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已经当了太子,为什么还急着逼李渊退位?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已经当了太子,为什么还急着逼李渊退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6 更新时间:2024/2/17 4:59:56

李世民马上又派尉迟恭的等人率领军队来到唐高祖李渊所游玩的游船上面。尉迟恭全副武装地站在唐高祖李渊面前时,唐高祖非常害怕,便问道:“今天都是什么人作乱,你到我这里来做什么。”尉迟恭回答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作乱,所以秦王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害怕您担惊受怕,所以派我来护驾。”李渊听到这里,已经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被诛杀,身为父亲自然非常难受。但是尉迟恭名为保驾,实则是来逼宫,纵使唐高祖有意替李建成和李元吉说话,也不敢直接和李世民作对。唐高祖在萧瑀陈叔达等人的建议下立李世民为太子。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将李建成的儿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等幼儿全部被残忍杀害,还将他们从李唐宗室中除名。李世民将太子府和齐王府的男人几乎斩尽杀绝,却将女眷全部收入自己的宫中,比如李世民的杨妃原先就是李元吉的妻子。李世民还斩杀了太子府和齐王府一百多名亲信。 唐高祖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之后,也被迫将国家和军队的大小事务全部都交给李世民处理。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国家的实际权力。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9月3日,唐高祖李渊正式颁布诏书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自称为太上皇帝。第二天李世民便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改元为贞观,李世民是为唐太宗。 其实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已经是太子而且已经掌握了国家大权,李世民只要熬到李渊去世就可以顺利登基。为什么李世民会在玄武门事变后两个月时间,就逼迫唐高祖李渊让位给自己呢?

虽然史书中一再记载李建成和李元吉迫害李世民,李世民被逼到了墙角才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事变自保。但是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李世民篡改实录和历史。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没有史书中那么“坏”。李建成和李世民肯定有竞争关系,但是明显李建成处于优势地位。我不排除李世民为了自保而发动玄武门事变,我更觉得李世民是为了夺取权力才发动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发动政变的根本目标不是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夺取皇帝宝座。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已经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已经走上“作乱”的最重要一步。李世民既然已经背上了一个恶名,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也不惜再背上一个“欺君”的恶名。李世民掌握实际权力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自然也在可理解范围之内。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派军队控制唐高祖李渊。尉迟恭名义上是带着军队保护李渊,实际上就是就是带着军队逼宫。李渊也是在尉迟恭军队的逼迫下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按照人之常情,两个儿子被杀另一个儿子杀死,第一件事是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然后再做打算。但是李渊做的第一件事却是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这样做得唯一解释就是他在外力的逼迫之下做出的无奈选择。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别说追究事情的原委责任,就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古代为了皇位弑父弑君的情况屡见不鲜,李渊也怕李世民杀红了眼连自己一起收拾了。李渊在无奈中选择了丢车保帅,选择让出皇位,保全自身安全。李渊都已经识趣地主动让出皇位,李世民本来就想当皇帝,自然会趁机登基称帝。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使用武力的方式诛杀了太子和齐王,逼迫唐高祖李渊逼着立自己为太子。李世民的行为在传统礼法看来属于僭越行为。李世民的太子之位得来的既名不正也言不顺。唐朝初年虽然受到鲜卑族影响,但是“名正言顺”的思想依然非常浓厚。李世民太子之位名不正言不顺,自然就会有一定隐患。李世民只要在太子位子上呆着,这个隐患就会一直威胁李世民。对于李世民来说,将“僭越”进行到底,直接逼迫李渊让位是最好的选择。

李世民虽在史书上将自己的行为写得大义凛然,但是谁做坏事谁心虚。李世民经历过战争,也杀了不少人,那些被杀之人毕竟都是敌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害的是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还有亲侄子。就算经过战争历练的李世民的心肠早就已经像钢铁一样坚硬,杀自己的亲人和敌人毕竟不一样。李世民杀死亲人之后也心虚,也害怕遭报应。据说李世民害怕李建成和李元吉等人的冤魂来找自己,命人将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门上。此举也成为后来门神的来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时,贼船上不仅有李世民一人,还有李世民的功臣们。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他们的举动才不是“悖逆”之举,他们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荣华富贵。玄武门之变后,功臣们直接推着李世民向前走。这些功臣要么直接率领军队逼宫李渊,要么以各种方式忽悠、威胁李渊,要么就是撺掇李世民登基称帝。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功臣给李世民和李渊营造出李世民登基称帝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氛围。李世民本来就想当皇帝,功臣们又给创造了条件,他自然会顺水推舟。

由于李世民刻意篡改历史,李建成和李元吉被黑化。其实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李建成没有那么不堪,也没有那么昏庸。李建成的政治、军事才能肯定比不上李世民,但是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太子。李建成也不像李世民集团说得在打天下中没有功劳。李元吉和李建成在唐朝建立过程中也立下不少功劳,李建成也有一定治国才能。在李渊眼中,李建成应该是一名出色的储君,所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才会非常稳固。玄武门之变时,李渊已经六十。一名六十岁的老人突然被告诉两个儿子被杀,十个孙子也被杀,心中的痛和无奈自然可想而知。李渊也会对李世民失望透顶。李渊迫于形势不得不立李世民为太子,一旦李渊重新掌握实权,也不能保证他不废了李世民,重新选立一个太子。只要李渊还在皇位上坐着,李世民就不能为所欲为。李渊本人也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君,他在皇帝位上就始终是李世民的威胁。所以李世民需要趁热打铁,趁早登基免得夜长梦多。

李世民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自然会毕其功于一役,而不会拖拖拉拉。这可能也是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区别。李建成挥舞着大刀砍了李世民多次,都没有将其砍死;李世民则是要么不出刀,一出刀必将斩草除根。

更多文章

  •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什么还能坚持一个半世纪才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还存活了多久,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灭亡的历史,唐朝安史之乱后有多弱

    大唐的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的美好,在大唐就意味着能够有些美好的人生和高品质生活质量。然而,天宝年间的大唐,繁华中透着奢靡,盛世之下透着一丝隐隐的危机,各个官员们,满口的万岁圣明当中,又透着他们贪婪的欲望。这些个事儿,老百姓明白,官员们也懂,边疆的一些节度使们也在阴暗的角落中观察着,但是唯一不想知道的人,

  • 吴蜀同盟数十年未得寸土,西晋继魏为何就可一统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蜀魏三大名将之死,翻江倒海倾吴蜀,吴蜀之战

    三国地图大汉分作十三州,蜀国坐拥西川汉中,吴国则有荆州和江东,魏国将剩下的大半个江山囊入怀中。但是我们不能仅看国土面积的大小来排名实力,经历过黄巾之乱、董卓乱京、群雄割据等等乱世纷争的河北、中原之地,远远没有避祸久已的吴蜀之地繁华。南方军团对阵北方势力时,也屡屡打出赤壁之战,汉中襄阳大战的优秀表现。

  • 杜甫为何是诗圣,翻开历史就知道,他有位同时进文庙和武庙的先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甫为什么是诗圣,杜甫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吗,杜甫在历史上长什么样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众所周知,杜甫是唐朝的伟大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另外他也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同时期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反映的家国情怀和天下苍生,如《北征》

  • 马嵬驿迷雾,杨贵妃有没有被缢杀?日本学者:没有,她逃到日本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天宝十四(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6月,潼关被攻破,唐玄宗率领妃嫔、群臣一行出逃长安。既然是逃跑,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能活命已经是万幸了,一行人狼狈不堪。6月14日,唐玄宗一行逃到陕西兴平县西北二十三里处的马嵬坡。多日的奔波劳顿之苦,让护卫的将士们怨声载道,大有造反的迹象。怕什么来什

  • 唐朝太平诗词六首赏读:罗衫叶叶绣重重,太平万岁字当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的宋诗,描绘唐朝盛景的诗,太平年间的诗词

    太平,这是中国特有的关于关于国家安定,繁荣和平的词汇。也写作泰平。太是巨大,特别大的意思,可以指宇宙天地。泰是巨大安定顺畅的含义。太平或者泰平,表达的是一种盛世的安定繁荣。中国古代的历史,是分裂和统一不断演变循环推进的历史,人们对于战乱分裂的痛苦有着清醒的认知,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战乱无序的环境里,关于

  • 武则天当政时期,唐朝名将王方翼是被以什么理由流放崖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方翼妻子,王方翼太原王氏,旧唐书王方翼传原文

    王方翼的身份是比较敏感的,他是王皇后的堂哥。那么在武则天的眼里,他就不会是自己的听话的手下。更何况,就算是武则天的手下,一旦不听话了,或者有什么异动,武则天也不会留的。而且,王方翼还真的不仅仅是王皇后的亲戚那么简单,他的功劳也是很大的,在军中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王方翼曾长期在西北,在伊犁河击败叛军,

  • 隋朝若不“三征高句丽”,它能这么快亡国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为何宁可亡国也要灭了高句丽,隋朝三征高句丽原因,杨广发动东征高句丽真实原因

    当时隋朝兵强马壮,而且军队之中能人辈出,隋炀帝想扩大疆土,便下令出兵讨伐,大军所向披靡。但是连年征战,让士兵和百姓们早已厌倦不堪,都想早点结束,好好的休养生息一番。隋炀帝也有此打算,但是他计划在灭了高句丽以后再收兵停战。但是接下来接连两次出征,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种结果隋炀帝怎么能够接受,他认为自己的

  • 隋文帝是如何被儿子杨广谋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是被杨广杀的吗,杨广害死隋文帝,隋文帝和杨广有后人吗

    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曾经结束魏晋以来三百年天下分裂局面,且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大宝殿驾崩,时年六十四岁。太子杨广继位,史称隋炀帝。就是这个隋炀帝,登基后,不仅以荒淫无道,奢侈暴虐而著称,就连他的登基也极不光彩。尽管正史《隋书.帝纪二》没有明确说出隋文帝的死因

  • 隋唐四大猛将,靠山王杨林上榜,第一名没人敢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林隋唐猛将,靠山王杨林之死视频,靠山王杨林是反派吗

    第四名:冷面寒枪俏罗成罗成乃是北平王罗艺的儿子,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有着一身高强的武艺。有一次靠山王杨林摆起一字长蛇阵围困瓦岗寨,寨中无人能解,正当大家都束手无策时,罗成请求出战,不消片刻就破解了难倒无数人的问题,大破敌军。罗成归降唐朝后,奉命镇守洛阳,洛阳乃是军事要塞,当即就成为各路反王的眼中钉,

  • 隋唐五大开国天王之靠山王:他隋朝的顶梁柱,秦琼的干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琼和靠山王杨林,隋唐十八杰简历,隋唐最神秘的三大豪杰

    杨林是隋朝的大忠臣,可以说是隋朝的顶梁柱,秦琼的干爹,隋唐第八条好汉。隋唐演义书中描写:隋炀帝的叔叔,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权,为人正直无私,虽然很赏识秦琼等英雄,但对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势,最后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杨广坐龙舟游江南,被各路反王拦截的四明山,杨林得知后,率军往四明山保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