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吕不韦的门客人才众多,其中就包括十二岁的“甘罗”,有一次秦国想攻打赵国,想和燕国结盟,所以互换人质,接着又想让张唐去燕国担任丞相,吕不韦亲自去和张唐说,却没有成功,这让吕不韦很是烦闷,作为门客的甘罗看到吕不韦闷闷不乐,就想帮助他请张唐去燕国,刚开始吕不韦不相信一个小孩有这个本事,但是奈何自己也说不成功所以就批准了,甘罗去和张唐说了个例子然后同意了。
甘罗说“白起当年不听范雎意见去打邯郸,最后没回到封地就死了,你现在不听吕不韦的意见去燕国还不知道死在乃呢?”十二岁的小学生就是这么霸气一点不奇怪。
[var1]
从这里看甘罗是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且有办法说服张唐,因为吕不韦作为领导,还有很多事实不好严格说明毕竟是谈判,作为下属的甘罗把这个例子一说,挑明了吕不韦的实话,张唐又不会怪吕不韦,吕不韦的事情又办妥了,对所有人都有好处,说明甘罗足够聪明。
[var1]
也因为这个事情,吕不韦就向秦始皇推荐甘罗,并且按照甘罗的要求送他五辆车先去赵国,甘罗到赵国后,把秦国与燕国攻打赵国最终的目的说了出来,最后赵国国君送给甘罗五座城,回来就被秦始皇封为上卿。
甘罗和赵王说“秦国安排张唐去燕国当相国,燕国也派了太子丹到秦国,说明他们已经互相和好,想攻打赵国河间一带的领地,现在你给我五座城我回去劝说秦王送太子丹回去,并且帮助赵国攻打燕国”
[var1]
甘罗这么说对秦国有三个好处
第一 秦国不用发动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河间领地。
第二 与燕国的关系不说太好,至少不会破裂,毕竟人家自己送给我的,只是没送给你而已。
第三 利用这个机会让燕、赵大战,让最终受益者属于秦国。
[var1]
从这里看甘罗就比较厉害了。他说帮助赵国攻打燕国,其实知道赵国比燕国厉害,让他们自己打,秦国观望就已经是帮助赵国了。事实也是如此,最后赵国打下燕国三十几座城。
[var1]
甘罗的事迹让人意想不到,这个作风有点像他爷爷“甘茂”,共同点就是还没做完事情就已经考虑到下几步怎么走了,就是这么稳,最后秦始皇把他爷爷的遗产都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