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自然灾害严重,范仲淹却抬高米价,百姓竟不可思议拍手称快!

宋朝自然灾害严重,范仲淹却抬高米价,百姓竟不可思议拍手称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40 更新时间:2024/1/25 9:02:23

范仲淹是历史上北宋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可是在1050年间他所下达的一项命令,令所有的人都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原来那个时候的浙江正在经历自然灾害。众多农民为了活命只得延路乞讨。可是当地的很多地主和富户为富不仁,他们竟然黑心的特意去抬高米价。这样的背景之下,有更多的人被饿死。

就在这个时候范仲淹下了一道命令,并不是让商家把米价降下来。而是在原先米价的基础上又加了30文,也就是说150文才能买一升米。这样的举动让范仲淹被很多同僚弹劾,他们都对范仲淹破口大骂,说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范仲淹对这些弹劾却不以为然,继续把当时的米价向上提。原以为会有更多的人被饿死,没想到那些灾民却都称赞:范仲淹大人做的没有错!这个现象就太奇怪了,明明是买不起米了,为什么还要称赞范仲淹呢?

原来在他下令提高米价之后,全国的米商都觉得此时在浙江卖粮有利可图。于是他们一时之间把米粮全部聚集到这一处,想要趁着灾年把自己的粮食卖个好价。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样,让当时浙江的粮食处于饱和状态。

随后范仲淹又开始开仓赈灾放粮。百姓们全都聚集在官府门口领粮,根本没人再去买那些商人手里的粮食。此时的商人把粮食运来之后,如果卖不掉原路拉回的话可能会赔一大笔钱。所以只能纷纷降价,只为了把手中的粮食卖出去。

粮价被降了下来,灾民得到了安抚,也纷纷地回到了家园。他们准备着下一季的耕作。老百姓们此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之前范仲淹特意抬高米价的缘由。所有的人都称赞他太聪明了,略施小计就救了老百姓的命。

范仲淹可是出身名门,他的先祖曾经是唐朝的著名宰相范履冰。而且一家几代人都入朝为官,并且都是敢于直言的贤臣。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长,范仲淹从小就有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不过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

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起家族走向了没落。无可奈何之下,母亲带着他改嫁到山东邹平并改姓朱。直到范仲淹长到22岁,才知道了自己的真实的身世。范仲淹觉得有些无法接受,便辞别母亲,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

经历了4年的苦读,范仲淹终于有了一官半职。虽然最初的职位并不高,可是他做起事情来却非常的认真一丝不苟。直到宋仁宗注意到了他,才让他有了升官的机会。范仲淹一直在底层工作了很多年,这让他非常理解老百姓生活的不易。正是因为这样,哪怕他后来入京为官,也不忘为老百姓谋福利。

越是像他这样工作起来兢兢业业的人,越容易受到诽谤和排挤。在“庆历新政”运动当中,范仲淹原想整顿一下当时北宋冗余的干部队伍。可是毕竟触犯了太多贵族的利益,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众多同僚的诽谤。无可奈何之下逼得范仲淹、欧阳修等一大批名臣离开了京城。在外地做官的他干脆跑去书院讲学,过了三年非常舒心的日子。直到后来他被用调到了杭州,才有了故事开头的那一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四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十六位皇帝朱元璋,明朝皇帝朱元璋背后的心酸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事记

    朱元璋“奇”在苦孩子当了皇帝。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开国帝王中,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属于天潢贵胄;汉高祖刘邦是农家子弟,担任过乡间亭长(类似现在的村长);隋文帝杨坚出生于贵族世家,父亲杨忠是北周的随国公;唐高祖李渊是关陇贵族之后,父亲李昺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宋太祖赵匡胤是军人后代,父亲赵弘殷官拜后

  • 明朝年轻的太后拉拢张居正,为了权还是色?张居正死后才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来看张居正的这一次意外死亡或许会给自己落得一个全尸的结局。就在张居正死后头七都没有过完,就有各位大臣联合上书皇帝要求清算张居正。这个时候一直与张居正传有绯闻的李太后却做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年轻的太后拉拢张居正自然只是为了自己儿子和权利。张居正被抄家张居正去世才四天的时间,万历皇帝就收到许多朝廷重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便知道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总之,很多名字并不是随便乱取的,以名著为例子,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打死了六贼,为何还能成佛?答案藏在六贼的名字当中,因为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是六根,孙悟空打掉的是自己的六根。金庸武侠《倚天屠龙记》中,为何张三丰终生未娶?答案藏在其弟子武当七侠的名字中,因为武当七侠的名字连起来,便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

  • 见了武则天的复原图,才了解为何唐太宗不爱,李治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治武则天真实历史,武则天为什么和李治葬在一起,李治为啥不杀武则天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洪流中,掌握皇帝实权的女性很多,秦国的宣太后;西汉的吕后、窦太后;宋朝的刘太后;辽国的萧太后及清末十分出名的慈禧太后。但她们都是幕后操纵者,没有走到台前,以个人名义实行皇权。历史上真正登上皇位执政的女性只有一位,就是武则天。相对于她成为“女皇”,更令人惊奇的是她侍奉了父子两代君王的

  • 武则天是死于疾病还是谋杀?一块墓志铭揭开了武则天的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的真正死因,武则天秘史御医给武则天看病,武则天为什么退位后突然死亡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他67岁即位,82岁去世,是即位年龄最大和寿命最长的皇帝。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武周王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非常卓著的。然而对于武则天的死因,正史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野史上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唐高宗去世后不

  • 请叫我“富贵儿”,一个来自唐朝银饼的自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银饼的来历,请叫我富贵儿唐朝银饼的自述,唐朝吃货的幸福生活

    “怀集庸调”银饼唐开元十年(722年)最大径10.8厘米,厚0.3-0.8厘米,422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怀集庸调银饼。正面刻有铭文五行:“怀集县开十庸调银十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其中“开十”当是开元十年的省称。怀集县故治在今广东怀集县,唐时属于岭南道广州。 “洊安庸调”

  • 唐朝时期为什么没有剩男剩女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大龄剩女,唐朝大龄剩女有多少岁,唐朝剩女多还是公主多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结婚总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总觉得现代人结婚似乎越来越难,我身边三十好几的大姑娘小伙子一群一群的,还都耍着单。有的说媳妇不好找,有的说没有钱养家,还有的说,结婚干啥,一个人过得不是也挺好?听了这话,我可就有点着急了。你这话也就是放在现代说说了,要是

  • 唐朝有多强大?毁灭性的“安史之乱”后,还能延续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还能坚持150年,唐朝安史之乱后有多弱,历史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

    内忧方面,主要是刚刚经历了数百年战乱的华夏大地,在隋朝短暂统一后,再次陷入战乱,人心不稳;再者,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三征高句丽等举措,及隋末战乱带来的人口骤减,使全国人口从开皇年间的890余万户,骤减到了贞观年间的300万户: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在农业社会,人口就是生产力和军事力量,这样大幅度的

  • 唐朝一共出现两个女皇,武则天被后世认可,另一位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一个武则天为世人所知,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另一个名字我们也很熟悉,她就是陈硕真。武则天成为女皇帝武则天她的一生非常的波澜壮阔,她在年轻时期就进入了李世民的后宫,曾经也受到了宠幸,但那个时候李世民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和皇后的感情也很深厚,对于女色并不是很看重,在被宠幸之后,武则天并没有得到皇帝的

  • 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衰落的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发展,安史之乱唐朝衰落原因,安史之乱为什么成为唐朝转折点

    唐朝藩镇割据图什么是政令不达呢?意思就是说,皇帝的命令根本传不到节度使那里,更有甚者,就算节度使收到了来自皇帝的命令,也当做没收到。有点类似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感觉。按照正常的朝廷规定,节度使不属于世袭,但实际上,唐朝末年节度使都是父死子继,成了世袭制度,并且地方官吏不向中央缴纳赋税,擅自任职地方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