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其实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却只写了三国?原因很现实

东汉末年其实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却只写了三国?原因很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17 更新时间:2024/2/6 9:29:10

如今,人们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大多都来自于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书中,罗贯中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政争权谋,军事谋略等一系列故事和人物描写的引人入胜,惟妙惟肖,精彩绝伦。在他的笔下,三国乱世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特征。

从黄巾起义到三分归为一统,罗贯中以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角逐为主线,描写了整个东汉末年的纷争局面。因而,如今人们大多都认为,东汉末年时期,只有魏、蜀、吴三个国家,但其实当时是4国并存。那么为何罗贯中却只写了三国呢?原因非常现实。

东汉汉灵帝时期,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地方豪强势力崛起,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政治腐败加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深受苦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以黄巾之乱为代表的农民起义爆发。

面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朝的中央军无法镇压,因此中央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强招募军队进行协助。这也使得各方势力,在镇压起义的过程当中,纷纷坐大。起义最终被镇压,而群雄割据的局面也由此到来。

董卓之乱后,各方军阀各自发展势力,争夺地盘。而在众多势力当中,以袁绍曹操最为强大。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进而一统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随着势力的逐渐壮大,曹操开始谋求一统天下的历史壮举。

当时,孙刘两家势力逐渐壮大。因此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向南方进发。在危急关头,孙刘两军联合,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大败曹操于赤壁。在此之后,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基本形成。

为了进一步的巩固势力,刘备乘势占据了荆州,之后更是得到了益州和汉中。此时的孙权也开始争夺势力范围,从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称帝,将国号改为“魏”。至此,汉朝灭亡。而后,刘备与孙权也相继称帝,三国时代也正式开始。

在此之后,南北之间时有战事发生,但彼此之间的力量都大致均衡,因此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持续了四十余年之久。然而事实上,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除了当时的魏、蜀、吴三国之外,当时还存在着第四个国家,就是燕国。

公元190年,在徐荣的推荐之下,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之后一个盘踞于辽东的割据势力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上任之后,公孙度锐意进取,打击豪强。董卓之乱后,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逐渐开疆拓土,称霸辽东。

在当时,公孙度割据辽东,治理军队,出行都按照皇帝的规格。当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征召公孙度做威武将军时,公孙度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在辽东称王,不需要册封。公孙度去世之后,公孙恭接过了“家业”。

曹丕称帝之后,公孙恭被封为车骑将军。但多年之后,其侄公孙渊在掌握了大权之后逼其退位。而此时的公孙家族,经过数代的经营,俨然已经成为了一股独立于三国之外的强大势力。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后,公孙渊便自立为“燕王”,建立了燕国。

然而在称王后不久,魏明帝便派司马懿带兵大破燕军,斩杀了公孙渊,辽东公孙家族也就此没落。那为何在当时罗贯中并没有将燕国作为四国之一写进小说当中呢?原因其实很现实。首先就是因为燕国存在的时间太短,仅有一年的时间,就被曹魏灭亡。

虽然在此之前公孙家族在辽东地区雄霸一方几十年,但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存在时间却太短。在如此短暂的建国史中,并未有出现像三国争雄那样恢宏壮阔的历史事件,对整个时局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罗贯中并没有将其写入小说当中。

但不管如何,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政权,虽然与英雄辈出,势力强大的三国相比,这一政权仅仅算得上惊鸿一瞥,史书还是给予了记载,不管它是不是“主角”。

更多文章

  •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秦始皇应该负哪些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秦帝国的秦始皇是哪一年死的,秦始皇不死大秦帝国还能坚持多久,秦二世而亡是不是秦始皇不够狠

    编辑:钟毓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秦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封建君主统治中第一个帝制的王朝,为之后的数十个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结束了数百年的地方割据,而秦始皇无疑也凭借统一六国的功绩成为千古一帝。但是这么伟大的国家竟然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延续之后,就面临了二世而亡的命运,着实令人惋惜。很多人将秦朝

  • 《三国演义》刘备为什么要带庞统入蜀?诸葛亮又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有诸葛亮和庞统为何没得天下,庞统死后刘备为何要招诸葛亮入川,刘备看中诸葛亮还是庞统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想必很多观众心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疑惑,那便是,诸葛亮多智近妖。刘备为什么没有带诸葛亮入蜀?而是,带着庞统去攻打刘璋?其中究竟有何心情? #三国演义#刘备为什么要带庞统入蜀?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我们会知道,刘备早期并没有像样的谋士,直到徐庶的出现,刘备才扭转了战场上的形式。之

  • 夷陵之战中如果刘备带上诸葛亮还会失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夷陵之战带上诸葛亮能赢吗,夷陵之战刘备拒绝带上诸葛亮,夷陵之战刘备带诸葛亮还会失败吗

    首先,为什么要打夷陵之战?这个是刘备一手发起的战争哦,好多看了三国演义的人都说为了给关羽报仇。这个就太肤浅了,刘备怎么可能为了关羽报仇而发起这么大型的战争?可谓是举全国之力,而且还御驾亲征,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要掩盖一下天下的口舌,那么整一场小型的战争足以,不必要亲自出战,更不必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所以

  • 历史上,东吴的根基,就是江东六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吴为什么可以保有江东,江东东吴历史简介,东吴江东六郡实力有多强

    孙吴一人,确实有与曹魏一战的能力,而孙吴能有如此强大的势力,也多亏了江东六郡,才能在江东六地中站稳脚跟,孙吴的势力才会越来越强。江东六郡,又是什么意思?现在它在什么地方?江东六郡被孙策攻陷孙策作为孙权的兄长,在孙吴孙策的统治下,也是功不可没,这也是后来三国争霸的原因。所以,孙策是怎么一次又一次攻陷江

  • 刘邦登基称帝后,每天都给其父吃一种“美食”,不久父亲便告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称帝后和父亲的关系,刘邦发明的美食,刘邦刚登基颁布了什么政策

    说到汉高祖刘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知人善用,毕竟与项羽相比,刘邦的军事能力还是稍逊一筹。不过他手下有诸多能人,著名的汉初三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刘邦正是凭借着出色的用人之术,最终才击败项羽。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刘邦还是一位很记仇的人,在他称帝之后一段时间每天都给其父亲吃一种“美食”,没过多久他的父亲

  •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霸,那最后越国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越王勾践灭吴国过程,越王勾践为何去了吴国,越王勾践灭吴后多少年亡国

    而秦国在西戎称霸的同时,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兴起吴、越两个国家搭上了春秋霸主的“末班车”。提起吴、越,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勾践的隐忍和谋略为越国后世的发展赢得一时的光辉,然而“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到了战国时期就销声匿迹,是什么导致越国的没落,它从此就退出了

  • 三国三大保镖各有所长:许褚典韦做的这三件事,赵云是不肯做还是不会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褚典韦魏盾,典韦和赵云谁是保镖,许褚保镖和典韦谁厉害

    且不说御林军统帅和九门提督算不算大保镖,就是拿“三国三大保镖”中另两位,也就是许褚典韦跟赵云相比,在战功、官爵和人品三个方面,也都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三人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许褚和典韦做的这三件事,赵云一件都做不来,谁才是三国第一大保镖?综合三国史料,我们能画出赵云的职场履历表:建安五年,赵云正式加

  • 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明白阿斗其实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临死才发现阿斗真的不傻,诸葛亮如何对待阿斗,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他一个问题

    诸葛亮也不负刘备所托,通过自己的多次计划和计谋为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众所周知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等都是通过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也是蜀国的一员大将。可是随着刘备的病重,蜀国国君的压力也就落了下来。大家也都知道刘备的儿子刘禅可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不仅做出了带领蜀国投降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而且“乐不思蜀”这样

  • 刘邦与萧何恩怨交织,六百年后,萧家把刘家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刘宋时代,即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首个朝代,也叫南朝宋。曾经的“四大家族”庾、桓开始中落,新的势力悄悄兴起,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兰陵的萧氏一族。萧道成就是成长于这种背景,传说他是萧何的后人,但实际上到底是不是,还真的难说。但能确定的是,他是汉朝名臣萧望之的子孙,萧望之是西汉名臣,他原本出身于农民家庭,后来

  • 在中国,哪一个朝代的“武力值”最高?并非汉朝、也不是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军事实力排名,元朝和汉朝武力,除了元朝还有哪些朝代战力最强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这是中国给周边世界各国留下的一个印象,自从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礼仪教化,之后他作为万世师表,《论语》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而讲礼仪也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标签。讲礼仪也并不意味着中国是一个文弱的国家,中华民族一个懦弱的民族。 要知道,孔子除提出礼外,还提出射和御,而这两者都是古代打仗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