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何不见了,他们去了哪里

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何不见了,他们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5 更新时间:2024/2/8 0:31:14

一、创立锦衣卫为统治,无法控制终消减

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锦衣卫官职开始出现,所属部门称为“拱卫司”,是明朝开创的独一无二的机构!锦衣卫的职责主要是帮助皇帝搜索情报且兼有逮捕审问的权利,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都在其逮捕审问缉拿的范围之内,包括皇亲国戚也包括朝廷大员!也因此成立了另一个机构“诏狱”。就是专门关押锦衣卫逮捕的人的地方。

对于小角色他们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处置的官员最低也是士大夫级别的,且只对皇帝负责!所有抓捕的犯人都是在秘密进行中审问的,因为除了皇帝就数他们权利最大,因此更是有恃无恐经常出现屈打成招或者将犯人活活打死的情况发生,因此锦衣卫成了当时官场上所有官员的噩梦,只要是碰到锦衣卫那准没有什么好事发生!朱元璋时期著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一共牵连了4万人之多,导致几万人死于非命,始作俑者就是臭名昭著的锦衣卫!

因其凶狠残暴武功高强同时所在机构又神秘莫测,更是流传出诸如十三太保之类的人物,被野史或者影视剧所青睐,网上依然流传着很多关于锦衣卫的影视剧!可是盛极必衰,这样一个可怕的机构,只听命于皇上一人,如果皇上驾崩了,谁能挟制?因此锦衣卫也慢慢的开始被取消或者被替代!

二、朱棣重立锦衣卫,又立东厂相抗衡

锦衣卫无论如何的厉害,充其量也只是皇帝用来统治的工具!可是如果让皇帝感觉到自己不能控制住或者说出现了不可控的因素时,就会果断的将其消减掉!在朱元璋时期,就是因为锦衣卫的势力越发的壮大,蓝玉胡惟庸案诛连了4万多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一个傻子都能看出来有4万多人都罪有应得死有余辜的道理么?这显然是这帮锦衣卫在滥用职权胡作非为,另朝堂甚至百姓都望而生畏,这可不利于长治久安长久的统治啊,于是朱元璋下令焚毁了锦衣卫的刑具,将所有囚犯交予刑部论处!从此锦衣卫短暂的退出历史舞台!

还是那句话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存在即合理!到了后来朱棣即位后,就从新用了锦衣卫的制度,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呢?因为朱棣的皇位是从自己侄子手中夺过来的,更是对指责其篡权夺位的方孝孺诛灭十族,至今还流传着朱棣篡位夺权的流言蜚语,朱棣不能说有个人反对自己,就跟对方论理掰扯啊,他也没有那个精力,锦衣卫别人不是都害怕么那朱棣要的就是那个效果!后来朱棣感觉自己想要的效果差不多了,本来夺取的江山就让人诟病,如果锦衣卫再整出个类似“蓝玉胡惟庸案”的大事,江山可能就要保不住了!

于是朱棣建立了东厂取代了锦衣卫,甚至锦衣卫的人事任免之权也在东厂手里,锦衣卫也就变成了皇帝身边的侍卫兼銮驾卫队的工作了!到了明宪宗时期又害怕东厂一家独大了,所以又成立了西厂相互制衡,所以你看当个皇帝整天也是提心吊胆的前怕狼后怕虎的能长寿的了么这样!尽管如此到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时期,据说还有15万的锦衣卫呢,那为什么明朝都亡国了,还是没有出现呢?

三、名存实亡锦衣卫,怎能救亡大明朝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虽然也是抱着一腔热血想要将那个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从腐败不堪的深渊里拉上来,可是那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或者说他也不具备那个能力,毕竟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当时!伴随着对大明王朝不满情绪的持续高涨,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一时间在全国迅速蔓延,崇祯一边要收拾大明朝廷的烂摊子,一边要抵抗后金的入侵,一边还要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他想要做什么可是他却什么也做不了做不好!

1644年3月李自成攻陷北京,改国号为大顺,崇祯仓惶出逃之煤山后,自缢于一颗歪脖树上,临死之时留下血书,告知闯王李自成要善待自己的百姓,也不失为一个仁君,只是生不逢时罢了!有人要说了,那当时明朝不是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率领的15万锦衣卫么?为什么不去抵抗李自成?其实真实的历史是,崇祯在国破之前就命人飞书一封让驻扎在天津的洛养性带兵护驾,洛养性则是存有私心想一再观望一下,可等洛养性还没有到京师,就听到大明已亡崇祯已死的消息,就投降了李自成,并且还交了三万两白银才免于一死,但是洛养性的两个弟弟却是死在了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手里!

因为李自成带兵进入京师之后,下令明朝官员必须缴纳规定额度的金银,才能免死,史称为“拷掠索饷”。《明史卷二百五十三》记载:"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据史料记载,李自成攻陷京师后兵力只有2万余人,如果洛养性真的手握15万大军的话,他会投降难道不会自立为帝么?他会看着两个弟弟惨死不救么?他会卑躬屈膝的给李自成缴纳3万的索饷?其实据相关史料记载,洛养性真实的兵力大概也就是5000人左右!

结语:关于历史我们我们不能假设更不能妄加猜测,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锦衣卫作为明朝一个搜集情报兼逮捕审问官员的一个特务机构,虽然被影视剧和野史描述的非常夸张,可他也只是一个皇帝设立的机构或者说是单位,并不具备站争中军队的各项要素,譬如武器装备、铠甲、后勤补寄等,无论是东厂西厂设立以来对其的压制也好,还是从人员数量上也好,或是从工作性质上谈也好,它都不可能有救大明脱离灭亡的能力!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四次差点儿被饿死,成吉思汗十大绝招,成吉思汗东征日本人

    -----《沁园春·雪》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上下5000文明史中,有两次是被外族入侵导致亡国,其一就是元朝时期,其二就是后金政权统治的清朝时期!因此在明朝《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说:““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意思是说中国人民自己的君

  • 年轻太后拉拢张居正,为权还是为色?张居正死后才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居正被抄家妻妾下场,慈圣太后与张居正,张居正死后他还留有势力么

    不过,张居正见了他得下跪,因为他是大明皇帝明穆宗。明穆宗36岁便去世了,10岁的儿子朱翊钧登基,这便是明朝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明神宗。朱载坖当时病危时也知道儿子太小,无法担任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便封了3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高拱、高仪与张居正。朱翊钧的生母李氏也“母凭子贵”,做了太后。可当时的李太后年仅

  • 清朝最特殊皇子,父亲、大哥、儿子、孙子都是皇帝,自己却是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醇亲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在道光年间没有参与皇位的争夺。由于他是皇子,而且没有参与夺位,所以咸丰继位后对他还算不错。咸丰继位后封他为郡王。不过他能力一般,远远不如自己的六哥恭亲王厉害。不过辛酉政变之后,奕譞开始转运了。当时慈禧看上了奕譞,理由很简单,奕譞的老婆是慈禧的妹妹,奕譞

  • 洪秀全为什么要在1861年两次修改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的历史背景,洪秀全为什么要做皇帝,洪秀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政权

    小佛觉得,要分析洪秀全改国号这个事,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其一需要从大环境出手,其二要了解洪秀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洪秀全第一次改国号的时候是对外颁布了诏书的,在诏书中,洪秀全直言:我改国号是要告诉大家“天上地下人间,天父上帝独尊”,自己改国号为“上帝天国”是要显示自己对天父的尊敬。其实根本没

  • 甲午海战失败谁之过?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埋下大清灭亡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甲午海战输给日本人的真正原因,慈禧太后如何看待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地图提起中日甲午海战,很多人无不咬牙切齿。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的确引起我们对于历史的深思。中日甲午海战发生在1894年到1895年,包括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海战三个阶段,前后历时不到一年时间,却让李鸿章一手建立,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战争的失败

  • 努尔哈赤灭了叶赫部,清朝也没有摆脱毁于叶赫那拉氏诅咒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与叶赫那拉氏之间的故事,叶赫那拉氏有多可怕,努尔哈赤死后谁统一了清朝

    叶赫那拉这个姓氏想必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在众多清宫戏中都会出现它的身影。正史当中记载,叶赫部前后共出过三位皇后:太祖孝慈高皇后、德宗孝定景皇后、咸丰帝孝钦显皇后(慈禧)。此外,叶赫部还出过两位皇妃:清圣祖惠妃和清高宗舒妃。叶赫部不仅盛产美女,还出过很多才子,像纳兰性德的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

  • 康熙下棋输给侍卫,10天之后侍卫尸体被人发现,康熙因此自责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和和尚打赌三年后如何,康熙两个最亲近的人死了,康熙和大臣斗法

    在康熙皇帝的一生当中,曾经面对过无数次挑战,但唯有一件事让他自责不已。康熙皇帝下棋输给了一个侍卫,却不想在10天之后看到了他的尸体。康熙皇帝因此自责不已,说出的8个字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年少登基理国事,手段强硬打江山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君王,他8岁登基,一共在位60

  • 杨秀清杖责过诸王,连洪秀全也不能幸免,为什么独独放过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秀清死后石达开一路败北,石达开与杨秀清哪个厉害,石达开杨秀清军事实力

    而杨秀清军事能力出众,他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却谋略过人,带军打仗一流。他多次挽救太平天国于危难之际。特别是1852年7月,杨秀清力排众议,反对回窜两广,强制推行“道州决策”,这才使太平天国一路势如破竹地打下了南京。然而,正是因为战功赫赫,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权高位重的杨秀清不

  • 康熙执政61年,“他”造反70余次,成清朝噩梦,康熙大怒:诛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一生的三个罪行,康熙三大罪行,康熙几岁真正执政

    但是他执政期间,却有一个心头大患存在,有一人曾在他执政期间造反高达70多次,一度成为康熙的噩梦,直到康熙将他全族诛杀,才得到片刻安静。康熙一世都极具英明作风,断然不会料到,会被一位叛乱之人烦到成为噩梦,可见成为帝王何等不易。稳定政权的康熙虽然清王朝的政权得来比较顺利,但是后续的统治过程却问题不断,尤

  • 《雍正王朝》中雍正赐死亲生儿子弘时,正史上,弘时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和弘时最后的谈话,雍正儿子弘时谁演的,弘时被赐死是真的吗

    不可否认的是,清世宗雍正确实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在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加强君主专制的过程中,他却做了许多极其残忍之事。为了报储君之争中的积怨,他在长达四年的清除朋党的过程中,严惩了众多兄弟及大臣。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桥段,雍正的第三个儿子弘时,因为不满雍正将自己的弟弟弘历立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