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游走三角关系,造就明朝史上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游走三角关系,造就明朝史上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4/1/22 22:14:36

真正让后人恶评如潮的,当从明孝宗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开始,朱厚照是一个非常个性的皇帝,不仅不按照正常的时间地点上朝听政,还常常离开京师出游,任用自己信任的武官和太监,大臣们对此很头疼,却又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来应对。

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虽然生前好女色,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只能由自己的堂弟兴王朱厚熜继承大统,也就是后世的明世宗。

明世宗前期通过大礼议、推行新政等措施,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但中年后的他崇信道法,梦想长生不老,导致严嵩等奸臣当道,朝政混乱,甚至因“二龙不能相见”一句话导致皇储长时间无法确定,裕王朱载垕备受煎熬。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嘉靖帝驾崩,朱载垕终于继位,史称明穆宗,此人虽然起用了不少贤臣,也有隆庆新政,却因沉迷于女色,导致连正常上朝都完成不了,身体无法支持。

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年仅10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也就是明神宗。

当时,内阁首辅是高拱,次辅是张居正,内廷的大太监则是冯保,高拱跟冯保不和,企图跟张居正等大臣联手,将冯保手上的权力夺过来,却不想张居正跟冯保的关系很好,反而被他们赶下台,最终,高拱被撤职回乡,张居正则如愿成为内阁首辅。

明神宗的生母慈圣皇太后李彩凤非常信任张居正,明神宗也很尊重他,张居正不仅负责小皇帝的教育问题,在朝堂上也是说一不二,冯保对他也是非常支持。

按说皇帝的是至高无上的,但张居正却把明神宗当学生来看,学习有进步会夸奖,一旦出错也会当众质问,不留情面。

慈圣皇太后也很关心明神宗的学业,冯保这时候充当了她的耳目,经常汇报明神宗的情况,一旦慈圣皇太后认为明神宗做得不好,不仅会批评还要罚跪。

张居正这么大的权力,再加上他严格考核吏治,很多官员对他不满,明神宗多次收到弹劾张居正的奏疏,甚至把高度提到了天意上。

张居正直接提出辞职,明神宗当然不同意,冯保也帮张居正说话,明神宗决定惩罚攻击张居正的人,有的被免官,有的受到廷杖。

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的老父亲去世,按规定他应该停职原籍守制,但明神宗和慈圣皇太后都很需要他,在冯保的协助下决定由皇帝下令“夺情”,这样就可以继续留在朝廷做事。

张居正也不甘心自己的事业被中断,虽然三次提出辞官回乡,但还是准备接受皇帝的留任,这让很多官员不满,他们不仅私下到张居正府上劝说,还上疏弹劾张居正。

明神宗怒了,第一时间处理了带头的几个官员,还下诏再有议论者以谋逆论处,这样张居正算是不用回家去了。

第二年,张居正回老家准备父亲的葬礼,前后用了3个月时间,他坐着32人轿,还有戚继光派的鸟铳队保护,各地官员和藩王们也纷纷出面迎接,这些场景都被掌管锦衣卫的冯保瞒了下来,明神宗当时并不知道。

在河南新郑,张居正还见到了被废的高拱,两人表面上摒弃前嫌,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高拱对张居正的怨念还是很深。

张居正回京后,明神宗对他更加信任,还让他的母亲赵氏觐见两宫太后,这是张居正一家的高光时期。

这一年,明神宗迎娶了皇后王氏,慈圣皇太后想早点抱孙子,明神宗对她却不感兴趣,反而跟着太监在西内玩,引发了诸多闹剧。

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冯保将明神宗的不当做法告诉了慈圣皇太后,慈圣皇太后严肃斥责了明神宗,还准备改立皇弟潞王朱翊镠为皇帝。明神宗苦苦哀求,最终罚跪了很久,张居正之后更和冯保一起,将明神宗身边很多宦官斥退,安排翰林陪伴明神宗。

一年后,明神宗看中了慈圣皇太后身边的一个姓王的宫女,两人发生关系,不久这位王宫女怀孕,明神宗不敢让母亲知道,偷偷隐瞒下来。

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明神宗在慈圣皇太后和张居正等人支持下,一天就娶九嫔,王宫女没有份。

慈圣皇太后知道王宫女怀孕后,不仅没有责备明神宗,反而非常高兴,王宫女很快被册封为恭妃,并在一个月后生下了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

举国上下都在庆祝这个好消息,但张居正缺席了,他因病去世,明神宗解脱了,他决定改变之前“政由宁氏,祭则寡人”的局面。

很多官员也看出了苗头,继任内阁首辅张四维对太监冯保很不满,也开始反对张居正,明神宗通过弹劾奏章,也知道了张居正生活奢侈,家里美女众多,有些言行不一,自己受了委屈和欺骗。

明神宗要对张居正下手,先把冯保免官发配南京,把他的巨额家产全部查抄,张居正及其家人的官爵、追赠全部夺去,张居正的门生故吏也大多贬斥,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改变。

更多文章

  • 岳飞被害后,南宋朝廷从金人那里得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死后金人还南下吗,岳飞被害之后的南宋,岳飞打过金人主力军吗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不少的民族英雄,他们在面对外来侵略的时候,把个人的安危和荣辱抛之脑后,一心想着如何带领国家走向兴盛。但是他们的一片赤胆忠心却会引来奸臣的谋害,历史上的岳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说实话,岳飞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在他的带领下,南宋未免不是没有机会收复旧山河的。然而,事

  • 宋朝有位诗人模仿《侠客行》,写得也很有气势,应当说比较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不知名的诗人,宋朝诗人戴复古和戴敏什么关系,侠客诗人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仙”,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而且他的很多诗作,那都是脍炙人口,一些经典的作品更是收录进了我们小学,以及中学的课本里,所以只要提起李白,相信没有人不熟悉,即使是没有上过学的人,那也是能够张口来上一两句他的诗。那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首诗极为特别,写得也是很有气势,也就是那首大

  • 宋朝是分为南宋和北宋吗?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是先北宋还是先南宋,宋朝又分南宋北宋吗,宋朝为什么会有南宋和北宋之分

    当然了,这些方位词也不是随意添加的,而是有一定规则,通常“东西南北”是根据都城的所在地,例如西汉的首都在长安,而之后又出现了了首都在长安东面的洛阳,因此为了区分,称都长安的为西汉,都洛阳的为东汉,而“前后”一般是在“东西南北”不够用了的时候才用到的,或者两个王朝国家前后时间跨度上距离较远,例如东晋十

  • 徐达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他儿子犯了啥罪,竟被皇帝一剑劈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第一元勋徐达,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明朝战神徐达有多厉害

    徐达有子女七人,其中四儿三女。作为开国功勋,徐达一家也是人丁兴旺,徐达的儿子一共有四人,其中二儿子徐添福早夭,另外几位都做到了不低的位子,题目中所述,被建文帝一剑劈死的徐达之子,正是徐达四子,徐达四子,名为徐增寿。这件事,还要从朱棣起兵谋反说起。身为皇帝的身边人,做臣子的,平日里必然要为皇帝出谋划策

  • 宋朝士兵突然跪在地上,对大将三呼万岁,大将是如何避免被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唯一被杀的文官,宋朝108将谁最厉害,宋朝最惨的将领

    这里的张乖崖,就是宋朝开国初期的大臣张咏。(张咏剧照)宋朝建国以后,四川很不平定,爆发了多场动乱。规模最大的莫过于王小波、李顺起义了。这场起义席卷了四川的多个州府。朝廷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终于平定下来。在平定这一连串的动乱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当时担任益州(四川成都府)知州的张咏。冯梦龙记载的

  • 宋朝在边境上不修长城,反而种很多树,真的可以挡住敌人入侵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宋朝不修长城,宋朝是谁挡住金兵南下,宋朝为什么不能挡住金兵南下

    我们先看一下宋朝种树的地方,主要都是和在北方政权交界的地方种树的,用来抵抗北方的游牧民族。北宋时期,主要是防御契丹人,也就是辽国。北宋在今天的河北、山西一代大量种树。南宋的时候主要是防御女真人,也就是金国。主要是在现在的淮河流域北面种树比较多。那么,北宋不修长城,种树真的可以挡住敌人入侵吗?其实宋朝

  • 宋朝之后女性的名字很少流传下来,那宋朝之前的人是如何取名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纵观整个历史长河时期,有名有姓的女子多集中在汉魏晋时期 如吕雉,卓文君,阴丽华,张春华,郭女王等。然而隋唐以后这种情况几乎绝迹 ,除了风尘女子以外,只有少部分女性的姓氏名字全部流传下来的。姓氏的来历在母系社会中,秦汉以前,姓和氏与现代的要领是完全不同的,起名字的方法也不一样,《说文解字》“女部”写

  • 太子朱标跳河,侍卫见状脱衣服去救,朱元璋为何杀掉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痛哭朱标之死,朱元璋对朱标的态度,朱元璋要杀朱标吗

    宋濂的名声极其大,和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而且他还有另一个称号”开国文臣之首“,这是朱元璋亲自颁给他的。宋濂从小家境就很贫寒,但是他并不为一斗米折腰,拼命努力学习,因为其聪明才智,被世人称为”神童“。公元1360年,朱元璋亲自聘请他为朱标的老师,为朱标讲解经书,被称为”五经“师。朱标出

  • 徐达生病朱元璋送一蒸鹅给他,徐达落泪告诉下人:给我安排后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为何给徐达送鹅,朱元璋给徐达吃烤鸭,朱元璋和徐达对话

    今天小编要讲的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臣子之一徐达。徐达作为当初和皇帝一起在沙场打仗的功臣,在明朝建立之后被封为魏国公。在他患病的时候,皇帝也是表现得十分关切,给他送去了蒸鹅,徐达看到之后的表现却是很奇怪,他泪流不止,告诉下人给自己准备后事。本来如此关切臣子的朱元璋的确就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朱元璋形象,但是为何

  • 宋真宗昏庸无能?他的这些治理手段,创造出一个廉洁的北宋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真宗一生最耻辱的事件,宋真宗如何带领朝臣扭转局面,北宋昏庸君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赵恒是一个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庸皇帝,总是会冤枉杨家将。在野史中如此,正史中亦如此。正史中记载的他的负面新闻也非常多,例如后半生专注于修炼长生不老丹药等等。但其实他的前半生的功绩还是非常值得歌颂的。赵恒在位期间干了不少大事,脾气也十分的好,对待官员们毫不吝啬,说涨薪就涨薪,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