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7月2日的时候,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长安城的玄武门附近设下埋伏,射杀了当时的贵为皇太子的大哥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之后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人有机反抗,还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以除后患。在同年的9月4日,其父亲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从成为皇帝的那一刻起,他就时刻牢记隋亡的教训,广纳忠言、任用贤能,他常言:“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并以此,时时提醒自己,以免重蹈隋亡之覆辙。他在朝野广开言路,贞观朝著名谏诤之臣魏征一生进谏高达200余次,对吏治的整顿、办事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世民对于人才的任用也可称得上是独具一格,对于那些出身贫寒却极富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大加拔擢(譬如马周),让人才尽得其用,最大程度地优化了朝廷各个部门的结构,为贞观一朝的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每一个帝王都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李世民也不例外。所以晚年的时候,李世民醉心于“延年”的研究,但是无奈长期的辛劳,让他的身体早已虚弱不堪,所以随着时光的推移,李世民的病情也不断的恶化,在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创造了大唐盛世的李世民,在哀声中结束了其辉煌的一生。
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最终仅仅活了52岁,据说,李世民的真正死因乃是服食丹药所致,太宗“服胡僧药,遂致暴疾不救”,何况唐承魏晋之风,服食丹药很流行,诸多唐帝均有此好。李世民服丹当非异事,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业绩非凡,然而谁能料到这位一代雄主最终却死于服食丹药,难怪连史书都不好意思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