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为这些原因,朱棣迁都北京,同时也给明朝留下了一大隐患

因为这些原因,朱棣迁都北京,同时也给明朝留下了一大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4/3/7 22:00:05

我觉得,朱棣迁都北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朱棣对北京有感情

北京是朱棣的老巢,当然是原因之一。他10岁就被封为燕王,20岁就藩北京。他在北京生活多年,当然更习惯于北方的生活,对北京也更有感情。而且他是从北京起兵夺取天下的,自然把北京作为大本营。

2.南京风水不好,不适宜作都城

事实上,明朝君臣觉得南京不适宜长期作为都城,这是有共识的。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一直都有迁都之议。朱元璋也一直寻找更适合的都城之地。他们曾考虑过安徽凤阳,毕竟那是朱元璋的老家。而凤阳确也曾被称为“中都”。然后,西安曾经是都城的首选。他的宠儿太子朱标就是去陕西考察迁都事宜而感风寒,最后死掉的。之后朱元璋伤心过度,迁都之事就此搁置了。那时候人们都很相信风水之说。朱元璋和朱棣必定也请风水高人看过龙脉,可能得出个结论是南京不是都城的好选择。而从历史上看,定都南京的朝代都不长久。他们不能不有所顾忌。

3.军事上,定都北京有利于打击蒙古势力

明朝军队虽然把元朝统治者赶出了中原,但是蒙古军队还很多,势力还很大,退到北方后仍然对明朝造成很大威胁。无奈明初经历多年战火后,国力不强,没办法继续追击。这跟西汉初年的处境是一样的。到了朱棣时,国力已经有所恢复,而且朱棣也是一个能征善战之人,当然想效法汉武帝、唐太宗,彻底解决北方边境威胁。如果定都南京,有鞭长莫及之感。所以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就近打击蒙古。后来他的确把蒙古人打怕了。但迁都有利有弊,定都北京也为明朝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下文再讲。

4.政治上,定都北京更容易得人心

我们知道,朱棣是起兵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走后做上皇帝的,这个皇位来得不正。朱棣心中也一直担心世人说他谋朝篡位,是乱臣贼子。加上建文帝在位时,大力纠正朱元璋施政的过失,废除了很多苛政和严刑竣法,平反了很多冤案。他施行仁政,颇得人心。特别是南方地区,臣民都是拥戴建文帝的。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朱棣攻入北京城后,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出逃了。一个这么得人心的帝王逃亡在外,确实是朱棣的心腹大患,必须提防他在民间集结力量意图复位。

为了收买人心,朱棣做了几件大事:一是派郑和下西洋,传扬大明声威,试探外邦意见;二是编修《永乐大典》,树立维护传统文化的正面印象;三是营建武当山宫观,奉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北方的水神,而朱棣也是从北方起兵。推崇真武的地位就是推崇自己;四是迁都北京。毕竟南京很多拥戴建文帝的人,他在南京待得不踏实。北京则都是他的旧部,臣民也都拥戴他。

迁都北京留下的隐患

朱棣迁都北京实际上也为大明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因为北京离北方边境太近了,而且没有什么天险可恃。北方游牧民族如果跨过长城,急驰一天就能到北京城下,威胁都城安全。京城一失,国本动摇,实在是非同小可。

明朝定都北京,号称“天子守国门”说是说得好听,朱棣自己雄才大略,当然离边境近方便打击蒙古,但是有没有考虑过他的子孙不一定能守得住?

后来,定都北京的弱点果然显示出来了。明英宗冒失亲征,在土木堡被俘,之后蒙古也先挟着明英宗,很快攻到北京城下,如果不是于谦忠勇守住了,大明就此灭亡也不一定。

明末朱由检时也是,袁崇焕把山海关一带守得很牢,皇太极见无机可乘,就绕道蒙古,跨越长城,很快兵临北京城下,吓得北京君民恨不得弃城逃跑。多亏袁崇焕及时赶到,死战守住,不然崇祯恐怕要提早十几年上吊了。但袁崇焕也因此战而被崇祯和北京人民深恨,最终被凌迟处死,大明自毁长城。

更多文章

  • 太子朱标为救老师跳入河中,侍卫救回,为何朱元璋将侍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标死前朱元璋杀了多少功臣,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朱标死时朱元璋杀了谁

    宋濂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才高八斗,不过当时已经告老还乡,结果还是被胡惟庸案牵连进来。照说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和谋反扯上什么关系,太子朱标也多次为宋濂求情,希望免掉老师的罪。不过朱元璋这个人生性非常多疑,抱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人的策略,坚持要杀宋濂。太子朱标最后见苦苦哀求也没有效果,最后就跳

  • 在宋代,高丽派往宋朝的朝贡使团,都有些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时期的高丽有多强,北宋时朝鲜使臣,高丽朝贡图

    一、高丽使团中有明确记载判官建隆三年(962)十月,高丽国王王昭:"遣其广评侍郎李兴祐、副使李励希、判官李彬等来朝贡。”开宝五年(972),高丽遣使以方物来献:“进奉使内议侍郎徐熙加检校兵部尚书,副使内奉卿崔邮加检校司农卿并兼御史大夫,判官广评侍郎康礼试少府少监,录事广评员外郎刘隐加检校尚书、金部郎

  • 战国时期强弩射600步,明朝却只能射50步,是科技退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50步弩射程,明代强弩有宋朝强吗,春秋战国时期的弩有效射程有多远

    其实对于《战国策.韩策一》和《天工开物》里关于弩的描述,虽然讲的是一个东西,但是描述的情况不再一样,这并不是科技退化了,而是其使用的方式不再一样。我们都知道,强弓劲弩是战国时期的主要杀器,各国也竞相研发,以至于把劲弩的射击距离一再提高。到了唐宋时,劲弩的发展到了顶峰。战国中后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

  • 宋朝名臣检阅部队时,士兵们跪称万岁,名臣做了个意想不到的举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名臣全表,宋朝皇帝对军人的评价,宋朝官员见皇帝呼万岁吗

    因为张咏手段出众,在治理蜀地的时候,受到了百姓将士们的一致拥戴,因为治蜀,张咏也成为了北宋名臣。北宋初年,四川之地曾经爆发过一系列的动乱,朝廷为了治理蜀地,也是费了不小的功夫,幸而张咏治理能力一流,在平叛的时候做出过卓著的贡献,当时的张咏任职益州知州,也是因此,张咏的名头在当地算是非常响亮的。虽然张

  • 宋朝为何分为南宋和北宋?靖康之变后南宋灭亡皇子即位建立北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靖康之变的背景资料,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宋朝为什么会有南宋和北宋之分

    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后周末帝柴宗训被逼禅位于赵匡胤。赵匡胤即位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位置在北方,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宋朝本身并无南北宋之分,只是前一个宋朝被金灭亡了。宋朝有南北之分是由靖康之变造成的,北宋有9个皇帝

  • 诸葛亮刚打了郭淮一个神兵天降,张郃马上还了他一个千里飞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飞郭淮黑科技阵容,曹仁郭淮,诸葛亮和张郃谁更厉害

    一、不进则退关于蜀汉北伐,一直有人以为这是不自量力穷兵黩武,最终耗尽蜀汉国力,加速其败亡。这种观点其实不值一驳。所谓“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无非是魏晋方面人士出于“政治正确”的诋毁之辞,其中可能还包含着对诸葛丞相的恐惧,竟然反被某些人视为定论?东汉十三刺史部,魏占其九而有余:凉州、司隶、并州,幽

  • 旷世贤臣还是一代权相?诸葛亮这一生,留下的谜团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古今第一贤臣,诸葛亮一生事迹回顾,诸葛亮真的是千古名相吗

    毫无疑问,诸葛丞相是治国能臣。但他也是一代权臣。而且是大权独揽实际架空君主的“假皇帝”!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只是名分上的一人之下,却是实实在在的万人之上;丞相一手掌控蜀汉主力军,是无可争议的最高军事统帅。刘禅常被称为幼主,但即位时已经十七岁,年纪不算很小。他也不见得昏庸无能,作

  • 探析:美国“后院”因何突然“起火”?三国同时出现内乱并非个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国三国最新消息,美国后院最新状况,美国内乱视频完整版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的大国,美国的发展除了有自身的一面,但美国能在全球称霸,与其所在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从历史上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在美国本土发生过,而且美国发展在二战后非常快,不过美国的发展还要得益于南美洲的稳定,也就是美国“后院”的稳定。南美洲历来被美国视为“后院”,南美洲国家的稳定也简接促

  • 古代皇帝有谁是被毒死的?汉朝有2个,最后一位被专家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被太监杀掉的皇帝,古代皇帝谁死得最冤,历史有哪些皇帝被毒死

    那我们历史里面可能是被毒杀的人有几个呢?这可就非常多了!咱们今天只说皇帝,最开始有被毒杀记载的就是汉代的两个皇帝。一个是王莽上位之前的君主,汉平帝。在一些历史记载里面他是被王莽立而后杀的,王莽觉得他年纪太大了慢慢地不好操控,就狠下心来下毒杀了他,另外选一个年纪小的宗室子弟做自己的傀儡。但也有一些人说

  • 刘禅已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还政于他,反而还带甲士百人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怎么做了40年皇帝,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能稳坐皇位,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皇帝吗

    其实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了几句话,大概的意思,刘禅要是当皇帝不能胜任,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刘备的心思,也许是有二种想法,第一种想法,就是刘备说这话的意思是真心话,要是诸葛亮觉得刘禅不行,可以取而代之。刘备的第二种想法,可能是在试探诸葛亮,刘备其实心里明镜是的,刘禅根本没能力驾驭诸葛亮,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