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旷世贤臣还是一代权相?诸葛亮这一生,留下的谜团太多

旷世贤臣还是一代权相?诸葛亮这一生,留下的谜团太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11 更新时间:2024/1/26 13:51:49

毫无疑问,诸葛丞相是治国能臣。

但他也是一代权臣。而且是大权独揽实际架空君主的“假皇帝”!

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只是名分上的一人之下,却是实实在在的万人之上;丞相一手掌控蜀汉主力军,是无可争议的最高军事统帅。

刘禅常被称为幼主,但即位时已经十七岁,年纪不算很小。他也不见得昏庸无能,作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君主(公元223年-263年在位),期间国内没有发生过严重动荡,虽说辅政诸臣素质不错,也要后主能任用贤才“领导有方”吧?

如果说刘禅年纪尚轻经验不足,一时不能很好履行皇帝职责;那么应该让后主在丞相指导下参与政务,尽快熟悉政治工作流程通过“见习期”成为合格皇帝。实际情况却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一手包办代替执政,一直到死都牢牢掌握着蜀汉军政大权。

所以,丞相所作所为就是权臣做派,与“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孟德相去彷佛。

没有人天生就要做权臣,即便凶蛮如董卓奸诈如曹操,也曾是出生入死的国家栋梁,只是机缘巧合才最终走到那个位置。

那么品性高洁的诸葛亮又是怎样成为权臣的呢?

一、从军师中郎将到丞相

诸葛亮没有民间传说的神机妙算,甚至说他初出茅庐时在军事上不算拿手。

当曹军大兵压境,刘备遭遇当阳惨败,诸葛亮也在军中,并没能拿出什么应变措施,只能一起逃命——以至于《三国演义》怕影响孔明光辉形象,无中生有硬将他打发出去求援。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担任外交特使兼联络参谋,而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设伏都是子虚乌有;具体作战主攻是周瑜掌控,辅攻是刘备自己指挥,孔明的作用相当有限。

赤壁战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这就是诸葛军师的由来。只是此军师并非总参谋长,不掌握军令权,负责的工作是“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也就是办后勤的。

刘备夺取益州后,提升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实际换汤不换药,孔明负责的还是老本行,“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在此期间,参赞军机出谋划策的“谋主”,先是“凤雏”庞统,庞统战死后又换成“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的法正,都没有诸葛亮什么事。

而诸葛亮从不计较这些,只管低调的当好自己的后勤大总管,并不担心自己会被边缘化。

诸葛孔明对自己有着准确定位,做自己最有把握的事,这是他聪明的地方。刘备麾下多的是悍将,缺的是行政人才,因此一直建立不起稳定的军需体系。《孙子兵法》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正是孔明兢兢业业处理政务,及时足额筹备发送军需,刘备才能迅速扩张。

办理军需对诸葛亮个人素质提升有很大作用:军需系统其实是整个军事系统最早制度化的部门,为了实现及时保障,军需官往往对战局有整体了解,于是就具备了参谋作业的基础——后世威名赫赫的德国总参谋部正是由军需总监部演变而来的,德军总参谋长的第一助手就是“总军需长”。

诸葛亮少年不曾出仕,即使他关系宽路子野,能够接触到大量机密,但终归缺少直接办理军务的机会。世界上没有什么生而知之,哪怕是天赋异禀,不经实际训练匆忙上手也要抓瞎。“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是建立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而不是死扣教条按图索骥。诸葛亮正是由后勤入手,逐渐熟悉军事流程,补上了自己的短板。

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取得了很大利益:通过办理军需,他有效的整合了荆襄非主流势力,进而取得行政核心地位。

终刘备一世,诸葛亮所扮演的角色,并非一般人想象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反而更像“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的萧何。所以当刘备称帝建国,由他出任丞相也就是顺理成章了——有意思的是,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主要工作也是“常居中持重”。

二、真宰相

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诸葛丞相新鲜出炉。不过此时他还算不得真宰相,实际还是后勤大总管。当刘备东征伐吴时,他照例留守。

蜀汉先主章武三年(后主建兴元年,西元223年),刘备东征惨败后一病不起,临终遗命丞相诸葛亮辅政,机会终于来了。

刘禅即位后,“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当然,名分不等于实际权力,此时蜀汉新败风雨飘摇,诸葛亮权威未著,单凭刘备一纸遗诏还不能慑服群臣。

之前诸葛亮帮助刘备整合荆襄集团,主要扮演联络协调员角色,实际工作还得跟这些人商量着开展。关羽兵败失荆州后,于是主客之势逆转,入蜀荆襄士人顿失根基,倍感益州土著压力,反过来主动依附寻求丞相保护。

诸葛亮取得荆襄集团领袖地位,权力大为巩固;但这还不够,孔明又拉上了原来刘璋的基本盘,即所谓“东州集团”。这支势力正处于分化瓦解中,无力抵御益州集团反扑,于是迫切希望丞相出手相助。

为了更好的拉拢东州集团,诸葛亮引进了刘璋旧臣李严“并受遗诏辅少主”(诸葛亮和李严关系很好,可以私信讨论敏感问题“加九锡”,甚至将“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这样近乎悖逆之言付诸字据),明确了蜀汉政权开放包容的人事政策,有效团结了刘璋旧部,进一步强化了“荆东”统一战线。

稳固了基本盘荆襄集团,团结了盟友东州集团,接下来诸葛亮又对益州土著进行了分化——益州名士如秦宓、杜琼、费诗谯周等,大多征辟为清贵之职,高高挂起不予实权;其中较有政治才干者,如杨洪张裔张翼等,大多调往汉中,置于诸葛亮身边,监督使用;寒门武将,如李恢、王平、马忠等,则提拔重用,往往得以都督一方军事。利用益州集团内部矛盾,采取分别对待,将他们的政治反弹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诸葛丞相终于得到了自己的舞台。他用心恢复生产,安抚百姓,整顿官场,最大程度的整合了益州力量,在他的领导下蜀汉政权逐渐走上了正轨。

三、南征亮剑

在乱世中,只会建设是不够的,还得亮出肌肉保护自己。

蜀汉后主建兴三年(西元225年),丞相诸葛亮亲帅大军南征,踏出了漫漫征途第一步。

不管我们对丞相军事能力如何评价,他的内政能力绝对是超一流的。刘备方才病故,南中诸郡就开始动乱,此时的诸葛亮不急于平叛,而是一方面修复与孙权关系,避免多线作战;一方面苦练内功,做最充分的准备。仅过了两年,他便扭转了猇亭惨败后风雨飘摇的国势,修复了严重的战争创伤,积累了充足的军需用品,整顿起一支能战大军。

与《三国演义》描绘不同,南征并未动用主力,汉中魏延部处于防御曹魏一线关系重大不能轻动,永安李严部(包括赵云陈到诸军)还在整补恢复且要监视孙权动向也不能调用,实际出动的大多属于二线驻防部队(庲降都督李恢部、牂牁太守马忠部、永昌郡吕凯王伉部),加上编练不久的新军一部。

尽管这些军队战斗力不太让人放心,但战事进行得相当顺利。大军春天出征,实际进入战区已是五月(“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到秋季即胜利凯旋,实际作战最多不会超过四个月。

虽说南方叛军缺乏组织战斗力有限,很难上阵与正规军对垒;但他们人多势众又本土作战,聚散不定难以根除。诸葛亮对这场战争有着清醒的认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军事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他不顾大臣劝阻,执意亲临前线,考虑的就是战争过程中经常要用政治手段分化瓦解叛乱分子,这些问题往往不是前线将领所能决定的。

大计决策之后,诸葛亮在出征之前做了全面细致的山地丛林战预案,不仅筹措了充足的军需,更重要的是先期派出大量斥候,获得准确及时的情报支援大军作战,甚至还可能对叛军进行了有效的分化策反——叛乱首领雍闿为同伙高定部曲所杀,很可能是离间计的作用。

诸葛亮战前就做足了功课,并他亲自督促下诸将很好的执行了计划。蜀汉军消灭了叛乱土豪,安抚了当地蛮族,终于“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消去北伐后顾之忧;此后南中叛乱规模明显减小,一般庲降都督或当地太守即可独立处置。

南征之战速战速决尘埃落定,而且没有留下大的后遗症,诸葛亮第一次展现了他卓越的统帅才能,有效的震慑了内部异己势力。更重要的是这一战不止在政治军事上消除了后患,在经济上也获得了大丰收,“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南中丰富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本来的祸乱之地、严重消耗资源的流血伤口变成反哺中央的营养源。

这一点尤为重要,“南中大开发”不仅有利于蜀汉政权,同时在经济上也惠及益州土著,这些人开始认识到:丞相虽然在政治上对他们有所抑制,但在经济上可以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巨大利益。于是益州集团中的一些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蜀汉政权的消极态度。

诸葛亮通过文武两手,有效掌握了军政大权,成为蜀汉政权实际主宰。

更多文章

  • 探析:美国“后院”因何突然“起火”?三国同时出现内乱并非个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国三国最新消息,美国后院最新状况,美国内乱视频完整版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的大国,美国的发展除了有自身的一面,但美国能在全球称霸,与其所在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从历史上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在美国本土发生过,而且美国发展在二战后非常快,不过美国的发展还要得益于南美洲的稳定,也就是美国“后院”的稳定。南美洲历来被美国视为“后院”,南美洲国家的稳定也简接促

  • 古代皇帝有谁是被毒死的?汉朝有2个,最后一位被专家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被太监杀掉的皇帝,古代皇帝谁死得最冤,历史有哪些皇帝被毒死

    那我们历史里面可能是被毒杀的人有几个呢?这可就非常多了!咱们今天只说皇帝,最开始有被毒杀记载的就是汉代的两个皇帝。一个是王莽上位之前的君主,汉平帝。在一些历史记载里面他是被王莽立而后杀的,王莽觉得他年纪太大了慢慢地不好操控,就狠下心来下毒杀了他,另外选一个年纪小的宗室子弟做自己的傀儡。但也有一些人说

  • 刘禅已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还政于他,反而还带甲士百人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怎么做了40年皇帝,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能稳坐皇位,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皇帝吗

    其实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了几句话,大概的意思,刘禅要是当皇帝不能胜任,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刘备的心思,也许是有二种想法,第一种想法,就是刘备说这话的意思是真心话,要是诸葛亮觉得刘禅不行,可以取而代之。刘备的第二种想法,可能是在试探诸葛亮,刘备其实心里明镜是的,刘禅根本没能力驾驭诸葛亮,刘

  • 三国武将实力排名,为什么张飞会排在马超之后?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武将张飞马超,张飞能打过马超吗,三国正史张飞详细解析

    要知道,张飞的武艺,比起马超并不逊色。葭萌关之战的时候,他们两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交手,“两马齐出,二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刘备鸣金收兵之后,两人只是稍微休息了一会,“看张飞和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之后两人挑灯夜战,战到二十合,马超诈败,想用流星锤暗算张飞,结果被躲过;张飞想用暗

  • 西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五大忠臣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楚霸王项羽的历史,西楚霸王项羽手下名将,西楚霸王项羽的十大战将

    李左车诈降,各路叛军同韩信大军十面埋伏,将项目陷于垓下。此战,虞子期战死,钟离昧部又被分割,项羽身边只剩下周兰、恒楚,兵不满八千,真正的穷途末路。纵观整个楚汉争霸,难道项羽手中就真的没人肯为他卖命吗?其实不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列举五位项羽麾下著名的忠臣良将。季布,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多次击

  • 古代最有帝王气城市:秦始皇斩断龙脉,结果王朝定都在此个个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城市改名,屡见不鲜的现象,现今如此,古代亦如此。如果要把古代改过名字城市做个排名,南京毫无疑问拔得头筹。看看南京城历史上的名字吧,冶城、越州、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秣陵、建业、扬州、建邺、秦淮、升州、蒋州、上元、集庆、应天、京师、南都、天京等等。历史上的南京,被誉为最有帝王之气的城市,这里

  • 汉武帝死前杀一人,大臣以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杀过的大臣,汉武帝晚年冤杀了多少功臣,汉武帝为太子复仇杀了多少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段词出自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该词列举数位居功至伟的历史人物,从而点出这些都已是过去,未来还需看现在的我们如何努力这一核心。这当中的“汉武”,指的就是西汉的汉武帝。这样一位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受人敬仰的帝王,却做过一

  • 三国的“神话”人物,卧龙凤雏皆为其弟子,预料刘备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卧龙凤雏四大谋士,三国刘备的出名事件,三国真实有卧龙凤雏吗

    在三国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才,有博学多才的军师,也有以一挡百的将军,一代枭雄曹操他就特别爱惜人才。曹操曾经用了许多方法只为了能够留下关羽,但谁知关羽对刘备是忠心耿耿,不管曹操如何待他,他都要赶回大哥的身边,为他效命。除此之外曹操还跟刘备抢一位人才,他叫做徐庶,他曾是刘备军中第一位军师,也是有了他之后刘备

  • 三国时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不仅仅是徐庶,他也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徐庶吗,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三国徐庶入曹营

    汉中平六年(189年)九月,经过数次互相残杀后,內宫宦官与外朝权臣双方再也没有力量完全推到另一方,进而掌控朝政。就在这个权力真空期,西凉董卓带军入京。14岁的汉少帝被董卓废位后惨遭毒杀,之后9岁的刘协又被扶上帝位。汉家权柄尽入董卓之手。董卓影视形象目睹董卓如此行径,26岁的荀彧辞官回乡,34的曹操易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韦姓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费姓人物,三国姓韦的有哪些人,三国时期韦姓谋士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三国时期很多士人留下了著作,其间诞生了一些书法名家,后人对他们的字迹多加赞誉。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韦姓人物。梳理了《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中提及的韦姓人物们,列个名单:韦昭、韦隆、韦晃、韦端、韦诞、韦康、韦著、韦毅、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