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已灭亡110年,为何至今还有人守皇陵,他们是谁?有工资吗?

清朝已灭亡110年,为何至今还有人守皇陵,他们是谁?有工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28 更新时间:2024/1/25 11:06:42

掐指一算,如今清朝灭亡近110年,但意外的是,在清朝的皇家陵墓清东陵附近,依然有一群守墓人。庞大的清东陵之内,清朝经的帝们已经沉睡,但是,当今时代,是谁在为他们守护皇陵呢?

守陵之人

守陵人是一个很古老的职业,尤其是王公贵族的陵墓,如果没有人守护的话,恐怕不久就要被盗墓贼洗劫一空,自顺治皇帝开始,清王朝便设置了专门的守陵人,到雍正皇帝时期,更是有了专门的守陵大臣。

这些人的地位并不低,虽然干的是守陵的工作,但是拿的是正经的国家俸禄,而且因为他们守护的是祖宗陵墓,所以别人对他们也不敢怎么怠慢。

当然,随着后期皇室斗争的残酷性加剧,居然有不少的王爷贝勒都成为了守陵大臣,尤其是在人们所熟知的雍正朝,雍正皇帝曾经把自己的十四弟贬去看守清东陵。

虽然守陵大臣是体面的官职,可是让这些被贬的皇子去守陵,其政治意味便不言而喻了,此后的朝代中,让皇子去守陵似乎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当然,被委派这种任务的,往往是政治地位不高,不受皇帝宠信的皇子,他们的爵位也往往只是贝子、贝勒,并不会太高,有些境遇凄凉的,可能一生都要在守陵之中度过。

当然,他们的这种凄凉是在政治地位上而言,在生活条件上,他们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清东陵的守陵人员人数最膨胀的时候,能够达到三四千人,这群庞大的队伍专门负责陵墓内的各项事宜。

而且,出于对祖宗的敬爱,皇帝对他们也相对大方,会给他们修建专门的府宅进行居住,工钱当然也绝不会少,每年,清朝分发给守陵人的工钱就是一笔非大的流水开支。而且,管理陵墓虽然权力比较小,但与之相对的,也很难再度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如果想要过平静的日子,那守陵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清王朝倒台之前,守陵人的日子过得一直都很不错,不过他们可能也没想到,清王朝突然就没了,皇帝都成为了傀儡,那他们这些守陵人,又有什么用呢?

遗老遗少

当然,为了安抚这些满清遗民,民国政府还是做出了承诺,表明清东陵守陵人的待遇照旧,依旧给他们留下400名八旗子弟,让他们看护清东陵,同时,该发给他们的饷银以及其他零零碎碎的待遇,也照样会给他们。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来只留下四百多人,就意味着其他上千号人口突然间成为了无业游民,要知道,过去那些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最好的归宿就是到清东陵混个闲官。但现在,他们这个渠道显然是被堵死了,于是只能学着自食其力,种地开荒,在周边的村子里渐渐定居。

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原本他们的日子舒坦到躺着就能拿钱,现在得自食其力,其中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了。

即便是有幸留下来的400个人,其实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民国政府嘴上说着会给他们发钱,可事实上,当时国内乱成一锅粥,那些军阀、官僚自身难保,哪还能顾得上这些人,哪还能按时按点给他们发工资?

不久之后,就出现了严重的欠饷行为,以至于即便还顶着守陵人名头的八旗子弟,也不得不选择自谋生路,甚至于有些人监守自盗,自己干起了盗墓贼的行当。

等到新中国接管清东陵的时候,此处的情况基本上是一团乱麻,虽说有守陵人,可到底还有几个人在尽忠职守,那可不好说。曾经守卫着这里的八旗子弟们,基本上已经当地的村民同化,皇陵周边,几近荒废。

新时新风

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看不下去,但也情有可原,八旗子弟饭都吃不起,哪里还有心情看顾陵墓。然而,清东陵毕竟是国家财产,同时也有着珍贵的历史意义,虽然人们对清朝的感情复杂,可是这些建筑毕竟无辜。

如果能够将清东陵完整地保存下来,对于后人研究清朝历史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包括许多满族失传的化,也能够在清东陵中找到蛛丝马迹。

如此一来,清东陵的保护必须被提上日程,而守陵人这一职业又成为了必要的,政府很快将清东陵改建为东陵历史博物馆,派出国家专职人员进行修复和保护研究,同时又在附近的村民之中征召守陵人,这批守陵人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享受国家待遇。

虽然职业没有变,但是这一次,守陵人不再是为满清政府服务,而是为新中国政府、为人民服务了,政府所征召的村民其实大多数都是当年的守陵人留下来的后代,他们对于祖先的故事津津乐道。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于清东陵的感情也渐渐薄弱了许多,不过,现在政府给了他们一个重回清东陵,重拾祖先记忆的机会,在村民眼中,能够做这样一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清东陵是帝王的坟墓,但事实上,清东陵占地面积很广,而且风景优美,有着精妙无比的建筑群,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踏青的场所,所以政府对这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将周围改造成广场,允许人们进入这里进行公开的游览和参观。

过去神秘的皇家陵墓,如今成为了所有公民能够观赏的景点。曾经守卫在这里的八旗子弟,被人们称之为国家的蛀虫,一旦清王朝倒台,他们这些吸附在清王朝身上的蛀虫也只能跟随倒台。但现在,所有人都早已经融入了新时代,守陵人也成为了新社会的职业,历史总在进步,清东陵也会迎来新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死后,被追封了21个谥号,元朝的谥号最长,清朝追封次数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谥号共多少,关羽的谥号是谁给的,关羽之死的历史记载

    刘禅对关羽追封的第一个谥号为:壮缪侯关羽在活着的时候,被封过两次。第一次,关羽帮助曹操斩杀颜良,曹操为了留住关羽,上表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时刘备才是宜城亭侯,算是和刘备平起平坐,关羽为了忠义,还是找刘备去了。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可见刘备对关羽的信任、肯定以及褒奖。建安二十四年

  • 民国败家子盛恩颐:一夜输掉百套洋房,晚年孤独饿死,遗言想吃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末败家子盛恩颐有后代吗,盛恩颐晚年状况,民国败家子盛恩颐

    盛宣怀是李鸿章大人的幕僚,协助李大人办理洋务,深得李鸿章的赏识和信任。盛宣怀被称为中国实业之父,他创造了十一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功绩数不胜数。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宠爱的四儿子在短短二十年内就败光了盛家的家业,晚年饿死在盛家苏州留园的门房,临死前还想着能吃肉。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富不过三代”。

  • 民国富二代与表姐成婚,约法三章,结果丈夫先违约,妻子一招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情侣约法三章违约惩罚,二人曾约法三章但男方还是违约了,民国婚书大全完整版

    《三五七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盛怀宣是晚清重臣,在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清王朝覆灭后盛家虽然不再显赫光辉,但也是数一数二的名门大户。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他的孙女盛佩玉。他和丈夫两人本是表姐弟,后成为夫妻,婚前约法三章,丈夫违约在先,我们来看她是如何处理的。01盛佩玉虽然出生

  • 道光得知英女王仅有22岁后,连续追问了三个问题,沦为后世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道光皇帝对英国的提问,道光帝写给英国女王的信,道光皇帝谈英国国王

    “聪明来自于见多识广。”一个人只有主动睁开自己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去观察周围,才能发现很多自己没有见过的风景,同样的在见识的过程中,知识也得到了丰富,不会成为一个愚笨的人,更不会问出愚笨的问题,因为见的多了,知识增长就是智者,会问一些巧妙而又有意义的问题,而见的少了,就会问一些蠢笨的问题。要知道“提出

  • 清朝在慈禧死后便彻底崩溃,那慈禧太后是帝国的“续命仙丹”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太后去世后的下场,慈禧太后是清朝哪一年死的,慈禧太后为何能统治清朝47年之久

    01.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政治一直都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在历史的流淌中女性政治家虽然不是主角,可是有三位可以称得上是惊鸿一瞥,他们分别是吕雉、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在这三位当中我们所最熟悉,最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在晚清时代,执掌清帝国最高权力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关于慈禧太后的看法,对立

  • 天理教起义:为何一场不到两百人的起义,便攻入了大清皇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天理教简介,天理教和皇帝关系,天理教后来怎么样了

    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有一场天理教起义,这一次的起义只有大约两百人,抱着擒贼先擒王的目的,竟然打到了清朝统治皇城的内部。若不是因为皇帝当时并未在京,这次的行动恐怕会改写中国的历史……《阅微草堂笔记》有句名言:“事出反常必有妖。”一般来说,在古代,农民起义大多数发生在一个封建王朝的晚期。在腐朽

  • 雍正死后不愿与父亲葬在一个陵园,原因有三点,值得男人反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死后和谁一起合葬,雍正最终和谁合葬,雍正葬在哪了

    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个皇帝,生母的出身低微,因此小时候常常不受重视。在皇子中,雍正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很会察言观色,一直表现的非常低调。但雍正登上皇位,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康熙帝第一次罢黜胤礽太子的身份,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意图并冒了出来,各个皇子间私底下使劲招数,要把其他兄弟压下去。康熙

  •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死后,他的88个嫔妃怎么办,后来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末年最为轰动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不是八国联军入侵,也不是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是在此之前风靡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以农民阶级为主的农民起义运动在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史上都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里称:“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顶峰”。01晚清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

  • 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可他至死都不敢造反,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时代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法理上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个人财产,大臣们也只是皇帝的仆人,这一点在所有朝代都适用。不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野心,有时候皇帝的个人能力不足以镇压住群臣,朝中便会出现许多位高权重的大臣,他们手中的权力甚至不亚于皇帝。清朝时期的年羹尧就是一个代表,他握有数十万的大军,但是至

  • 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建了个国家,面积比两个日本还大,后来咋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反清复明哪一年开始的,在清朝说反清复明会怎么样,历史上有反清复明成功的么

    《洪门真史》:“天地会即洪门,最初只是产生于福建一个民间秘密结社。后来发展到台湾、两广、江西、云贵、湖南、江浙等省,并由华侨中的洪门成员带往海外。”我们在很多的电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都不难发现天地会这个组织,其实,这并非是文人墨客们杜撰出来的,而是在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01“生平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