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中,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如今全被推翻

《史记》中,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如今全被推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93 更新时间:2024/1/17 2:57:58

修史不是寻找绝对真相,既然沾上了一个“修”字,就必然有所取舍,尤其儒家修史,钟爱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不符合他们观点的爱国者都可能是坏人,符合他们观点卖国者却可能是好人。而司马迁又说得很清楚,他是成“一家之言”,以他的三观取舍内容。

因此,司马迁查阅资料,访问当事之人,记录民间传闻等,然后根据自己的三观选择内容、评价历史,于是就难免会制造一些“冤假错案”。问题在于,有些“冤假错案”司马迁无法辨别,有些他却可以辨别,在秦始皇的“冤假错案”中,有两件事是他可以辨别却没有辨别,只能说他有意抹黑了秦始皇!

秦始皇生父之谜

关于秦始皇的父亲,司马迁认为是吕不韦,而不是秦庄襄王,这就从根子上否定了秦始皇。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没有直接说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只是秦异人“悦而取之(赵姬),生始皇”。

《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赵姬与吕不韦同居怀孕后,秦异人向吕不韦索要赵姬,最终吕不韦将赵姬送给秦异人,后来生下秦始皇。

问题在于:吕不韦知道赵姬怀孕时,说明赵姬已经怀孕至少1个月了,古人早已知道“十月分娩”,因此秦异人与赵姬在一起后,不到9个月生下秦始皇,秦异人不怀疑吗?秦国上下了解情况后不会怀疑吗?而且,如果吕不韦是秦始皇之父,那么两人相貌上往往有所相似,再结合不到9个月的分娩,其他人没有一点疑心?

除此之外,司马迁用的是“至大期时,生子政”,而所谓“大期”,有“妇女足月分娩的日期”、“死期”、“共同的意愿”、“十二月”四个意思,司马迁笔下的“大期”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足月分娩的日期”,那就该是10个月,司马迁的意思应该是赵姬整个孕期10个月,但这会出现上述疑问;如果是“十二个月”,那就违背了科学,因为现代医学早已表明,正常的孕期通常38—42周,即10个月左右,再多基本就是问题婴儿。

因此,无论怎么看,司马迁说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都没有依据,但他偏偏这么一本正经地记载了!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说“名不正言不顺”,秦始皇如果是吕不韦之子,那就意味着他不是“正统的秦国帝王”,这就从根子上否定了秦始皇。

秦始皇羞辱舜妻

帝舜是上古名人,传说他的妻子是娥皇女英,帝的两个女儿,被湘江边上的湘山祠堂祭祀着。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游,计划从湖南范围咸阳,路过湘江时遭遇一场大风,几次都没能过江,得知湘山祠祭祀的是娥皇女英,于是下了一条“变态”的命令,让人将湘山上的树木全部砍光,将湘山涂成赭色(囚犯衣服颜色),以示将娥皇女英贬为犯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做出如此无聊且变态的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本世纪初,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购买了一批秦简,被史学界称之为“岳麓书院秦简”,显示司马迁的记载纯属子虚乌有。

《岳麓书院藏秦简(伍)》:秦始皇登临湘山,说“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大臣建议将之像咸阳皇家园林一样管理,并将骆翠山以南封起来。通篇所说的内容,完全与司马迁的记载相反。

其实,早在周代时,中国人就有环保意识,到了秦朝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环保法,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是秦朝的《田律》,保护的对象包括树木、植被、水道、鸟兽、鱼鳖等,当时政府是不让轻易砍树的。因此,从秦朝律法角度来说,秦始皇不太可能知法犯法,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明显不符合常理。

总之,无论司马迁这段记载的来源何在,或是民间传闻,或是前人记载,都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秦始皇“羞辱舜妻”的事迹过于离奇,不太可信,只要谨慎考证基本都可以发现真相,但司马迁却武断的将之载入史册!

其实,司马迁对秦始皇评价一直不高,《秦始皇本纪》中有云:“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说到底,司马迁眼里的秦始皇是一个暴君!

基于这样的认识,于是司马迁在“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时,获悉上述两件事后,就没有做基本辨别,就堂而皇之地将之载入史册。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司马迁眼里的秦始皇是一个圣君,上述这两件事大概率不会出现,之所以这么说不妨看一看他对周文王、周武王的描述,通篇都是溢美之词。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阅读《史记》时也需要加以辨别,不能迷信于司马迁的权威。

参考资料:《史记》等

更多文章

  • 曹操给荀彧送去一空盒子,荀彧打开后,为何立即服毒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身边的贤才很多,其中一部分都是荀彧为他带来的,荀彧虽然跟随着曹操,但是心里一直是忠于汉室的,他心里只能接受曹操是为了兴复汉室而努力,可是曹操却与他的想法不同,心里一直有着称帝的野心,不过一生没有踏出那一步而已。曹操在称魏王时,布置的和天子即将称帝的待遇一样,野心什么人都能看出,但是荀彧却无法接受

  • 陆逊为东吴鞠躬尽瘁,为何晚年会郁郁而终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吴何人力挺陆逊,东吴陆逊晚年生活,陆逊在东吴的贡献

    三国之中吴、蜀较弱,两国相争势必让曹魏得利。孙权防御蜀汉不成问题,但他担心吴、蜀两败俱伤,他马上就写信给刘备求和。刘备已经迷失了心智没有答应孙权的请求,最终落得夷陵惨败,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他也因此一战成名。陆逊能够当上东吴大都督号令三军,除了他有过人的才华之外,还因他的身份。陆家是江东大族,自秦始

  • 赵云为何不受诸葛亮刘备重用?刘备四字说明原因,世人感叹太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为什么一语点破赵云不受重用,刘备临死前为啥要说赵云不可重用,赵云为何不受重用刘备不宠幸他吗

    其实刘备在请出诸葛亮之前,他已经他已经桃园三结义,身边已经有了左膀右臂张飞关羽了,后来又有了“五虎将”的保驾护航,所以后来这些人帮助刘备打下了江山,造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是很受刘备的喜欢的,作为他身边最大的红人,诸葛亮的看人眼光一直不错,但是作为吧“五虎将”中的赵云似乎就不被诸葛亮重视了,他从

  • 贾诩和诸葛亮都瞧不起刘表,该成语道破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贾诩和诸葛亮,刘表贾诩,贾诩和诸葛亮谁最聪明

    初表谓嵩曰:“今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曹公拥天子都许,君为我观其衅。”嵩对曰:“圣达节,次守节。嵩,守节者也。夫事君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以嵩观之,曹公至明,必济天下。将军能上顺天子,下归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国实受其佑,使嵩可也;设计未定,嵩使京师,

  • 汉武帝后期的大将李广利真的是凭借裙带关系上位的废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广利个人简介,汉武帝为什么着急杀李广利,汉武帝对付李广利

    从汉武帝晚年以来,人们将李广利视为靠妹妹李夫人的裙带关系上位的军事废物,,重用李广利也被认为汉武帝晚年昏庸的重要表现之一。那么李广利真的是凭借裙带关系上位的废物吗?李广利开始带兵打仗的时候,他的妹妹李夫人已经去世多年了。而且在李夫人去世后不久,李广利的兄弟李延年、李季便以为犯罪而被汉武帝灭族,李广利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攻击?原来还有这么一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借箭为什么曹操不放火箭,诸葛亮借箭后曹操会说什么,草船借箭诸葛亮全段

    在中国四大名著当中,如果要评定受众最广的,有人会认为是《西游记》,但是在我看来《三国演义》才是受众最广的。即使每年都会在电视上重复看到《西游记》,但对于老百姓而言《西游记》也就只能说出和三打白骨精,还有什么大闹天宫几个寥寥可数的故事而已,但是谈到《三国演义》那情况就不同了。各种三国小故事都让人倒背如

  • 诸葛亮出师表中唯一称赞武将,夷陵之战全军而退,却惨死蛮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就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扬了不少文臣,而武将只提了向宠一人。向宠为何会受到诸葛亮的大力称赞呢?向宠是蜀国重臣向朗的弟弟,向宠治军严明,在蜀国惨败东吴的夷陵之战,蜀国精锐尽毁,唯独向宠所率领的部队全身而退,连刘备也给予了他高度评价,在诸葛亮北伐时,向宠也越发的受到重用。公元2

  • 诸葛亮为何喜穿八卦衣、手摇鹅毛扇?原来和两个女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的八卦衣和鹅毛扇,诸葛亮的八卦衣,诸葛亮的鹅毛扇背后的故事

    不仅仅是电视剧中,我们在各种戏剧、图画中,看到的诸葛亮一般也是这种装扮,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诸葛亮的这套装扮和两个女人有关,一个是和他的师母有关,另一个则和他的妻子黄月英有关。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的师母所赐,诸葛亮在少年时代,从师于水境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不但受到司马徽的赏识,就连

  • 王翦和白起是不是一个层次的将领,韩信认为王翦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翦和白起是同一时期的吗,白起和王翦哪位功劳最大,王翦跟韩信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吗

    ???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神话,一生经历大小七十多场战役,无一败绩,无论什么样的战争局面,只要求秦军的主帅是白起,那么秦军一定会取得胜利,在那个时代这是公认的事实,而且白起开创了新的战争局面,他是歼灭张的创世人,也是将这种风格发扬光大的主要人物,后代的效仿让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越来越大,白起作战的思路就

  • 江东朱然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曹魏三大名将,半年都奈何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东吴朱然水平,朱桓朱然,朱然墓有朱然骨骸吗

    这样的战绩,实在令人惊讶,要知道,当时他所在的江陵城中,仅有五千人,不仅因为没有援兵,人心惶惶,并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困境,还爆发了瘟疫,就连江陵令,都萌生了开城投降的想法,并差点付诸了实施。而且,不管是曹真,还是张郃,都不是等闲之罪——曹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大败赵云,并两度料诸葛亮先机;张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