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传:宋江用70多个好汉性命换来的楚州安抚使,相当于如今何职

水浒传:宋江用70多个好汉性命换来的楚州安抚使,相当于如今何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29 更新时间:2024/3/11 5:58:27

征讨方腊结束之后,朝廷也没有吝啬,封赏了宋江一个楚州安抚使的职位,宋江一时间也是风光无限。但是这个职位真的值得牺牲七十多位兄弟而得来嘛,楚州安抚使放在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官职,值得宋江感激涕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

安抚使之职

首先来看一下安抚使之职。安抚使是地方官名,最早出现在隋朝,最初的权力也是非常高的,隋代以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的兼职,隋代的杨素就曾担任过此职。到了唐代的时候,安抚使依旧较为常见,但是却没有实权,主要是某地发生灾荒之后,皇帝派遣官员前去安抚稳定人心的。而宋代时期,安抚使才开始大量的出现。

宋真宗时期有十五个军州设立了安抚经略使,但是仅仅有陕西、河北、两广等地会长期设立安抚使,其余各地大都是出现灾荒或者用兵之时设立安抚使,一旦事毕,便会取消安抚使一职。宋朝初期,安抚使的作用其实就是对受到了灾荒等危害的地区进行安抚,最终演化成负责各地军务治安的长官,但是大都是由当地的知州、知府兼任。但是各地的安抚使地位也是各不相同,例如提到的陕西等地的被称为经略安抚使,因为长期设立,地位较高;而其他各地临时设立的则称之为安抚使司,地位较低。

因而综上所述,我们再来看宋江的楚州安抚使,甚至包括卢俊义的庐州安抚使,都是一些临时的职位罢了。不论是楚州还是庐州在宋代都不会长期设立安抚使,再者能够担任安抚使一职的最低也得知府,乃是四品官,甚至重要之地的安抚使需要二品官才能担任。而卢俊义的武功大夫、宋江的武德大夫,在徽宗时期订立的武官官阶五十三之中,一个位于第二十七,一个是二十八。不过是介于六七品之间的官阶。这样的官阶是远远无法达到担任安抚使的资格的。

因而通过这里分析,我们就能够看到宋江等人的安抚使之职其实都是临时性地罢了,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安抚宋江等人罢了。而至于六七品的武德大夫、武功大夫可以说在重文轻武的宋代,丝毫不入流,甚至比不上九品县令。为何朝廷能够如此明目张胆地糊弄曾经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梁山势力的落寞。

征讨方腊——元气大伤

朝廷之所以有底气这样糊弄宋江等人,就是因为此时的梁山部将所剩无几。梁山在鼎盛时期连朝廷也要避让三分,也正是因为无法剿灭,最终不得不采取招安的方式将梁山众多的绿林好汉好汉变为有编制的朝廷军队。随着宋江带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之后,朝廷便开始打着让梁山建功立业的幌子,让梁山多次出征。先是北上破辽,随后又是奉命平定了河北田虎的起义,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淮西征讨王庆。

这几次的征战虽然也是有所损伤,但是梁山的主要将领并未受伤,因而梁山的主要框架还在,真正让梁山元气大伤的还是征讨方腊之战。征讨方腊之战,梁山先后损伤五十九员战将,我们熟悉的浪里白条张顺就在其中。但是大部分其实也都不是梁山的中坚力量,中坚力量的流失还是在征讨方腊胜利之后,班师回朝之中大部分梁山好汉的出走。

杨志病故、鲁智深坐化、林冲病故、燕青离去等,最终回到京城的不过二十七人。随着大部分中坚力量的流失,梁山的实力也是打折扣,自然也没有和朝廷掰手腕的能力。而且最初从梁山出来跟随宋江等人的士兵,也是所剩无几,根本无法和朝廷抗衡。

而朝廷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在对宋江等人封赏之时也是随意拿捏,根本就不在乎宋江等人的看法。宋江卢俊义等人也明白自己此时的处境,因而对于封赏即便不满意,也只能够照单全收。

近乎虚职的安抚使

上文已经提到了,安抚使一职除了个别地方,大部分地区的安抚使都是虚职,因此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此时宋江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安抚使一旦撤销,其品级也不过仅仅是六七品而已。这个品级放到军队之中也不过是一个校尉罢了,还是末流的校尉,权力较小。即便是放到地方之上,也是无法和当地的知府等平起平坐的。地方安抚使一职最低都要四品官职的官员担任,宋江能够担任,完全是因为封赏所致,因而一旦撤销,便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宋代的安抚使在设立之时大致和知府相当,放到今日的话其实就是一地市长。但是宋江的安抚使还不等同于正儿巴经的地方知府,他的安抚使是临时的,也就是说其不过是一个地方临时市长,随着职位的撤销,其本身的职位不过是高于县长、低于市长的一个位置。加上其乃是武官,其实大致相当于今日一市的公安局局长。因此我们说宋江用梁山众多兄弟的姓名到头来也不过换了一个地方公安局局长的职位,可谓是令人唏嘘。

安抚使一职看似风光,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虚职,毫无作用。因而等到之后蔡京等人送来毒酒之时,曾经风光无限的梁山第一把交椅的及时雨宋江,竟然没有丝毫的反抗之意,甚至叫来了李逵,一同赴死,如此可悲。李逵宋江死后,吴用和花荣也在坟前自缢而亡,梁山曾经的波澜壮阔所剩无几。

总结:时至今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论宋江最终得到怎样的封赏,都是不值得的,因为那是踩在无数兄弟的鲜血与尸体之上得来的。伴随着替天行道大旗的跌倒,也就意味着往日的梁山不复存在了,逐渐成为了朝廷的走狗。随着四处的征战,朝廷借刀杀人最终削弱了梁山,也平定了四方叛乱。最终赏给了宋江一个安抚使,不过是无人所要的残羹冷炙罢了。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何不见了,他们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创立锦衣卫为统治,无法控制终消减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锦衣卫官职开始出现,所属部门称为“拱卫司”,是明朝开创的独一无二的机构!锦衣卫的职责主要是帮助皇帝搜索情报且兼有逮捕审问的权利,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都在其逮捕审问缉拿的范围之内,包括皇亲国戚也包括朝廷大员!也因此成立了另一个机构“诏狱”。就

  •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四次差点儿被饿死,成吉思汗十大绝招,成吉思汗东征日本人

    -----《沁园春·雪》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上下5000文明史中,有两次是被外族入侵导致亡国,其一就是元朝时期,其二就是后金政权统治的清朝时期!因此在明朝《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说:““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意思是说中国人民自己的君

  • 年轻太后拉拢张居正,为权还是为色?张居正死后才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居正被抄家妻妾下场,慈圣太后与张居正,张居正死后他还留有势力么

    不过,张居正见了他得下跪,因为他是大明皇帝明穆宗。明穆宗36岁便去世了,10岁的儿子朱翊钧登基,这便是明朝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明神宗。朱载坖当时病危时也知道儿子太小,无法担任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便封了3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高拱、高仪与张居正。朱翊钧的生母李氏也“母凭子贵”,做了太后。可当时的李太后年仅

  • 清朝最特殊皇子,父亲、大哥、儿子、孙子都是皇帝,自己却是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醇亲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在道光年间没有参与皇位的争夺。由于他是皇子,而且没有参与夺位,所以咸丰继位后对他还算不错。咸丰继位后封他为郡王。不过他能力一般,远远不如自己的六哥恭亲王厉害。不过辛酉政变之后,奕譞开始转运了。当时慈禧看上了奕譞,理由很简单,奕譞的老婆是慈禧的妹妹,奕譞

  • 洪秀全为什么要在1861年两次修改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的历史背景,洪秀全为什么要做皇帝,洪秀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政权

    小佛觉得,要分析洪秀全改国号这个事,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其一需要从大环境出手,其二要了解洪秀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洪秀全第一次改国号的时候是对外颁布了诏书的,在诏书中,洪秀全直言:我改国号是要告诉大家“天上地下人间,天父上帝独尊”,自己改国号为“上帝天国”是要显示自己对天父的尊敬。其实根本没

  • 甲午海战失败谁之过?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埋下大清灭亡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甲午海战输给日本人的真正原因,慈禧太后如何看待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地图提起中日甲午海战,很多人无不咬牙切齿。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的确引起我们对于历史的深思。中日甲午海战发生在1894年到1895年,包括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海战三个阶段,前后历时不到一年时间,却让李鸿章一手建立,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战争的失败

  • 努尔哈赤灭了叶赫部,清朝也没有摆脱毁于叶赫那拉氏诅咒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与叶赫那拉氏之间的故事,叶赫那拉氏有多可怕,努尔哈赤死后谁统一了清朝

    叶赫那拉这个姓氏想必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在众多清宫戏中都会出现它的身影。正史当中记载,叶赫部前后共出过三位皇后:太祖孝慈高皇后、德宗孝定景皇后、咸丰帝孝钦显皇后(慈禧)。此外,叶赫部还出过两位皇妃:清圣祖惠妃和清高宗舒妃。叶赫部不仅盛产美女,还出过很多才子,像纳兰性德的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

  • 康熙下棋输给侍卫,10天之后侍卫尸体被人发现,康熙因此自责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和和尚打赌三年后如何,康熙两个最亲近的人死了,康熙和大臣斗法

    在康熙皇帝的一生当中,曾经面对过无数次挑战,但唯有一件事让他自责不已。康熙皇帝下棋输给了一个侍卫,却不想在10天之后看到了他的尸体。康熙皇帝因此自责不已,说出的8个字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年少登基理国事,手段强硬打江山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君王,他8岁登基,一共在位60

  • 杨秀清杖责过诸王,连洪秀全也不能幸免,为什么独独放过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秀清死后石达开一路败北,石达开与杨秀清哪个厉害,石达开杨秀清军事实力

    而杨秀清军事能力出众,他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却谋略过人,带军打仗一流。他多次挽救太平天国于危难之际。特别是1852年7月,杨秀清力排众议,反对回窜两广,强制推行“道州决策”,这才使太平天国一路势如破竹地打下了南京。然而,正是因为战功赫赫,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权高位重的杨秀清不

  • 康熙执政61年,“他”造反70余次,成清朝噩梦,康熙大怒:诛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一生的三个罪行,康熙三大罪行,康熙几岁真正执政

    但是他执政期间,却有一个心头大患存在,有一人曾在他执政期间造反高达70多次,一度成为康熙的噩梦,直到康熙将他全族诛杀,才得到片刻安静。康熙一世都极具英明作风,断然不会料到,会被一位叛乱之人烦到成为噩梦,可见成为帝王何等不易。稳定政权的康熙虽然清王朝的政权得来比较顺利,但是后续的统治过程却问题不断,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