并非是跟关羽有过节,而是当时的情况确实是无力相救,刘封和

  • 三国演义中单挑从无败绩的八大猛将,关羽张飞落榜,第一无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张飞谁厉害,三国中关羽和张飞谁强,三国正史关羽张飞实力评价

    一说起三国猛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关羽张飞,但遗憾的是,在单挑从无败绩的三国猛将中,关羽张飞并未能入榜,因为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败绩!关羽曾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其傲人的武力令天下动容,但遗憾的是,关羽的巅峰来的很猛,但去的也非常快!自从进入荆州,关羽在单挑方面的战绩就越来越不行了。攻打长沙城

  • 曹操死后,他5岁的小儿子为啥牵着曹丕的手喊爹?真相让人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的大儿子是曹丕害死吗,曹操和曹丕有关系吗,曹操在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

    在历史的洪流中,有数不清的英雄屹立在每一个时代大潮之上,在奋斗与苦干中彰显英雄本色,尽显豪情气魄。人们关注他们在历史中成长的轨迹,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将之书写成历史,以求能够为后人做事时提供一些参考,不要重复前人的错误。在时代变化中,他们的故事像一盏黑夜里的灯,一直为后人照亮前方的路。但并不是所

  • 三国家底最雄厚的武将,连曹操都自愧弗如,因拒绝曹丕借钱被贬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最厉害的六个武将,曹操曹丕曹睿谁厉害,三国最有气势的将领

    ▲“陶朱公”范蠡雕像纵观历史,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一些经商高手,比如辅佐勾践灭掉吴国的范蠡,退隐江湖后专心经商,成了富甲一方的陶朱公,至今都被商人视作祖师爷供奉。战国后期商人吕不韦笃信“奇货可居”,通过经商投资成为权倾天下的秦国丞相。三国时期,擅长理财的文臣武将自然也不少,刘备的大舅哥糜竺是天下有名的富

  • 十大令人惋惜的天才,每一位都英年早逝,霍去病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个人简历,学者评价霍去病

    华夏文明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更是出现了很多天才。这些天才对当时的影响意义非同小可。可是天妒英才,每一位天才几乎都是英年早逝,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天才,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历史发展肯定是受到了影响的。霍去病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历史人物了,霍去病在西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霍去病出身低微,能

  • 韩信能屈能伸忍受胯下之辱,那个欺他的恶少年结局如何?真不敢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能屈能伸忍辱负重,韩信如何处理胯下之辱,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名后报复了吗

    因其用兵神武,被后人尊称为“兵仙”。但韩信在没成名之前曾经忍受过胯下之辱,那么在他被封王赐地之后,那个欺负他的恶少年是什么结局呢?韩信年轻的时候经历也是颇为坎坷的,刚开始投奔项羽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重用,只是让他做一个小小的“御前侍卫”,也就是给项羽站岗的。以心高气傲的韩信自然不愿意做这样的小事,便又转

  • 他足智多谋,深受曹操重用,曹操送给他一空盒子,为何他却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每一个帝王人物的身边都有一个智慧超群的人,又被人们称为谋士,而曹操身边的这位重要谋士便是荀彧。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此人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来,他觉得官场过于黑暗,于是便选择了弃官归乡,带领宗族躲避战乱。后来,荀彧加入了袁绍的阵营之中,在袁绍战败后,他又投

  • 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一波三折”——“淮南三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氏与曹魏关系,曹魏被司马氏篡国原因,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评价

    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政治倾轧。司马懿先是示敌以弱,然后趁曹爽陪同拜谒高平陵时发动兵变,消灭曹爽,司马氏逐步掌握曹魏的政权。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司马氏还是要面临一些波折和挑战,比如小编下面要说的“淮南三叛”。什么是“淮南三叛”?“淮南三叛”就是在淮南地区三次对抗司马氏掌权而发起的兵变,又称为“寿春三叛”

  • 俗称卧龙称号的诸葛亮也看错了人,因马谡的自大葬送了战争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谡和诸葛亮,马谡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诸葛亮可以不杀马谡吗

    诸葛亮刘备看透了马谡这个人,后来就有了悲惨的挥泪斩马谡的历史典故。那么马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小编给各位大概介绍一下。马谡是襄阳宜城的人,他的出身优越,从小就是在富贵人家中长大的,而且他饱读诗书,才学非常深厚,他还有五个和他一起长大的兄弟,每个人都很优秀。马谡从小就被周围人看好,大家都称赞他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