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湖南

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湖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4/2/6 9:35:11

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因为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湖南大肆屠杀百姓,所以导致湖南人口骤减。

所以为了平衡发展朱元璋就在江西强行进行了百姓移民填补湖南人口缺口,这次事件在很多的湖南人族谱中都有记载,但是关于“洪武屠湘”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那么“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湖南?难道是因为朱元璋在湖南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或者是湖南人做了对不起朱元璋的事情?现在就来走进“洪武屠湘”来探寻真正的原因吧。

朱元璋

一、可信度低的原因

关于“洪武屠湘”的原因推测太多了,但是有些原因一听就是不可信的比如有人说朱元璋就是因为嗜好杀人,而且尤其是对湖南的百姓非常的仇视,原因就是湖南的百姓支持陈友谅的居多。

这个事情还得从两方面来讲,首先关于朱元璋嗜好杀人,是说通过他弑杀了那么多功臣和将领就能知道朱元璋这个人杀人不眨眼,而且对于人命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所以说他才会嗜好杀人,可是这样的说法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历史上因为疑心病而杀害开国大臣的皇帝多的是,所以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因为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功臣就觉得朱元璋是一个杀人恶魔,毕竟朱元璋还是做过很多有利百姓的事的。至于说是因为湖南人大多数都支持陈友谅而导致了朱元璋杀心大起也是不太可信的。

关于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敌对关系,当年朱元璋是跟随郭子仪的起义军的,除了郭子仪以外还有一支起义军那就是陈友谅了,在陈友谅的部下也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人他就是胡美,这个人的身份很特殊他是朱元璋的岳父。

当然是在胡美投降朱元璋之后才成为的朱元璋岳父。当年陈友谅因为打了几场胜仗就信心大增,自己称王称帝还是不时和朱元璋两军对垒。

可是陈友谅哪里是朱元璋的对手,这一点从朱元璋能够撬动陈友谅部下胡美招降就能看出来了,所以最后的结果毫无意外的朱元璋胜利了。

但是相传在陈友谅与朱元璋对阵的时候湖南人民齐刷刷的选择了站在陈友谅的背后,所以朱元璋对此非常的气愤,在打败了陈友谅以后就把这股气撒在了百姓的身上,大肆的屠杀百姓。

可是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也是非常低的,首先朱元璋并不是这么小气的人,不可能因为当时百姓支持陈友谅就气到屠城这么残暴的,再有就是朱元璋也是基层穷苦百姓出身,所以他们明白百姓的选择都是出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谁能让百姓生活的好百姓就支持谁。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迁怒于湖南百姓也是不成立的,更何况《明史演义》中明确的记载了朱元璋说过的一句话“我有志救民,怎忍看他糜烂?”从这也能看出朱元璋并不会因为陈友谅而屠杀百姓的。

之所以还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朱元璋,而是根据一些历史事件的前面解释就觉得朱元璋是杀人狂魔,这一点是不可取的。

二、可信度较高的原因

这个原因之所以说可信度高并不是代表就一定是这个原因,只不过相较而言这个原因说的更加有说服力。说是在1363年的时候,陈友谅与朱元璋一战,战死沙场之后他的儿子陈理继承了他的位子,后来也被朱元璋俘获了。

于是陈友谅的势力这次算是全军覆没,他麾下的部将基本上也都归顺了朱元璋,其中就有易华时和杨从政这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就是导致“洪武屠湘”的罪魁祸首。

这两个人一个被任命为湖广参政,也就是在现在的湖南一带地区从政,另一位是因为精通会计之术被朱元璋任命为了税史。自从陈友谅被杀以后杨从政便投降了,为了能够取得朱元璋的信任杨从政也是想了非常多的办法。

后来觉得还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给朱元璋一个惊喜比较容易,于是就在征收财政的时候大肆加量,这样一来税收就会增加,税收增加了朱元璋就一定会高兴,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在朱元璋面前出出风头,也不用担心自己是前边官员而受到朱元璋的另眼相待。

说也是巧在杨从政想要增加税收的时候就遇到了易华时,这易华时与杨从政一直就有过节,在元朝的时候两个人就摩擦不断,后来两人居然都不约而同的投降了朱元璋,这样一来他们没能完结的仇恨又一次续上了,于是杨从政就选择了从易华时这开刀。

原本只需要征收三万三千多石粮食的税收,结果杨从政却要了九万九千石,于是易华时大怒,找到杨从政理论,还抬出了“陈王无道,方归有道朱王,今若此,何别无陈王?”来质问杨从政。

谁知杨从政却说陈王在位的时候征收的可是十万石,我可是少问你要了九千石呢。于是易华时越听越气,最后集结了衙门要杀了杨从政,结果杨从政利用假死逃过一劫。

等杨从政回到朝廷向朱元璋说起此事时的添油加醋引起了朱元璋勃然大怒,于是就出兵要征讨易华时,并且扬言要是易华时不死那就杀了全湘的人来代替,于是易华时逼不得已就自杀了,结果谁能想到易华时也使了一招金蝉脱壳,在当地的百姓帮助下逃走了。

可是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传到了朱元璋那里,这下朱元璋就更加的不能容忍了,于是就带领着大军血洗湘江,这就是“洪武屠湘”的另一个原因推测,总体分析下来算是有理有据,可信度也比较的高,如果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朱元璋选择了屠城倒也令人信服。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推测,没有人知道真假,甚至还有人说“洪武屠湘”是一种传输错误,说这是因为湖南人说话没有f、l、n、h的区分,再有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传着传着就变了意思,原本应该是“血洗胡蓝”,这个胡蓝指的就是胡美和蓝玉这两个人。

这个推测也有一定的理由,毕竟方面无论是胡美还是蓝玉都牵连了很多人,所以说血洗也不是很过分。

但是最后却传成了“血洗湖南”在之后就演变成了“洪武屠湘”这个故事的原因了,所以这么多的理由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就不得而知了,至于真正的历史真相是什么这就见仁见智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妃嫔衣不蔽体、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北宋末代帝钦宗之年号。公元1127年,宋朝城都开封被金攻克,带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对所获之人极尽羞辱,史称“靖康之乱”。因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一书,故金人灭北宋的“靖康之乱”家喻户晓。又因岳飞《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一句歌尽了爱国之情,靖康之乱便更为人熟知。那么“靖康耻”到底多耻?三

  • 包拯死后,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拯死后下葬在哪,包拯死后为何准备二十一口棺材,包拯死后尸骨里藏了什么

    顾名思义,从这个名字的字面来看也不难看出包拯之所以这么受百姓喜爱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是一个青天大老爷,为百姓们断了非常多的冤假错案,使的很多人能够沉冤得雪,这对于百姓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包拯在百姓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为人不解的是包拯死后,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他在害怕什么

  • 赵构才56岁为何就自愿退位当太上皇?倦政不是主因,这点才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一场荒唐的兵变逼得赵构退位,为什么赵构退位了依然有权力,赵构为什么能成为实权皇帝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宋高宗赵构就心甘情愿地做了这个这个太上皇,56岁就让位给宋孝宗赵眘,难道他就不贪恋权位吗?赵构不贪权?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若他真不贪权,当年也不会授意秦桧,将一心忠国的岳飞冤屈而死。其实他提早放权是别有深意的。赵构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算是长寿皇帝,足足活了81岁才驾崩。56岁退位时他

  • 常遇春老婆做了这件事,被朱元璋酷刑杀害,为何给常遇春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会杀常遇春吗,常遇春为什么被处死,朱元璋常遇春之死片段

    ▲配图常遇春虽有万夫不敌之勇,但也有清官难断家务事,常遇春也搞不定家事。所以他老婆即使再无理取闹,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他是蓝玉的姐姐,不看僧面看佛面。在古代三妻六妾已经是再寻常不过,但这个泼妇不但不让常遇春再娶,多看一眼其他女人也不行。面对老婆的刁难,常遇春也只好忍气吞声。但殊不知,一味

  • 水浒里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件事,历史上的宋江,可能压根不是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人暗示过宋江可宋江没听懂,水浒中对宋江的评价,水浒传中宋江的辛酸史

    首先要明确的是,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也确实在梁山泊一带发动过起义。但是与宋江一起发动起义的并没有像《水浒传》里写的那样,前前后后一共入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而仅有三十六人,这也正是小说中三十六天罡正星的由来,而且梁山起义仅仅维持了三个多月就被朝廷派来的军队给消灭了。当时梁山起义聚众不过万人,与朝

  • 为岳飞平反又两次北伐的宋孝宗,一心想收复失地却壮志未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孝宗:梅花香度远,自有一枝春 平心而论,宋孝宗赵昚是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他在宋朝那么多的帝王中,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单项成就,排进第三是没有问题的,至少在南宋是头号明君,史书称他是“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当是良心之言;但实际上其声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上都很寂寞,就这点来说,也算是一位很悲催的君主了。

  • 元朝是不是我们的骄傲,别傻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值得骄傲吗,世界上对元朝的评价,元朝为什么退步了

    女真灭北宋,中国先进文明南渡到长江流域,而蒙古灭宋,神州陆沉,先进文化几乎一扫而空,以前我们把安史之乱看做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水岭,其实,应该从蒙古灭宋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完全统治中国——以其尚未文明的统治方式统治中国。元代读书人的地位非常悲惨,到了“九儒十乞”的地步。儒家文明没有办法独立生存只有委屈于

  • 《大明风华》朱祁镇回宫全靠孙若微的神操作,朱祁钰扮猪吃老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回宫与朱祁钰的对话严宽版,朱祁镇朱祁钰大明风华,朱祁钰迎接朱祁镇回宫

    朱祁钰开始装的特别胆小,还有些傻萌。但是,他是在扮猪吃老虎。虽然朱祁钰确实力挽狂澜,展现了朱家人的魅力。但是,他确实也是觊觎朱祁镇的皇位。不过,一般人当上皇帝之后,都是不想再下来的。所以,作为观众其实很能理解他。而且,朱祁钰突然性情不定,在朝堂大吵大闹很可怕。而且,在魄力方面,朱祁钰也是比朱祁镇要强

  • 《大明风华》朱棣逼着3儿1孙发誓,最悲催这“说好不沾血”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明风华朱棣哭着感谢自己的儿子,大明风华中朱棣临终遗言,大明风华朱棣最后一次征漠北

    但这部《大明风华》,补充了一些正剧里写不出来的东西,比如人物形象,比如家庭相处,比如朱棣到底是不是暴君。明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在文化、经济发展的顶峰,而且明朝的皇帝各个都很有特点:有当过和尚的、有因文治武功赫赫有名的,有醉心木匠的,有求丹问药的,有专门一夫一妻的,有心力憔悴想力挽狂澜的。第3、4集,朱棣

  • 比朱元璋还牛的明朝皇帝,万贵妃祸乱后,不上朝却能开辟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最精明的皇帝,朱元璋的贵妃,明朝历史上最不务正业的皇帝

    说起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朱棣肯定是万人称颂的,他们不仅具有超人的本领,还可以将一个国家整治得井井有条,但是大明王朝延续几百年的时间里,肯定不可能只依靠这两位皇帝,而且明朝最厉害的皇帝也不是这两位,而是另有其人,他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经历了著名的万贵妃祸乱后庭事件,所以在后来的执政生涯中,他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