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四奇”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四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66 更新时间:2024/2/11 19:46:24

朱元璋

“奇”在苦孩子当了皇帝。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开国帝王中,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属于天潢贵胄;汉高祖刘邦是农家子弟,担任过乡间亭长(类似现在的村长);隋文帝杨坚出生于贵族世家,父亲杨忠是北周的随国公;唐高祖李渊是关陇贵族之后,父亲李昺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宋太祖赵匡胤是军人后代,父亲赵弘殷官拜后周护圣都指挥使;元太祖成吉思汗是蒙古乞颜部首领之子;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部落酋长之子。比较起来,以上开国皇帝中就属汉高祖刘邦的家世差点,但他总归能吃饱饭,闲来无事还能调戏一下良家妇女,远比明太祖朱元璋强得多。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在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起名朱重八,朱元璋是后来改的名。元末社会黑暗,老百姓生活艰难,朱元璋一家也是上顿不接下顿。有一年濠州闹旱灾、蝗灾和瘟疫,他的父母亲和大哥先后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家里没钱没地,无法安葬家人,兄弟俩抱头痛哭。后来多亏邻居给了一块地一点钱,帮哥俩草草埋葬了家人。此后,朱元璋和二哥被迫分开,各自逃生。他先来到皇觉寺当和尚,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还屡受责骂。后来寺里没粮了,16岁的朱重八就以游僧的身份外出流浪乞讨,受尽白眼,吃尽苦头。一直到他25岁参加了黄巾军,才终于能吃上口饱饭。这样的“苦”出身,在开国皇帝中绝无仅有。

朱元璋与马大脚

“奇”在粗通文墨却开创一番伟业。穷苦出身的朱元璋从小没受过系统良好的教育,学问不高,但在后来的军事斗争、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等各方面,他却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从最初郭子兴红巾军中的一介小兵,很快成长为这支部队的核心人物,还把郭子兴发展成了老丈人(郭子兴的义女“马大脚”嫁与朱元璋);江南三雄争霸,实力最弱的朱元璋纵横捭阖,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一统江南,然后挥师北上,驱除鞑虏,一统天下;明朝建立后,他废除丞相,加强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发展经济,大兴科举,对外确立“不征之国”,开创“洪武之治”。粗通文墨的朱元璋开创了一代伟业!

影视剧中的刘伯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有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这些文武奇才辅佐朱元璋,他才能有此成就。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有些片面不全面。明末闯王李自成跟朱元璋一样,都是穷苦出身,一样起义造反,手下也有李岩、牛金星、刘宗敏、袁宗第这些谋士猛将,可最后李自成却失败了。两相一比较就能看出朱元璋的高明之处,一是能识人、会用人,善聚人,把手下拧成一股绳,而不像李自成的手下那样各怀心思、互相算计、内耗不止。二是有决断。他善于听取谋士意见,但又不过度依赖谋士,在谋士们意见不一致时,他有正确决断的能力,而不是像李自成那样,被牛金星等人的意见牵着鼻子走。所以说,朱元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学问不高情商高,“社会大学”历练深厚,有识人用人聚人的大智慧,所以能问鼎天下、坐稳江山。

徐达

“奇”在爱憎分明,对贪官狠对百姓慈。我们常说古代“官官相护”,但朱元璋这个天下最大的官,却反其道而行之,对官员比较“狠”,对百姓比较“慈”。这可能跟他幼年的遭遇有关,当他看着家人活活饿死、病死,无钱无地埋葬时;当他四处流浪、乞食为生时,内心对冷漠的官府、高高在上的官员会没有怨恨吗?这种怨恨烙印在心中,形成了他潜意识里对官员的一种疏离感和不信任感。所以,他执政后,奉行的是“低薪养廉”的政策,对贪腐官员更是严惩不贷,明确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而且用“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等酷刑来惩治贪官。他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他还允许老百姓上访,赋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权力,这在中国几千年法治史中是破天荒的政治创举。

蓝玉

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关心百姓疾苦。早在征战年代,朱元璋就让军队兴修水利,屯田种粮,减轻了农民负担。为了节约粮食,他禁止酿酒,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擅自酿酒,被他亲手斩杀。明朝建立后,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由官府提供耕牛、农具和种子,并免税三年,所开垦的土地归垦荒者所有。他幼年深尝灾荒之苦,所以对受灾地区施行大幅度的租税减免,及时给予救济,拯救了大量灾民。他下令设立养济院(免费养老院)、漏泽园(免费公墓),还在南京郊外试点过“保障房”政策,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朱元璋时代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之一!而他本人生活节俭,吃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用的被单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节俭程度令人咋舌!

傅友德

“奇”在屠戮功臣不怕“染”黑。开国皇帝都有一群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功臣勋将,唐太宗对他们是“凌烟阁纪功”,重赏重用;宋太祖赵匡胤是“杯酒释兵权”,把功臣勋将打发回家当了富家翁。汉高祖刘邦是对威胁到自己皇权的悍勇骁将,施行了有选择的清除。而明太祖朱元璋则是“为子孙计”,大开杀戒,消除后患。在明初两大谋反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中,数十名开国功臣包括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傅友德、冯胜这些朱元璋的生死战友,被朱元璋以各种罪名牵连,几乎杀光,只剩下装傻的汤和、低调的耿炳文和朱元璋的义子沐英、小舅子郭英等四人,遭牵连被杀的更是多达数万人。

李善长

太子朱标劝朱元璋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不作声,把一条棘杖放在地下,叫朱标拿起,朱标面有难色,朱元璋说:“这上面有刺你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拔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杀的都是坏人,内部清理干净了,你才能当好这个家。”寥寥数语,把朱元璋的远谋和毒辣表露无余,为了所谓的江山永固,杀再多的人也绝不手软!他的这种偏执毒辣心理,可能跟他早期的苦难经历有关,内心缺乏安全感,对身边人不信任,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倍加的敏感多疑,养成了“无毒不丈夫、先下手为强”的活命法则。而且朱元璋出身低微,受儒家正统教育少,对于帝王所谓的身后声名看得比较淡,所以杀起功臣来没有多少心理负担。

胡惟庸

人无完人,朱元璋固然有其阴狠毒辣的一面,但也不能否定他作为开国帝王的雄才大略,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五次到明孝陵祭拜朱元璋,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每次也都到明孝陵祭拜朱元璋,而且祭拜时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礼。康熙皇帝评价朱元璋“治隆唐宋”,意思是朱元璋对明朝的治理比唐朝、宋朝都要好,这是康熙皇帝这位“千古一帝”给出的一个很高的评价。

更多文章

  • 明朝年轻的太后拉拢张居正,为了权还是色?张居正死后才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来看张居正的这一次意外死亡或许会给自己落得一个全尸的结局。就在张居正死后头七都没有过完,就有各位大臣联合上书皇帝要求清算张居正。这个时候一直与张居正传有绯闻的李太后却做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年轻的太后拉拢张居正自然只是为了自己儿子和权利。张居正被抄家张居正去世才四天的时间,万历皇帝就收到许多朝廷重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便知道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总之,很多名字并不是随便乱取的,以名著为例子,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打死了六贼,为何还能成佛?答案藏在六贼的名字当中,因为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是六根,孙悟空打掉的是自己的六根。金庸武侠《倚天屠龙记》中,为何张三丰终生未娶?答案藏在其弟子武当七侠的名字中,因为武当七侠的名字连起来,便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

  • 见了武则天的复原图,才了解为何唐太宗不爱,李治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治武则天真实历史,武则天为什么和李治葬在一起,李治为啥不杀武则天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洪流中,掌握皇帝实权的女性很多,秦国的宣太后;西汉的吕后、窦太后;宋朝的刘太后;辽国的萧太后及清末十分出名的慈禧太后。但她们都是幕后操纵者,没有走到台前,以个人名义实行皇权。历史上真正登上皇位执政的女性只有一位,就是武则天。相对于她成为“女皇”,更令人惊奇的是她侍奉了父子两代君王的

  • 武则天是死于疾病还是谋杀?一块墓志铭揭开了武则天的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的真正死因,武则天秘史御医给武则天看病,武则天为什么退位后突然死亡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他67岁即位,82岁去世,是即位年龄最大和寿命最长的皇帝。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武周王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非常卓著的。然而对于武则天的死因,正史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野史上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唐高宗去世后不

  • 请叫我“富贵儿”,一个来自唐朝银饼的自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银饼的来历,请叫我富贵儿唐朝银饼的自述,唐朝吃货的幸福生活

    “怀集庸调”银饼唐开元十年(722年)最大径10.8厘米,厚0.3-0.8厘米,422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怀集庸调银饼。正面刻有铭文五行:“怀集县开十庸调银十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其中“开十”当是开元十年的省称。怀集县故治在今广东怀集县,唐时属于岭南道广州。 “洊安庸调”

  • 唐朝时期为什么没有剩男剩女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大龄剩女,唐朝大龄剩女有多少岁,唐朝剩女多还是公主多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结婚总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总觉得现代人结婚似乎越来越难,我身边三十好几的大姑娘小伙子一群一群的,还都耍着单。有的说媳妇不好找,有的说没有钱养家,还有的说,结婚干啥,一个人过得不是也挺好?听了这话,我可就有点着急了。你这话也就是放在现代说说了,要是

  • 唐朝有多强大?毁灭性的“安史之乱”后,还能延续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还能坚持150年,唐朝安史之乱后有多弱,历史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

    内忧方面,主要是刚刚经历了数百年战乱的华夏大地,在隋朝短暂统一后,再次陷入战乱,人心不稳;再者,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三征高句丽等举措,及隋末战乱带来的人口骤减,使全国人口从开皇年间的890余万户,骤减到了贞观年间的300万户: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在农业社会,人口就是生产力和军事力量,这样大幅度的

  • 唐朝一共出现两个女皇,武则天被后世认可,另一位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一个武则天为世人所知,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另一个名字我们也很熟悉,她就是陈硕真。武则天成为女皇帝武则天她的一生非常的波澜壮阔,她在年轻时期就进入了李世民的后宫,曾经也受到了宠幸,但那个时候李世民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和皇后的感情也很深厚,对于女色并不是很看重,在被宠幸之后,武则天并没有得到皇帝的

  • 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衰落的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发展,安史之乱唐朝衰落原因,安史之乱为什么成为唐朝转折点

    唐朝藩镇割据图什么是政令不达呢?意思就是说,皇帝的命令根本传不到节度使那里,更有甚者,就算节度使收到了来自皇帝的命令,也当做没收到。有点类似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感觉。按照正常的朝廷规定,节度使不属于世袭,但实际上,唐朝末年节度使都是父死子继,成了世袭制度,并且地方官吏不向中央缴纳赋税,擅自任职地方官员。

  • 十殿阎君见到李世民都礼拜,身份大有来历?看观音菩萨信中写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十殿阎王见到李世民,十殿阎君歌曲大全,十殿阎君是掌管什么的

    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幽冥地府鬼门关”,仙香奇异处,迎来了十殿阎王。不论是在神话名著,还是民间传说中,十殿阎君,大家都不算陌生,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在自己的“地盘”上,见到唐太宗李世民,十王是什么态度?原著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