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行政院长汪精卫和宋子文亲自飞抵北平,登门拜访张学良,希望张学良能率军抗日,但是,张学良却表示了拒绝,不同意出兵,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在一个月前,国民政府与日本就淞沪局势签订条约后,沪宁杭地区的危局暂时被解除,但是东北的局势却呈加重态势,让国民党大为头疼。
同时,国内民众也纷纷走上街头,痛斥国民党当局倒行逆施的行为,让国民政府的压力非常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就派汪精卫和宋子文,去北平跟张学良商量抗日。
见面后,汪精卫开门见山地说:“现在热河和山海关的局面你都看到了,政府希望,你的军队能跟日本人打一下。”
张学良没有急着表态,而是问汪精卫:“既然如此,南京那边有什么准备吗?是不是准备真打?”
汪精卫避重就轻地说:“汉卿,现在必须要和日本人打一下,要不然政府会垮台的,近来的舆情你都看到了,来势汹汹,所以希望你跟日本人打一下,缓解一下政府的压力。”
汪精卫说完后,张学良非常生气,说:“汪先生你说什么!拿我部下的生命来换你们的政治生命,我张学良干不出来!”
汪精卫有点惭愧,低着头没有说话,张学良继续说:“如果是你们直接给我下命令,那我没话说,我只能服从,东北军打光了也是为国捐躯,光荣!但是你现在来跟我商量,让我来做主,那我肯定不干!”
汪精卫把蒋介石的亲笔信交给张学良,说:“汉卿,这件事委员长也是同意的。”
张学良看过信后,说:“这封信上委员长说,这件事应该由我们两个商量着来,委员长并没有下命令。既然是商量,我还是那个说法,坚持不打!”
见张学良如此拒绝,汪精卫也没办法,只好离开了。
等到晚上,汪精卫还想再争取一下,又登门拜访,谁料张学良因“突发疾病”,不便见客,让汪精卫吃了闭门羹。
更让汪精卫气愤的是,其实那天晚上张学良什么病都没有,反而和宋子文一起跑出去游玩去了,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汪精卫非常郁闷,第二天一早就坐飞机回到了南京,跟蒋介石告了张学良一状。
其实,张学良并不是不想跟日本人打一仗,东北是在他的手里丢掉的,他比任何人都想打回东北,赶走日本人,但是,战争是很严肃的事,必须要做好准备,要打就彻底地打,发动全国的力量跟日本人干,而不是单纯为了缓解政府的压力,象征性地打一下,掩人耳目。
张学良直到晚年时,仍然对这件事耿耿于怀,说:“我从来不拿我的部下、利用我的部下给我打地盘,我自己每次打仗,都是为了中央的统一。现在我的部下还有啊,你可以访问我的部下,现在对我还是尊敬的。
确实,张学良与蒋介石、汪精卫这些政客是完全不同的,他把部下们当成人,而不是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