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立了一条规矩, 被朱棣破坏了, 在崇祯亡国时起了极坏的作用

朱元璋立了一条规矩, 被朱棣破坏了, 在崇祯亡国时起了极坏的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110 更新时间:2024/1/6 0:00:40

上吊的崇祯皇帝

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扫清了北京城外的一切障碍,对北京城形成了包围,崇祯皇帝和很多的朝廷重臣都成了瓮中之鳖,李自成率领数十万大军在城外,而在这数十万大军中,有很多人原本是朝廷的人。李自成正对彰义门坐着,身边两位原明朝王爷席地而坐——晋王和代王,李自成带着这两个巨大的战利品督战,也想让他们看看他们的明朝是如何被自己灭亡的。

李自成剧照

而在两位王爷身边还有一个太监,叫杜勋,原本深受崇祯皇帝重用,任用其为监军太监,但是他见李自成势不可挡,投降了李自成,然后又来到了北京城下。李自成命其入北京城劝崇祯皇帝逊位,刚烈的崇祯皇帝自然拒绝,而且痛斥杜勋,其他大臣劝崇祯皇帝留下杜勋进行处置,可是杜勋却以晋王和代王的性命相要挟,声称如果自己回不去,那么二位王爷马上就会被杀,无奈之下,杜勋又被放回城下。

虽然杜勋没有能够劝降得了崇祯皇帝,但是他却劝动了几个太监,据史料记载,杜勋曾经用几句话就打动了王相、褚宪章等太监,杜勋对他们说,“吾党富贵自在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李自成来了,崇祯皇帝的富贵是没了,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富贵下去的,只要投降李自成就可以了。这一下子让这几个太监心头一热。

崇祯皇帝像

而在北京被包围的最后时刻,北京的守军人数不够,很多太监都被临时拉上了城墙充当守卫,而这些太监都来自皇宫内院,稍微有点官职的都能够作为监军,拥有着不小的权力,他们甚至能够命令或者左右守城的军官,后来,北京的外城就是被从里面打开的,就是说内部出了问题,而打开城门的这个人,有史料记载说是曹化淳,但是曹化淳此时是不在北京的,可能是诬陷之词。也有说是王相尧,可见太监是脱不了干系了。

大太监魏忠贤

当然,我们将北京城破的所有罪责都退到少数几个太监头上肯定是不公正也不客观的,但是太监在明朝的灭亡中起到的负面作用肯定是远远大于正面作用的,其实原本这一点是可以避免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于太监,朱元璋做过严格的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并且做成铁牌放在宫中,以警示后面的帝王,谨防太监专权。但是后来这个规定却被朱棣破坏了,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了皇位,但是他的正当性一直得不到儒家传统的承认,连朱棣本人都觉得有点没有自信,所以他只得借助太监对大臣们进行监视,防止他们图谋不轨。

朱元璋

从朱棣登基后的永乐年间,朱棣开始任用太监参与政事,比如让他们出使暹罗等附属国,派郑和下西洋,派出宦官出任监军等等,明朝太监的潘多拉之盒就由朱棣打开了,从而酿成了整个明朝的宦官干政的苦果,最终被崇祯吞下了。

朱棣像

?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爱民如子?洪武二十三他在南京一次性就屠杀了2万户老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画像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说朱元璋对待官员、士大夫虽然残暴,但是对老百姓却很仁慈。然而这种说法是大错特错了。朱元璋重典治国,不仅仅是对官员和士大夫这些地主精英,他对普通老百姓也同样是重典治国。而最能凸显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是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在诛杀李善长等勋贵时,还不忘屠杀南京2万户平民老百姓

  • 朱元璋在农夫家避雨时问:您贵姓?他的回答令老朱大喜:封世代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老朱,朱元璋晚年合集,朱元璋的三个锦囊妙计

    在古代社会,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逻辑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还因为古代人更加讲究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例如,在野史中朱元璋就干过这么一件事情,当年他平定天下以后,就准备给自己修陵墓。但皇家陵墓不仅仅需要工程师,还需要一支部队负责养马和看守。 当时朱元璋

  • 朱元璋看到菜里有根头发,御厨急中生智回了6字,龙颜大悦还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吃饭发现碗里有根头发,朱元璋还专门找寻当年的救命恩人,年仅6岁的八皇子朱元璋

    不少历史学家都说,皇帝在封建足以算得上是一种畸形的产物,百姓犯了错是格杀勿论,但皇帝犯了错,却是无人敢问津,这种并非人人平等的人权制度,居然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想想还真是一件让人一言难尽的事。 虽然中国历史朝代有着不少明君,但也有不少昏君,在电视剧中都可以得知,这些皇帝只要是大臣在他们面前说错一句话

  • 朱元璋留下4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却自作聪明全给废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元璋去世以后,历史迎来了一个分水岭。理论上来说,朱元璋死于洪武31年,那么接下来就是建文元年。但比较有意思的是,建文皇帝在4年战争中惨败收场,所以朱棣接替的朱元璋的位置。 于是,原本在明太祖和明太宗之间有一个建文年号,但是被人无情抹去。明太宗成为了一代传奇,但是建文帝却成为了千古笑话。

  • 朱元璋用膳时吃到一根头发,大厨急中生智回6字,龙颜大悦还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用膳时吃到一根头发,朱元璋在吃饭时发现有一根头发,朱元璋给谁吃了两张免死铁券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为了一改前朝在政治上的弊端,巩固中央集权,朱元璋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番大改造,对权臣进行了清理,其中,最令人广知的便是“胡惟庸案”。胡惟庸在当时的权力相当大,整个的势力范围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明朝的统治,加上胡惟庸拥权自傲,在日常的作风上也是极为的高调,故而,最后在1380

  • 朱元璋是个工作狂,为何在1392年某一天大哭一场,28天没有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的勤政很多皇帝都追赶不上,能追赶下的也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生性多疑,废除丞相制后把什么是都往自己身上揽,每天4点就要起床工作,用早膳的时间还在想早朝要说的话,等上完早朝就开始处理国事批改奏章,据《明实录》记载,他曾有8天处理过1660件奏章,并给出详细方案和建议,解决掉3910件国事,一

  •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150年后, 王爷和书生大战鄱阳湖, 结果一个走下王座一个走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鄱阳,朱元璋在江西战陈友谅,朱元璋打陈友谅经典战役

    公元1519年(正德十四年),大明王朝已经传承了150余年,帝国发生了第二次王爷叛乱事件。 第一次众所周知,就是燕王朱棣,后来造反成功当了皇帝,成了明成祖。 第二次造反虽然朱棣没有参加,但是也是朱棣一手造成的,造反的王爷是宁王朱宸濠,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宁王朱权的后代,宁王当年被朱棣裹挟参与了叛乱,并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是什么菜?沈万三智答3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来说说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他下手可是非常狠,当年他杀了15万贪官,并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就格杀勿论,这一次,他的眼睛瞄准了“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 沈万三,出生于1286年,本名沈富,不得不说,这名字一看就有富贵相,又因为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所以俗称“沈万三

  • 朱元璋宴请群臣,青菜无人动,凡是吃了肉的后来居然都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杀大臣一览表,朱元璋为什么要杀群臣,朱元璋宴请文武百官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这个源头,明朝的朱元璋更是将这句话表现得活灵活现。 他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有许多的好兄弟跟随左右,朱元璋那个时候也跟他们称兄道弟,不分上下。 但是自从他当了皇上以后,就觉得他是无人能及的帝王,而跟着他的那些兄弟们都成了下属。但是他对于这些曾经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 朱元璋姓朱,明朝猪叫什么?一皇帝颁布法令,3个月便被迫取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26个儿子为什么姓朱,朱元璋是朱姓的哪一支,朱元璋是姓朱吗

    在当时那样的年代,普通人是不允许和皇帝同名的,不止名字,年号、别号甚至外号,你都不能和当朝皇帝相同,需要主动避讳,要么改字要么就去掉那个字,姓倒是不做多干涉,唐朝也有很多姓唐的,宋朝也很多姓宋的。 当时就连山川河流都被迫改名,比如“恒山”因为要避汉文帝的名讳,一度被史官改为“常山”。寻常人家你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