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跟老婆一时赌气,却写出千古名句,你不知道的李白另一面

跟老婆一时赌气,却写出千古名句,你不知道的李白另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06 更新时间:2024/3/1 0:13:22

中国的诗坛上,一直都是李白杜甫并称,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两个人曾经有过交集,还曾经一起游玩。

看似一起站在顶峰的两个伟大诗人,事实上他们的个性完全不同,尤其是李白,用仙人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杜甫属于正常读书人走的道路,只不过杜甫把这条路走到了顶峰,而李白完全不是后世的读书人可以学习的,他的人生和才情不是后世的人可以学的,当然了他的另类也是读书人不想学的。

关于李白的天才,我们已经听得太多,用最重量级的诗圣杜甫的评价就是,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是当时人的评价,而且还是为人忠厚的诗圣,足见李白的才华不管在后世,还是当时都是得到认可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太多的人,生前的时候默默无名,死后才暴得大名,甚至是死后百年才被人知道,陶渊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而李白咋生前就很出名,这也为他一生都能纵酒狂歌奠定了基础,李白的人生经历很特别,他的出生地莫衷一是,但在西北边陲是肯定的。

后来在他很小的时候,经商的父亲在四川定居,李白就是在西北出生,在四川长大,这两个地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很中原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四川一直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具体到唐朝,四川的侠义风气很浓,这对李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白一生都在梦想自己做个纵横家,想古代的那些指点江山的人物一样,三言两语就能化解危机,化解战争,而此后又事了拂衣去,典型的道家做派。

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所以李白尽管天赋很高,但他并不愿意走科举的路子,因为考科举在李白眼里,实在是有点丢人,他希望的是能做帝王师。

有这种想法的人,一般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因为太不切实际了,但李白不一样,他有大量的家产供自己挥霍,终日游山玩水,跟友人同行,坐着行侠仗义的梦。

按理说,李白如此大的家产,普通人挥霍好几辈子都花不完,但李白不是普通人,他还真的把家产给挥霍完了,但似乎没听说李白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呀。

对他的确没有,在没钱的时候,他毫无心理障碍地选择了倒插门,做别人的上门女婿,为什么说他毫无心理障碍呢,因为李白的四段婚姻全都都是倒插门。

凭李白的名气和家财,想跟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完全没有问题,但他却选择了倒插门,应该是跟从小受到的思想教育有关,妥妥的西方太白星下凡,思维方式就是不一样。

但就算是没有心理障碍,但夫妻间矛盾总是难免的,尤其是在倒插门的情况下,连李白这种人都难免有受气的时候。

因为李白眼高手低,又不出去做官,这样的人不被人说道才乖呢,有一次李白跟媳妇怄气,突然听说自己被皇帝征招的消息,喜出望外的李白,挥笔写下了一个千古名句: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前一句翻译一下就是,你这个愚蠢的妇人,不知道你老公我的厉害,看现在我终于被皇帝发现了才能,这下我终于可以开怀大笑了。

李白一向都是这种狂人,连写诗都是如此的直白,在李白的世界里,很多事就是这样热烈和浪漫,而这种浪漫差点害死他,弄得他晚年成了过街老鼠,世人皆欲杀的地步。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之后,李白突然觉得,天下终于到了自己出山指点江山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永王李璘要李白去做他的幕僚。

这个背景简单说一下,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往四川跑,在马嵬驿这个地方,处死了杨贵妃和杨国忠,部队稳定情绪之后,太子李亨决定北上,不跟着李隆基去四川。

不久之后,李亨在肃州登基称帝,李隆基在不知情的形势下,发布了天下皇子可以自己带兵反抗的命令,结果这就给了有野心的永王李璘可乘之机。

当时中国北方岌岌可危,但是永王所在的南方却很富庶,于是永王仗着这个诏书,就拉起了庞大的军队,但是他不准备北上打叛军,却准备割据。

在后来唐玄宗追认了李亨的合法性之后,这个时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永王的合法性是有问题的,但偏偏李白看不到,那种建功立业的豪情,掩盖了这几十年历练出来的人生经验,或许几十年来李白一直都是大男孩,从未长大。

就这样,李白稀里糊涂成了永王的幕僚,这一点可比唐伯虎差远了,期间还写了永王东巡歌,十几首诗,很多事明显一看就是政治不正确。

而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永王也被定性为叛乱,兵败后被杀,结果李白的名气太大,为这样的乱臣贼子服务,李白在当时可真是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连杜甫都写诗说,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亦怜才

,看来李白当时的处境真的是很危险。

幸好李白这几十年挥金如土,性情豪爽,朋友还是很多的,最终李白没有被皇帝之罪,但经过这次失败,李白没多久也去世了,或许他是回到天上去了吧。

李白的另类人生,是我们一般人不来的,天才与疯子,或许就是一体两面,正是因为炙热的感情,才能写出情感饱满的诗,但情感过于饱满外溢了,理性就少了很多,这才是真实的李白。

更多文章

  • 唐代大将尉迟恭的画像为何能够在凌烟阁上悬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尉迟恭画像图片大全,唐尉迟恭历史,尉迟恭为什么能投靠唐朝

    为了纪念那些跟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们,专门命人在长安城东北隅修建了一座巍峨的塔,命名凌烟阁。里面有24位功臣的画像,24位功臣都属于像李靖、魏征那样的将相之器。李世民是比较擅于处理君臣关系的,不然很多朝代都有斩杀开国功臣的情况出现,而这24位开国元勋却能得以善终,也说明李世民并非嗜杀之人。(凌烟阁)

  • 李世民游地府时,十殿阎君为何对他毕恭毕敬?看看他的前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王殿李世民,李世民进阴曹地府,十殿阎君是掌管什么的

    看过西游记的人可能都知道,李世民在地府受到了十殿阎王的礼遇,并将他加寿还魂。然而,李世民游地府时,十殿阎君为何对他毕恭毕敬?看看李世民的前身是谁?其实若论职位,三界之中,地府的十殿阎王与人间的君王是平起平坐的,十殿阎王完全沒有必要对他“控背躬身”而迎接他。里面的原因是因为李世民不仅是人间的帝王,他的

  • 杨贵妃身死马嵬坡,日本却繁衍出贵妃县,山口惠子:我就是她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山口惠子个人资料,杨贵妃马嵬还魂之谜,山口惠子是谁

    但好景不长,3年后武惠妃病逝,年迈的唐玄宗却将灼热的目光盯到了儿媳杨玉环身上。如此不伦之恋,必须要做好妥当遮掩,才能避免其恶臭张扬,中年人李隆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唐玄宗没有对杨玉环贸然下手,而是以为太后祈福的名义,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就这样在“孝道”这面大旗的遮掩下,杨玉环被迫离开

  • 武则天当年称帝的苦衷:当太后很失败,队友太坑,只能下场自己拼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称帝片段,武则天先改国号还是先称帝,武则天用哪八个字保住了性命

    在以往咱们的印象当中,武则天之所以最终会选择登基称帝,完全是因为这个女人对权力的无限执着。以至于在通往至高权力的道路之上,甭管是谁挡着了女皇掌控权力的道路,那都是被瞬秒的节奏。所以她的那些苦命儿子们,最终也只能无奈地接受,李唐皇位被贪权老娘攫取的残酷现实。然而,有一个问题,咱们其实很多人没有仔细揣摩

  • 不想努力!诗人给武则天写情诗,想爬上龙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最著名的情诗,武则天写情诗,心机宫女爬上龙床还怀上了龙种

    武则天,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做过皇帝的女人,他和男性皇帝一样也有自己的后宫,他的男宠比较出名的有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也希望像薛怀义一样爬上皇帝武则天的龙床,但是他没有成功,这个人就是诗人宋之问。宋之问,唐代初期的诗人,出身不是富贵人家。但是自己的父亲也是十分有学问的人,在父亲的影响之下

  • 上官婉儿:从女奴到巾帼宰相,我的人生就是一部《喜剧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上官婉儿真实的一生,纪录片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欣赏上官婉儿的原因

    一日万机,两朝专美。文/倪志峰起先,她是一名出生在掖庭的女奴。不仅身份卑微,吃糠咽菜,每天还要干着数不尽的脏活累活,谁都可以欺负她。可是有时命运就是这般神奇。14年后,这名女奴竟然成了武则天的贴身秘书;27岁时她参决政事,负责起草朝廷所有文件的工作,类似今天的中央秘书长一职;43岁那年她被唐中宗封为

  • 李渊差点被杨坚灭门,历史差点改写,到底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坚与李渊谁厉害,李渊和杨坚年龄对比,李渊和杨坚死因相同吗

    一次,隋文帝杨坚做了一个梦,梦见十八个孩子追着自己他打,接着便是洪水滔天,把都城都淹没了。古时医学不发达,不知道梦是怎么来的,认为梦是上天对自己的启示,为此有了解梦术士这一专业,皇帝尤其信这个东西。被此噩梦惊醒的杨坚立马向术士咨询解梦,术士是这么说的,十八子那就是李,洪水滔天证明大臣名字中有三点水的

  • 历朝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何李世民没有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五条改革措施,贞观之治李世民晚年,李世民为什么要斩白马

    但凡是开国皇帝,多是一帮忠心耿耿的实力派“兄弟”帮他打天下的。而一帮兄弟一起打天下,往往是推举最年长的来做首领,除非是实力能力相差太远。于是,老皇帝死的时候,会留下一大帮老练的、经验丰富的权臣大将,和一个年轻的、经验不足的小皇帝。像刘邦死时,刘盈只有十六岁。赵匡胤死时,儿子赵德昭(就是传说中八贤王赵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啥还能坚持150年?在之前的100多年里实在太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举几组数字为例。安史之乱后的唐宪宗时期,宣武节度使韩弘有一回向朝廷进贡,“献马三千,绢五千,杂缯三万,金银器千”;但这只是九牛一毛,他的库存是这样:“库厩尚有钱百余万缗,绢百余万匹,马七千匹,粮三百万斛”,而且,这只是他手里的现货。唐穆宗时期,卢龙节度使刘整曾经一次性随手向朝廷进献战马1.5万匹。所

  • 唐代有位官员不过是个三品官,却令文武百官都惧怕,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官职最高三品,历史上的唐代三品官,唐代三品官为什么很多

    唐朝却有位三品官让满朝文武百官战栗,没有敢挑战他权威的人,他是谁呢?又为什么会让其他官员这样害怕呢?“神探”狄仁杰这位三品官就是狄仁杰了。狄仁杰在历史上确实担任过大理寺丞,主管刑狱案件,帮助过许多无辜百姓保全性命,可是他的本职并不在此,之后的多次升迁更多的是主管民政和钱财的宰相,刑狱只不过是附带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