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执意得到元朝“酒具”?并非珍贵,而是涉及民族尊严

朱元璋为何执意得到元朝“酒具”?并非珍贵,而是涉及民族尊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72 更新时间:2023/12/21 18:50:28

南宋自赵构建立后,并未强大到能收复失地,反而在南方“乐不思蜀”。后来又犯战略性错误,竟然帮助蒙古灭掉金朝,最后南宋被蒙古所灭。据史料记载,蒙古灭南宋后,忽必烈后来还得到南宋第五任皇帝宋理宗的头盖骨,并把此头盖骨当酒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宋皇帝头骨缘何成酒器?

南宋第五代皇宋理宗赵昀,此皇帝并不是一个明君,他生前酒色无度,没有把江山放在心上。但南宋灭亡,元朝建立后,已经死去15年的宋理宗再次成为世人的焦点。宋理宗当然不知道他会死后成名。让他成名的是他的遗骨再次被挖出,居然成为元朝人把玩的东西。

至元二十二年,一个外国来的叫杨琏真伽僧人到了江南,这个番僧得到忽必烈赏识,也叫作“嘉木扬喇勒智”,被忽必烈封为“江南浮屠总摄”。这样奇怪的封号也只有元朝有。但这个封号给杨琏真伽的一个很大权力,他有权管理江南所有佛教寺庙。这是佛教史最悲哀的一段记载。番僧怎么能管中国的佛教?这或许也是忽必烈统治江南的一个计谋。

杨琏真伽到江南后,就开始实施自己的权力,他破坏了大量江南原来的寺庙,并毁坏了佛像,把番僧的佛像立起来了。此时元朝丞相是桑哥,他与杨琏真伽勾结起来,甚至要把宋朝留下宫殿及庙宇全部毁坏,被元朝推官申屠致远制止,才没有酿成一段历史灾难。

这个杨琏真伽坏事做绝,他不仅把寺庙毁毁坏,而且还断了宋朝“精神之根”,他后来盯上南宋皇帝陵园,此处陵园就是“宋六陵”,位于会稽。

所谓的“宋六陵”是指南宋六位皇帝集中埋葬的皇陵。杨琏真伽要动宋六陵,目的很明确就是毁掉南宋的“皇根”。古代有“刨祖坟”之说,看来元朝请来的这个番僧也会做。

忽必烈对杨琏真伽的请求宋六陵奏议竟然同意了,可怜南宋六帝死后也不得安生。杨琏真伽组织人员立即疯狂挖掘了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墓中陪葬金银财宝全部被杨琏真伽据为己有。赵构墓中的陪葬的“真珠戏马鞍”,宋光宗墓中的“交加百齿梳”,宋理宗陪葬的绿玉磬、穿云琴等宝贝也都未能幸免。

按理说杨连真伽挖了这些宝贝应该知足了,但他却做了一个令后人惊异的事件,他把南宋六个皇帝遗骨收集起来,在原来南宋宫殿遗址上建了一个白塔,名为“镇南塔”。杨琳真伽告诉忽必烈,他把六个皇帝遗骨全部埋在塔下,用此镇住南方王气,让宋朝再无翻身之日。

最让人气愤的是,杨琏真伽还做了一件丧心病狂的事,他看到宋理宗的颅骨十分完整,然后取来挂在城门晒了三日后,他把颅骨一切为二,居然做成了酒杯,成为他在宴请宾客喝酒的酒具。这就是宋理宗颅骨为何成酒具的来由。

忽必烈缘何得到?

对于杨琏真伽暴行,南方民众愤怒而且悲痛,但又无能为力。好在江湖上有个叫唐珏、林景熙的义士,两人偷偷取走南宋六帝遗骨,埋在深山中,并种了棵冬青树作标记,每年清明寒食都来偷偷祭奠。对于此事,还有一首诗为证:“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犹传竺国经。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杨琏真伽也没得到好下场。由于他依附的丞相桑哥被忽必烈治罪,杨琏真伽也受到牵连,而且他以前犯的“淫罪”也被人告发到忽必烈那里。忽必烈是一个信佛之人,他大怒,认为杨琏真伽毁了他的信佛之事。

随即忽必烈派人查抄杨琏真伽,他家私藏的宝贝全部被人送到元朝皇宫,当然也包括宋理宗头骨做成的酒器。忽必烈把宋理宗的头骨赐给宣政院国师继续使用。从此成为元朝皇家私藏传承宝物。

朱元璋如何找到?

元末时,各地起义不断,朱元璋经过打拼,于1368年创立明朝,并对元朝残余势力进行打击。当时大将徐达奉命攻入元大都,标志元朝灭亡。元朝翰林学士危素被迫向投降明朝。这个危素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他到南京后,朱元璋就召见了他。两人谈论元朝历史时,危素向朱元璋透露了宋理宗头骨成酒具的事。

朱元璋听后很不是滋味,他曾伤心的说:“何乃复纵奸人肆酷如是耶?”忽必烈怎么能纵容奸人做种丧尽天良的事呢!

朱元璋召见危素之后,就对寻找宋理宗的头骨的事产生了兴趣,他命李善长、谷秉义及北平大都督府守将吴勉三人寻找宋理宗的头骨。很快宋理宗的头骨从番僧没纳和监藏深惠手中找到。

找到宋理宗的头骨后,朱元璋专门举行仪式,把宋理宗的头骨埋葬在南京南门高座寺西北。明洪武二年,绍兴官员也送来《永穆陵图》,也就是朱元璋下令修复宋六陵的事宜已经完成。然后他又下令把宋理宗的头骨重新归葬于宋六陵。而且增加了碑亭、围墙、享殿等物,算是告慰宋理宗在天之录。

迎回头骨的重要意义

有人说朱元璋迎回宋理宗头骨,重修宋六陵,使南方再现“王气”,南京的“金陵王气”也显现出来。当然古代皇帝信奉“龙脉”、“王气”之说,朱元璋迎回也有此意。其实朱元璋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迎回宋理宗头骨,也向南方民众宣告,汉人重掌天下,进一步加强明朝统治的正统性,增强民族的士气。这才是朱元璋要表达的含义。虽然寻找宋理宗的头骨事小,但这关乎的民族的尊严,汉人皇帝头骨被番僧做成酒具,这本身就是对汉人一种侮辱。即使朱元璋不迎回,也不会影响明朝延续,但朱元璋做这件事重要意义就是要这种正统,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策略。

参考资料:《万氏石经考》、《解酲语》、《宋人轶事汇编》、《蕉轩随录》、《南村辍耕录》、《七修类稿》、《明史》。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文章

  • 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湖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因为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湖南大肆屠杀百姓,所以导致湖南人口骤减。所以为了平衡发展朱元璋就在江西强行进行了百姓移民填补湖南人口缺口,这次事件在很多的湖南人族谱中都有记载,但是关于“洪武屠湘”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那么“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

  • “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妃嫔衣不蔽体、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北宋末代帝钦宗之年号。公元1127年,宋朝城都开封被金攻克,带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对所获之人极尽羞辱,史称“靖康之乱”。因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一书,故金人灭北宋的“靖康之乱”家喻户晓。又因岳飞《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一句歌尽了爱国之情,靖康之乱便更为人熟知。那么“靖康耻”到底多耻?三

  • 包拯死后,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拯死后下葬在哪,包拯死后为何准备二十一口棺材,包拯死后尸骨里藏了什么

    顾名思义,从这个名字的字面来看也不难看出包拯之所以这么受百姓喜爱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是一个青天大老爷,为百姓们断了非常多的冤假错案,使的很多人能够沉冤得雪,这对于百姓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包拯在百姓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为人不解的是包拯死后,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他在害怕什么

  • 赵构才56岁为何就自愿退位当太上皇?倦政不是主因,这点才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一场荒唐的兵变逼得赵构退位,为什么赵构退位了依然有权力,赵构为什么能成为实权皇帝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宋高宗赵构就心甘情愿地做了这个这个太上皇,56岁就让位给宋孝宗赵眘,难道他就不贪恋权位吗?赵构不贪权?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若他真不贪权,当年也不会授意秦桧,将一心忠国的岳飞冤屈而死。其实他提早放权是别有深意的。赵构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算是长寿皇帝,足足活了81岁才驾崩。56岁退位时他

  • 常遇春老婆做了这件事,被朱元璋酷刑杀害,为何给常遇春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会杀常遇春吗,常遇春为什么被处死,朱元璋常遇春之死片段

    ▲配图常遇春虽有万夫不敌之勇,但也有清官难断家务事,常遇春也搞不定家事。所以他老婆即使再无理取闹,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他是蓝玉的姐姐,不看僧面看佛面。在古代三妻六妾已经是再寻常不过,但这个泼妇不但不让常遇春再娶,多看一眼其他女人也不行。面对老婆的刁难,常遇春也只好忍气吞声。但殊不知,一味

  • 水浒里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件事,历史上的宋江,可能压根不是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人暗示过宋江可宋江没听懂,水浒中对宋江的评价,水浒传中宋江的辛酸史

    首先要明确的是,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也确实在梁山泊一带发动过起义。但是与宋江一起发动起义的并没有像《水浒传》里写的那样,前前后后一共入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而仅有三十六人,这也正是小说中三十六天罡正星的由来,而且梁山起义仅仅维持了三个多月就被朝廷派来的军队给消灭了。当时梁山起义聚众不过万人,与朝

  • 为岳飞平反又两次北伐的宋孝宗,一心想收复失地却壮志未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孝宗:梅花香度远,自有一枝春 平心而论,宋孝宗赵昚是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他在宋朝那么多的帝王中,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单项成就,排进第三是没有问题的,至少在南宋是头号明君,史书称他是“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当是良心之言;但实际上其声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上都很寂寞,就这点来说,也算是一位很悲催的君主了。

  • 元朝是不是我们的骄傲,别傻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值得骄傲吗,世界上对元朝的评价,元朝为什么退步了

    女真灭北宋,中国先进文明南渡到长江流域,而蒙古灭宋,神州陆沉,先进文化几乎一扫而空,以前我们把安史之乱看做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水岭,其实,应该从蒙古灭宋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完全统治中国——以其尚未文明的统治方式统治中国。元代读书人的地位非常悲惨,到了“九儒十乞”的地步。儒家文明没有办法独立生存只有委屈于

  • 《大明风华》朱祁镇回宫全靠孙若微的神操作,朱祁钰扮猪吃老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回宫与朱祁钰的对话严宽版,朱祁镇朱祁钰大明风华,朱祁钰迎接朱祁镇回宫

    朱祁钰开始装的特别胆小,还有些傻萌。但是,他是在扮猪吃老虎。虽然朱祁钰确实力挽狂澜,展现了朱家人的魅力。但是,他确实也是觊觎朱祁镇的皇位。不过,一般人当上皇帝之后,都是不想再下来的。所以,作为观众其实很能理解他。而且,朱祁钰突然性情不定,在朝堂大吵大闹很可怕。而且,在魄力方面,朱祁钰也是比朱祁镇要强

  • 《大明风华》朱棣逼着3儿1孙发誓,最悲催这“说好不沾血”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明风华朱棣哭着感谢自己的儿子,大明风华中朱棣临终遗言,大明风华朱棣最后一次征漠北

    但这部《大明风华》,补充了一些正剧里写不出来的东西,比如人物形象,比如家庭相处,比如朱棣到底是不是暴君。明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在文化、经济发展的顶峰,而且明朝的皇帝各个都很有特点:有当过和尚的、有因文治武功赫赫有名的,有醉心木匠的,有求丹问药的,有专门一夫一妻的,有心力憔悴想力挽狂澜的。第3、4集,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