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赵云跟随刘备很长一段时间。刘备名声大噪,建立蜀汉时,封五虎为将军。然而,封圣并不全是喜悦。关羽对马超和黄忠这五只老虎都有意见,但当他提到昭云时,却轻松地说:“子龙久随吾兄。”可见在关羽心中,也会被赵云当成自己的哥哥,那自然不会小看他。但其他人不一样,不但加入晚了,而且是秋将军,加上黄忠出身也卑微,关羽自然看不起他。然而,关羽最终还是被自己的傲慢所伤。如果他听了诸葛亮的话,在保卫荆州的时候和孙权搞好关系,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赵云很早就跟随刘备。他身居高位,忠心耿耿,为人谦逊,与管章关系密切。甚至有传言说赵云后来和他们三人成了朋友。在京剧中,赵云也被称为“四千岁”。可以肯定,关羽是不会轻视赵云的。其次,关羽家境贫寒,白手起家。因此,他会下意识地憎恨第二代官员和第二代富人,尤其是马超,第二代官员和第二代富人。这就像现在有些人讨厌富人的现象。当他们看到王思聪已经赚了多少钱,他们会特别鄙视,认为有一个好父亲。而昭云的出身和关羽差不多,自然也不会引起关羽浓厚的仇恨情绪。
赵云是一个好人。关羽为人忠厚,痛恨坏人。比如马超,因为投奔刘备,全家都被杀了,真是不孝!以黄忠为例,在投奔刘备之前,他背叛了自己的前任主人。赵云虽然曾经和公孙瓒在一起,但他没有背叛更大的正义。赵云之所以追随刘备,不是因为权力或财富,而是因为刘备是一个善良善良的人。
关羽、赵云没有利益冲突,但与马超、黄忠存在利益冲突。马超和黄忠作为蜀汉集团的空降兵,肯定会与关羽这个既得利益者产生矛盾。在蜀汉集团里,刘备是1号人物,诸葛亮是2号人物,关羽就是3号人物。如果马超和黄忠干得好,就会动摇关羽的地位。而赵云虽然也立了不少功劳,但地位始终不高,根本就威胁不到关羽!
关羽欣赏赵云武功(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关羽虽然很自豪,但还是注意运用力量说话,如他对张飞,不止一次的夸奖,说张飞是“万军之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这说明关羽愿意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低头。赵云为了救幼主阿斗,独自一人骑马进入曹营,身上沾满血光,七进七出,歌声和泪水,关羽自然是赞叹不已。至于马超和黄忠,虽然他们的武术水平也很高,但马超远在汉中。黄忠虽然是个神射手,但近战能力不如关羽,关羽躲闪弓箭的能力很差(请参考刮骨疗毒的情节),自然也就讨厌神箭手了。
当初秒杀裴元绍,三轮让周仓遍体鳞伤,而长坂坡七进七出……这些足以说明赵云武术。而赵云和刘备早些时候混了出来,并没有摔倒。当时刘备的影响力还很弱,刘备与赵云的关系也很好。他们甚至睡在同一张床上。也许是因为刘备的关系,当时军营里人很少,所以我们一起打,一起玩,自然而然地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赵云有很大的贡献。当初穰山之战的时候,刘备被张郃、高览前后包围,差点走投无路,要不是赵云力挽狂澜,这才救下了刘备性命;而长坂坡之战的时候,刘备弃妻弃子而去,结果被赵云带回围城,这才救了甘夫人和刘禅;后来孙夫人想要将阿斗带回江东,赵云夺回阿斗等等。赵云为蜀汉立下了许多功勋,光这些功勋,也足够让关羽重视他了。
在追随刘备的过程中,关羽亲眼目睹了赵云的能力。赵云曾经几招就将裴元绍给干掉,对战周仓的时候也是三个回合就把他打的落花流水,这些都是关羽亲眼所见,所以他知道赵云的厉害能力。每次看三国,都有那样一个英勇善战的英雄,一匹白马,一支长枪,雄健而又雄健,忠心耿耿,保护着刘备的万里江山,纵马驰骋,让人呼之。可惜赵云加入刘备阵营还晚了一点,否则有可能成为“桃园四结义”!
关羽是一位勇敢而博览群书的军事家,颇有军事谋略,所以心里骄傲的人都不服气,却独对赵云刮目相看。这也从侧面说明赵云的能力之高,无论是武功、功德还是人生,赵云都没有说过。赵云经常和关羽、张飞一起出征,在战场上杀敌,长期相处,生死与共,加深了对赵云能力的了解,平时甚至可以一起交流思想。而马超那么厉害,潼关之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夺船避箭,关羽没见到,黄忠在定军山老当益壮,勇冠三军,力斩曹魏名将夏侯渊,立下大功,关羽也没见到。这就很好理解关羽为何从来不对赵云有什么意见了,赵云的实力和水平在那摆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