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突然暴毙的原因是什么,雍正真的是被吕四娘杀的吗?

雍正突然暴毙的原因是什么,雍正真的是被吕四娘杀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70 更新时间:2024/2/22 0:06:31

雍正可以说是我国最为勤政的皇帝之一,也正是因为他的勤勉才有效处理了康熙晚年留下的烂摊子,延续了康熙年间的繁荣景象,为乾隆年间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康乾盛世”雍正功不可没。但是因为雍正在位期间杀戮太重,对自己的兄弟们、功臣等都毫不手软,大兴文字狱,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等,因此其在民间和野史中其口碑并不好,而关于其暴毙的原因更是众说纷坛。

围绕雍正的突然死亡流言四起,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说雍正是被吕留良之女吕四娘刺杀,而且头颅被割,身首异处。从这个传闻中就可见雍正在民间有多遭恨,不过这毕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无论吕四娘身手有多了不起,要想潜入保卫森严的皇宫大内行刺雍正皇帝还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吕家因为“文字狱”而满门抄斩,吕四娘要想幸免也实在是不太可能。那么,为什么雍正从生病到死亡没有超过72小时呢?是什么病如此突然?

根据正史记载,雍正的死亡非常突然,第一天的时候“仍照常办事”很明显并非什么大病,第二天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三天病危,当晚即死亡,可以说是暴毙,但是正史中的记载相当简单并未说明什么病等,从而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也导致了很多传说。不过联系当时的史料以及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大概也可以推断出雍正的真正死因。

根据张廷玉的私人记录,说雍正死亡时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也就是说雍正死亡时样子是很恐怖的。“七窍流血”是明显中毒而亡的死状,而且张廷玉作为雍正的四大宠臣之一,其应该是亲眼所见,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所以可以断定雍正并非普通的病死而是突然中毒而亡,那么是谁给雍正下的毒呢?

要揭开这个谜,就不得不说雍正和道教养生、丹药的关系了。大家都知道雍正是中国第一勤勉的皇帝,可想而知,雍正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相当过硬的皇帝,但是也许正因为其十分渴望保持自己的年富力强,所以从一开始就十分迷恋道教丹药,并十分肯定丹药的功效,这从其赐药给自己的宠臣田文镜、鄂尔泰的批语中有也可以看出。

雍正对丹药的迷恋从其还为登上皇位就开始,而且还写过一首《烧丹》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雍正登上皇位后,更是开始邀请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在圆明园炼制丹药。这从清宫《活计档》中也可以寻见踪迹,《活计档》是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从里面也可以从侧面了解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

后来的专家从《活计档》中发现,从雍正八年到十三年的5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原材料,其中煤炭234吨,还有大量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而大家都知道矿银、铅等重金属都是对人体有害的,而且过量的话会让人中毒而死,雍正长年累月服用还有大量水银、铅的丹药,自然会量变引起质变,最后终于导致了雍正的暴卒。

说雍正中毒而亡的另一个有力证据就是乾隆登基后,在雍正去世的第三天就下了一道上谕,将之前为雍正炼丹的张太虚、王定乾等道士驱逐出了皇宫,而且说这些道士雍正根本就不重视,只不过是把他们看着倡优取乐而已。但是是真的如此吗?

雍正是一个勤勉的皇帝根本不可能养着这些道士仅仅是为了取乐,而对乾隆皇帝来说,更是如此,既然这些人都无足挂齿为什么不先把雍正的后事、新君的即位典礼,前线的军务和日常的政务等大事、要事先处理一下呢?事实上,就连饬令将士办理肃州和苗疆军务的圣旨,乾隆都是在遣散了道士之后的第二天才发出的。

从乾隆如此急迫遣散道士的行为可以看出,其实当时的皇家也是怀疑雍正皇帝是因为吃了道士的丹药而中毒身亡的。在乾隆的谕旨中,为了皇家的颜面还刻意提到,雍正皇帝根本就不听这些道士的,也没吃道士的丹药,同时还警告这些道士以后不要乱说话,否则就地正法。

乾隆的这道圣旨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也就变相证明了雍正是因为丹药而亡的事实。至于说乾隆为什么不杀这些道士,则很可能是一方面在国葬期间不能杀戮,另一方面则是如果杀了道士那就更坐实了雍正迷恋丹药而死的事实。通过以上分析,雍正突然暴毙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常年乱服道士的丹药而导致的,可惜一代帝王终究也没有看清人的生命规律。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韦昌辉残杀杨秀清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太平天国,韦昌辉,杨秀清

    天京事变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北王韦昌辉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残杀了东王杨秀清及东王府部属2万多人,血洗南京城。此后又有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被杀,以及翼王石达开出走,和太平天国主力分道扬镳等事件。这一系列的事件,不仅仅让太平天国的军队实力大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太平天国整个神权体系坍塌,政权制度混乱

  • 如果不是天京事变的发生,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了天京事变,由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那么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天京事变导致的吗?太平天国一共存在了14年,在天京事变之后还延续了8年,如果说是因为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的覆灭显然有些牵强。太平天国在鼎盛时期一年多就有几十万人加入,并非是拜上帝教有多大的魅力,洪秀全有多高的威望

  • 慈禧有没有做过利国利民的事情,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慈禧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出生于1835 年。1852 年,时年十七岁的慈禧以秀女入宫,并被册封为兰贵人,之后被晋升为懿贵妃。1856 年,懿贵妃为咸丰帝生下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在咸丰帝在热河驾崩之后,母以子贵的懿贵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清帝国的正宫皇太后,上徽号“慈禧&rdq

  • 清朝嫔妃为什么流行戴甲套?甲套有哪些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妃子

    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早早就发现了剧中的嫔妃手上都会佩戴几个指甲套。可能以现代人的审美来看,当年的指甲套算不上美观,但对于那些嫔妃来说指甲套是必不可少的配饰。当然除了是装饰以外,指甲套还有一些其他含义,例如品级不同佩戴的指甲套也会不同。汉族和满足在饰品上其实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清朝早期,汉人的地位

  • 吴三桂背叛明朝又背叛清朝,结局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吴三桂

    都知道这吴三桂是明朝的叛徒,曾经一怒为红颜,不过是不是真的为红颜,这个说法其实还有待可究,但是他无疑是在清兵入关之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后来本该是罪臣的吴三桂却因为大清的尴尬局面成为了大清不得不中用的重臣了,他被派至云南镇守边疆,与尚可喜和耿继茂三人形成了三藩,势力日渐增长,欲望和野心也在慢慢地滋长

  • 刘备执意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也不随军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夷陵之战是蜀国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蜀汉方面损失了数万精锐军队,连带着一大批优秀的蜀汉军事将领都纷纷阵亡,从此导致蜀汉一蹶不振,人才凋零。而令人不解的是,刘备一意孤行决定发动夷陵之战时,蜀汉朝廷的文臣武将纷纷表示反对,可资历最高的诸葛亮却沉默不语。他虽然内心反对,但是不仅没有劝阻,更没

  • 杨修身为曹操身边的谋士,曹操杀杨修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东汉,杨修,曹操

    熟悉曹魏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个很喜欢人才的君主。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杀人如麻的人。在他手上,不仅杀了许多敌对势力的人,连带着自己这边的谋士也都杀掉了。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杨修之死。众所周知,杨修是非常有才华的,下笔即可成文,连曹操都公开说过自己不如杨修才思敏捷。另外,杨修并且出身很好,也比曹操强

  • 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他在位期间都干了什么奇葩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西汉,刘贺

    中国古代出名的武将实在太多,历朝历代都有数不清的名将。不过,若是提起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少年将军,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霍去病。直到如今,霍去病仍是许多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将领。不仅是在战场上,霍去病的品格也非常优秀。比如对待抛弃自己的父亲,霍去病仍旧非常尊敬,他甚至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宫中,并推荐他入

  • 秦始皇如果晚死十年会怎么样?汉武帝的评价将会大大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秦始皇

    封建王朝在中国古代盛行千年,真正算起是从秦朝开始的,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实现了天下大一统,定下了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此后历朝历代沿用,他是数百位皇帝中首屈一指的千古帝王,虽然后世许多人认为他称帝后成为了暴君,但细看他所创下的丰功伟绩,就会认为是瑕不掩瑜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发展,这说明变法中

  • 刘备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直接说是刘邦后代不是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几乎是“草根反击”。至于曹操,出身官宦之家,曹操之父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曾供奉四位皇帝。至于孙权,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留下了一批文成将军和江东六县。当然,对于刘备来说,虽然他出生时家境不断衰败,但他说,继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就是汉朝皇室的后裔。所以,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