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处世为人是有过人之处的。上位初期,为了稳定朝局,她重用酷吏,来威慑众臣。酷吏虽是一剂猛药,但是只泻不补,于国事无益,所以,待朝局稳定后,她又开始广招人才,为国所用。
出身于太原狄氏的狄仁杰,就是武则天曾经非常倚重的人才。狄仁杰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后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后改任侍御史。
其后,狄仁杰历任度支郎中,迁宁州刺史、检校工部侍郎、江南巡抚使、尚书右丞、豫复二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皆以不畏权贵、造福生民著称。武周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授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受到酷吏来俊臣诬害,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狄仁杰再度得到重用,于神功元年(697年)升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迁侍中,二度为相。
武周一朝,狄仁杰是武则天身边最具正能量的干臣,他不仅自身素质过硬,还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的伯乐。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授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受到酷吏来俊臣诬害,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狄仁杰再度得到重用,于神功元年(697年)升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迁侍中。
有一次,武则天让朝臣举荐一个人担任“尚书郎”,众人都不知道推荐谁好,狄仁杰却直接向武则天推荐了一个名为狄光嗣的人,这下把文武百官都吓了一跳,因为狄仁杰推荐的这个“狄光嗣”,身份非常特殊——狄光嗣是狄仁杰长子,凭父荫庇挣得公职,于圣历元年(698)任司府丞。
虽然狄仁杰向武皇推荐的是自己的儿子,武则天却没薄他面子,选择了相信狄仁杰。狄光嗣被任命地官(户部)员外。狄光嗣上任后,果真没给他老爹丢脸,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此还受到武则天的褒奖。武则天曾当面表扬狄仁杰:“祁奚内举,果得人也。”
中宗李显复位后,,由于狄光嗣的能力突出,又改任兵部郎中。后外放为官,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睿宗时期,狄光嗣母亲过世,遂上表请求卸职居丧,睿宗念他是功臣之后,欲夺情起复为太府少卿,遭狄光嗣坚决推辞。
睿宗李旦对此十分赞赏,认为他诚孝可嘉,还专门颁布敕书褒奖狄光嗣,其敕曰:
武则天为何如此相信狄仁杰呢?因为,狄仁杰推荐给她的,都是可用的治国良才,这一点,在狄仁杰向她推荐张柬之一事上,她就深有所感。
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有没有什么人才可以推荐的,狄仁杰说:“荆州长史张柬之可以做宰相”,武则天没有在意,认为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名气,只是随便给他提了一级,让他做洛州司马。
过了几天,武则天又问狄仁杰,天下有没有什么人才可以让朝廷使用,“顽固”的狄仁杰推荐的仍是张柬之。武则天说:“这个人不是刚封过官吗?”狄仁杰说:“我说的是他有宰相之才。”武则天升张柬之为侍郎,不久拜其为宰相。
这个张柬之也确实有过人之才,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武则天病发动政变,李唐江山才得以延续。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