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曾是一代英明之主,晚年生活为何那么悲惨

李隆基曾是一代英明之主,晚年生活为何那么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4/1/21 11:32:03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明皇,发动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后,接受李旦的禅位,成为了一代帝王。在早期唐玄宗那是没什么说的,励精图治,使大唐国力达到巅峰,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在他执政的中后期,他开始安逸享乐,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都城长安被攻破了,他也带人逃了出来,可没有想到在半路上他竟然把皇位都给丢了,稀里糊涂的做了太上皇。虽然后来被接回了长安,但是日子过得显然不如以前了。

一代英明之主,是如何把皇位搞丢,晚年过得如此悲催?

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也早已没有了之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他甚至不做调查,就掉进了别人的圈套里面,一天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还有一个是太子。

他先后宠爱过多个妃子,无论是惠妃还是后来的杨贵妃,可以说对唐玄宗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在用人方面,正直的宰相下台,取而代之的是李林甫杨国忠之辈。先不说皇帝表现如何,但凡是奸臣当道,对朝政的威胁这是毋庸置疑的。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祸乱已经近在眼前。

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兵力空虚之际,发动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之所以能够顺利造反,和唐玄宗对其盲目的信任也是有关系的。可见,失去了进取心的唐玄宗同样失去了起码的警惕。

结果天下大乱,唐玄宗只能被迫离开自己的温柔乡,走上了逃亡的道路。可是在半道上,他的爱妃杨贵妃被人除掉了,他们也顾不上皇帝知道不知道了,国家搞成这样,实在是让人愤怒难平。

此后,唐玄宗和太子分道扬镳,他继续逃往了成都。太子李亨则逃到了朔方,还登基为帝了。就这样,唐朝出现了尴尬的一幕,两个皇帝并存,唐玄宗这个时候还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呢。

唐玄宗一路西逃,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而太子北上御敌却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在朔方余部与河西陇右余部的强烈支持下,李亨登基为帝。

当然了,李亨也希望这么做,如果都在长安,他是万万不可能的。可这个时候李隆基什么也顾不上了,一味地逃跑,让他失了民心。当然了,这中间不排除很多人希望自己有拥立之功,毕竟这样的功劳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唐玄宗李隆基后来被接了回来,但几乎被软禁了,他就和当年的开国皇帝李渊一样,做事谨慎,生怕惹得儿子皇帝不高兴被除掉了,可以说日子过得相当憋屈,但这有怨谁呢?

标签: 唐朝唐玄宗

更多文章

  • 桓温作为东晋的权臣,桓温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朝,东晋,桓温

    桓温, 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是东汉大儒桓荣之后,出生宦官世家的桓温,不仅俊美,还是文武双全之人,于是晋明帝就招为驸马,桓温作为驸马,带兵打仗,先后灭掉成汉,有多次北伐,慢慢的,桓温开始掌握朝中大权。随着第三次北伐失败后,桓温的声望大减,原本回朝接受九锡的愿望落空。于是便有了效仿霍光,废黜

  • 阴险狡诈的李林甫,为什么能独掌大权十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林甫

    盛唐是一个让人神往的时代,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外交上,都是封建时代的巅峰时期。这一切都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的励精图治密不可分。开元之初,李隆基重用姚崇、宋璟、张说等宰相,使大唐一步步坚定地走向了盛世。期间涌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比如张九龄、贺知章、王维、李白等等,他们或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或在文

  • 唐玄宗李隆基决意处死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唐玄宗,上官婉儿

    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明皇李隆基一生功过相伴。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将大唐盛世推至顶点;后半生沉迷爱情,为大唐由盛转衰埋下祸根。上官婉儿亦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少有的女政治家,引领唐诗风潮。可身为臣子,毫无忠诚可言,非但几次三番易主求荣,还惑乱宫闱 。尽管如此,我

  • 郭子仪手握大权功高盖主,皇帝为何从不猜忌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郭子仪

    在古代历史中,有很多英雄人物对朝廷立下了很多功劳,有些是开国的大臣,也有些是保护皇上立下的功劳,但是这些人的下场一般都不是特别好,有些还可能最后被皇帝抄家灭族了,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位大臣,不仅权力很大,就连皇帝也是对他非常放心,就连晚年时期,此人将家里打造成了公共场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就是大名

  • 裴炎是唐高宗顾命大臣,为何会被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裴炎

    裴炎是唐高宗顾命大臣,受遗诏任中书令,也就是宰相。裴炎是坚定的李唐拥簇者,他曾计划废帝反武。当时虽然唐睿宗是皇帝,但朝政大权都在武则天手中,裴炎打算趁武则天去龙门发动武力劫持,让她还政唐睿宗,但后来武则天取消了出游的计划,裴炎只能作罢。裴炎多次反对武则天,导致武则天对他动了杀心,最后裴炎因为两个字被

  • 李渊身为开国皇帝,为何甘愿让位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渊

    盛唐风华,但也有着浓重的血腥气;最著名的莫过于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让中国出了一个千古明君,也让盛唐四海来朝,但是对于处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却是一件很扎心的事情 ,由其是对于李氏皇族,对于开国之君李渊来说,这是一场人伦惨变。不过作为开国帝王,魄力是有的,但他竟然没有反抗而是顺势立了世民为太子,最

  • 李渊为何没能没能阻止玄武门之变的爆发,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渊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从而发起了玄武门之变。最终

  • 李显已经被确立为太子,为何还要与朝臣们发动神龙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显

    公元705年,女帝武则天体弱多病,在迎仙宫卧床养病。在其身侧伺候的是武则天晚年颇为宠幸的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当时把控武周政权的中枢的三人同处一处,这就给了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等人机会。大臣们联合禁军统领李多祚,宣称二张妄图谋反,树立起大义名义发动政变,率领五百余禁军兵甲冲进宫中。就这

  •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为何要给张九龄扫墓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唐玄宗,张九龄

    张九龄少即有才,二十岁即考中进士,在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所以,这个成绩是很罕见的。张九龄初为校书郎,迁左拾遗,又迁员外郎。当时,宰相张说十分看中他,升他为中书舍人。可以说,在仕途上,张说绝对是张九龄的贵人,张九龄对张说自是尊敬,但对张说的一些作法,张九龄是有意见

  • 杨广做了不少贡献,为何历史评价却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隋炀帝

    虽然隋炀帝的历史评价不高,定性是有名的昏君暴君,所以今天我想来说一说隋炀帝杨广的另一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说起隋炀帝杨广失败的直接原因,可能很多人会马上想到修隋朝大运河、三征高句丽之类昏招导致民怨四起,酿成农民起义,天下大乱云云。不过呢,如果换个角度,先理清隋炀帝登基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