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3岁少女被雍正疯狂宠幸,死后七年无人理睬,乾隆:全部处死

13岁少女被雍正疯狂宠幸,死后七年无人理睬,乾隆:全部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89 更新时间:2024/2/8 0:29:59

对的,她的确只是一名在。

我们都知道,清朝后妃制度完善以后,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与答应八个等级,常在在后妃等级中排第七位,仅高于答应,地位是属于比较低的。

康熙朝的后妃制度并不完善,常在、答应这些等级,长时间是不存在的,她们只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庶妃。

到了雍正朝,后妃制度才最终完善起来,出现了常在、答应这些等级,但也保留了格格这些原始的称呼,一直到乾隆朝,格格这一称呼才彻底消失。

还有一点,雍正朝之前,妃啊、嫔啊啥的,都是比较值钱的,如果不是十分得宠,或家世非常雄厚,是得不到那个位子的。

所以说,当时大多数人都是常在、答应啥的。大家可以看一下雍正后妃名单,嫔位以上的才只有8个,而雍正后妃总数要多于30个。

关于马常在的家世信息,史料没有记载,估计与她位分较低有很大关系。

不过从马常在这个称谓来看,她极有可能是一名汉姓女子,姓氏为马,再根据她初封为答应的情况来看,马常在应该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汉姓女子,通过宫女选秀入宫,也就是说,马常在最初是一名宫女。

雍正七年七月,马常在入宫,被封为答应,称马答应。(马常在是以宫女的身份被雍正宠幸,成了小主,被封为答应的)

一般情况下,内务府包衣女子入选宫女的最低年龄为13岁左右,所以说,当时马常在也就是一名13岁左右的少女,而她所侍奉的主子雍正帝已经是52岁的老年人了。

看起来,当时雍正对这位13岁少女的印象还不错,对她非常宠幸,经常翻她的牌子,仅过了半年,也就是雍正八年的正月,马常在就被晋升为常在。

马常在毕竟年轻貌美,如果此时她能够抓住机会,生下一男半女,真的就起飞了,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年雍正帝与皇后都生了大病,尤其是雍正帝病情严重,以致于连后事都安排好了。

到了雍正九年秋,皇后(孝敬宪皇后)病逝,雍正帝的身体逐渐康复起来,但是,雍正帝再也没有宠幸马常在,早已把她抛在了脑后,转身去宠幸贵人了,刘贵人肚子争气,为雍正生下了幼子弘曕,因此被晋身为谦嫔。

不得不说,雍正就是一个大猪蹄子啊!

通常情况下,大猪蹄子都不会有好下场。

果不其然,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就突然崩逝于圆明园,但这对马常在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她彻底失去了复宠的机会,以后只能在后宫空度年华、虚度光阴了。

由于马常在没有给雍正生下儿女,所以,她并没有得到乾隆的尊封,仍然是一名常在,与雍正帝的其他妃嫔们一起住进了寡妇院,也就是寿康宫院落区域,平常无非就是下下棋,嗑嗑瓜子,唠唠嗑啥的。

要知道,此时马常在还只是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子,就要无休止地过着养老生活,最重要的是,她还不知道要过多久。

就这样,马常在在后宫又度过33个春秋,于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十一日病逝,享年50多岁。

按照宫规,后宫妃嫔去世后,棺木要在殡宫停放一段时间,通常是一两年,当然,皇帝陵墓还未修建的除外,也就是说,马常在应该在乾隆三十四年或乾隆三十五年被葬入妃衙门。

令人没想到的是,殡宫的官员竟然把这件事给忘了,没有及时把马常在下葬事宜报告给皇帝。一直到乾隆四十年十月,官员才发现马常在还没有被下葬,便将此事报告给了皇帝。

至于乾隆呢,人家自己后宫妃嫔就一大堆,父亲的妃子哪里记得住,但是官员把此事给忘了就不应该了,此事能够反映出当时大清官员的玩忽职守已经非常严重了,乾隆龙颜大怒,严厉处置了相关人等,该杀的杀,该罚的罚,并作出指示,立刻将马常在的彩棺葬入泰陵妃园寝。

就这样,马常在的闹剧才算告一段落。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清朝后妃传稿》

更多文章

  • 吕不韦推荐他 12岁可以玩弄3个诸侯国 秦始皇拜他为上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不韦的真实身份,吕不韦是怎样当上丞相的,吕不韦最出名的一个故事

    [var1]吕不韦的门客人才众多,其中就包括十二岁的“甘罗”,有一次秦国想攻打赵国,想和燕国结盟,所以互换人质,接着又想让张唐去燕国担任丞相,吕不韦亲自去和张唐说,却没有成功,这让吕不韦很是烦闷,作为门客的甘罗看到吕不韦闷闷不乐,就想帮助他请张唐去燕国,刚开始吕不韦不相信一个小孩有这个本事,但是奈何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把他 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看,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渊的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是什么,李渊的最著名四个儿子,李渊的资料有哪些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一共经历了二十四个朝代。在这二十四个朝代中,最强盛的非唐朝莫属。即使现在,也有无数的人向往回到大唐盛世领略那份独有的繁华。唐朝的开国皇帝叫李渊,他五十多岁起兵,和他的儿子们一起开辟了唐朝盛世,统一了天下。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却不高,认为他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是凭借着儿子们的力量打天

  • 纪实:现代版“武则天”,山东一农妇“称帝”,在村里建后宫男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当今社会,居然还有人存在着“称帝登基”的想法。一个来自山东的“奇”女子,不仅一直模仿女皇武则天称帝,而且她也和武则天一样,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后宫,养了一批“男团”。这样疯狂的举动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不过后来,她也被警方抓获。 一、关于晁正坤 晁正坤小的时候还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虽然家境贫穷,但是她十

  • 她一生嫁给了6个皇帝,50岁的时候时尚犹存,晚年得李世民倾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李世民一生最爱的女人,李世民一生最喜欢的女人,李世民16岁娶了谁当皇后

    这样一个悲剧的女子就是隋炀帝的皇后萧美娘。她的出生非常的好,是昭明太子的曾孙女,她非常的聪明,性格也很温柔,嫁给杨广后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大家都知道杨广非常的好色,但是她的皇后之位始终坐的很稳,而且杨广对她也很宠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本来就按照这样的情况下去她至少会做一个很受宠爱的萧皇后,但

  • 他是王维的死党,一生孝顺后妈,80岁辞官,他的诗字字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维一生有多荒唐,与诗人王维最亲近的人,古代王维的好朋友是谁

    唐代诗人丘为就是其中一个。《新唐书》中记载,丘为对待继母十分孝顺,以至于感动了天地,他们家厅堂的台阶上长出了珍贵的灵芝。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孝感”,即行孝感天动地,将得到天赐的恩惠。丘为八十多岁的时候,继母还健在。他把自己当官得到的工资,分出一半来给继母。他的孝行感动了当时的人,当时的人都非常敬重他。

  • 1932年,四川二刘大战,为什么说蒋介石渔翁得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刘湘提携刘文辉 1932年,四川“二刘大战”是民国时期,除中原大战以外,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也是军阀混战的高潮。四川混战之后,地方上的军阀混战,基本上也就结束了。此后,蒋介石在追剿红军的过程中,中央军趁机进入地方军阀地盘,逐个瓦解地方军阀的势力,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乱世的时候,四川自古就是兵家必

  • 康熙皇帝为何能平定三藩,是周培公能谋善断,还是吴三桂去世的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如何平定三藩之乱,康熙为啥可以平定三藩,康熙平定三藩是对是错

    本来这一年在康熙的工作计划里没什么大事要办,但是一封奏疏却改变了这一切。写奏疏的人叫尚可喜,是清廷入关时封的四位藩王之一。四藩王中,定南王孔有德去世得较早,所以后人就把平南王尚可喜,和平西王吴三桂还有靖南王耿精忠并称为“三藩”。尚可喜当时之所以给康熙上疏,是因为当时他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当时感到自己

  • 命真好!他被蒋介石关了四次,每次都有人救,活了96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胡逸民参加过同盟会,算是追随孙中山的元老,还曾见证过孙中山遗嘱,在国民党内地位还是有的。但其一生在国民党内还真没当过太高的职位,因法律系毕业的缘故多是在司法部门工作。北伐时,胡逸民被任命为军法处执法科长兼监狱科长,执掌军队法纪。在此,他有了“北伐军中刽子手”的名号。在安源煤矿上他枪决了人人共愤的总经

  • 三国: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能算是三分势力之一吗?有人挡他的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赤壁之战刘备有多强大,赤壁之战时刘备的实力,赤壁之战中刘备为什么会赢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分,刘备集团也还不算三分势力之一。我这么认为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刘备势力集团在赤壁之战后的数年时间里,还没有资格参与

  • 川蜀,刘备和刘邦川蜀地区安排的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与川蜀谁厉害,刘备为什么要攻占川蜀,刘邦和刘备的人才差距

    在鸿门宴的时候,当时的刘邦还只是项羽帐下的一员小将,跟着项羽一路西进讨伐,入咸阳烧毁阿房宫斩杀秦王,一路高歌猛进最后也算是大获全胜。事后项羽给每个跟随自己的将领们封官进爵,刘邦也搞到了一个汉王的头衔。封地就是巴蜀和汉中等地区,当时的都城为南郑,但是刘邦当时并不满意,就有了后来广为流传的楚汉之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