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金明清都“以儒治国”,为什么元朝不推崇儒家那套呢

宋金明清都“以儒治国”,为什么元朝不推崇儒家那套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72 更新时间:2024/1/16 19:42:24

马克思曾说:“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入主中原后,都吸取中原地区相对先进的文化制度,从早期的北魏孝武帝移风易俗,到后面的辽金清代皆是如此。元代入主中原后也劝农桑,废世侯,用汉法,定年号。但是元吸取中原文明的程度,却不及北魏辽金和清。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儒家思想没有占据统治地位。

那么儒学在蒙元的地位如何呢?

上图_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即 成吉思汗

元儒地位

第一,蒙元在政治上有限度地采用了儒生的建议。

成吉思汗攻占中都之后,收得耶律楚材兼备顾问。窝阔台即位后,定课税,清户籍。忽必烈开幕金莲川,任用儒士,大幅度地进行改革。但是,这些改革是有限度的是“附会汉法”,“外汉内蒙”。元科举时废时有,实权官中儒士不多,朝廷虽也祭孔,但皇帝从来参加。

第二,儒学被当成宗教一般管理。

元儒自嘲:“十儒九丐。”其实为牢骚话。元人设儒户,儒户田赋多有优免。地方至中央设置官学,由儒生做教官,从事儒学的管理与教学,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

这种管理儒学的方式同管理佛道回耶等宗教差不多。元代对天主教神父(也里可温)、伊斯兰教阿訇(达失蛮)以及和尚道士也实行减税政策,也在全国设置相关机构任命教职人员为官僚进行管理。佛教在中央有宣政院,地方设有僧录、僧纲等司;道教设集贤院,地方有提举、都道录等官;天主教设有崇福司,同是自上而下一套类似系统;皆可与儒学教官对等比照。这其实是成吉思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保持自己祖宗的规矩”兼容并包思想的具体贯彻。

上图_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那么元朝为什么不如同宋金明清那样以儒治国呢?这是元史研究中间的一热点,各个专家学者都就此展开过研究,以下介绍几种较为公认的观点。

元朝建国形势特殊,形成了草原本位思想

蒙元帝国不同于其他的少数民族王朝,他有着独一无二的建国形势:

其一,蒙元是唯一一个在牢固控制了塞北之后,再南下完成对中原农耕地区征服的帝国。

先前的拓拔鲜卑进入中原前,只不过占据代北一角,建立北魏后,北面还面对同是鲜卑人的柔然汗国的威胁;契丹建辽之前,只游牧在西拉木伦河、大兴安岭一带。金崛起于东北,对草原只是羁縻,统治很不稳固。清代到康熙时喀尔喀蒙古才归附,乾隆时才消灭准格尔汗国。

其二,蒙元在进入中原之前,是纯粹的游牧文明,很少和中原文化接触。

北魏和契丹都长期附塞而住,很早就接触了汉文化。女真最早为渔猎文明,并非游牧,并有粗放的种植业,后金努尔哈赤熟读三国,做过李成梁的干儿子,皇太极时就仿照中原定立官制,在经济上,入关前的女真(满族)就有了大量的农耕庄园。

在这两点因素的作用下,蒙元有着强烈草原游牧本位思想,从成吉思汗到蒙哥,“视居庸关以北为内地”,而中原却是“南方边疆”,通过汉世侯进行间接统治。

上图_ 忽必烈出行图

忽必烈建元以后,统治中心南移,但是以草原为本位的强大思想惯性难以扭转。祖先辉煌的功业,使得后人对祖宗之制十分的自信,“本朝旧法同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遵用汉法,其故如何?”漠北长期的本位经营,也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草原旧制,分封宗亲功臣,大汗通过赏赐换取封臣的支持,元武宗时,一年封赏合钞八百二十万锭,相当两年财政收入。利益集团绝不会放弃自己嘴边的肥肉:忽必烈改革,漠北西北诸王集体叛变。元英宗登基后,锐意更新,削减赐钞,结果死于军事政变。

总之,独特的建国形势,形成了草原本位思想,并催生了强大的利益集团。儒学的背后是汉代文人士大夫,他们在草原勋贵面前显然处于弱势,儒道不兴,自然在情理中了。

上图_ 元 版图

元朝幅员辽阔,文化多元

蒙古铁蹄踏遍半个世界,建立了空前大帝国,接触的思想文化也空前多元。这与辽金等朝所接触的先进文明仅汉文化一家有很大不同,儒家思想只是汉文化中的一种,蒙古接触的又不仅是汉文化,在多元体系下,自然很难独尊儒术。

在成吉思汗前,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景教)就传入草原,克烈部,乃蛮部就信奉景教,忽必烈的母亲就是景教徒。元定宗贵由汗的亲信就有很多基督徒,“自幼就是基督徒的合答黑曾在贵由身边担任太傅一职,使他的性格深受影响”“世界上所有各个角落的神父和修道士都到他的宫殿里来。”入元之后,基督教更是大行其道,罗马传教士约翰-孟贴-科尔维若一人在大都就给6000人施过洗。

全真丘处机曾随成吉思汗西征,颇得大汗欢心,道教在蒙元也十分盛行,“教门宏阐,前所未有”,乃至“毁西京夫子庙为文成观。”

上图_ 八思巴(意为圣者;1235年-1280年),又译八合思巴

对元代政治影响最大的还是藏传佛教和阿拉伯文化。1253年八思巴受诏觐见忽必烈,忽必烈即位后,八思巴被册封为帝师,藏传佛教取得了类似国教地位。帝师“皇天之下、一人之上”, “百年之间,朝廷所以敬礼而遵信之者,无所不用其极。”“帝师弟子,司徒,司空,国公者,前后相望。”

蒙古征服中亚和中东,大量穆斯林涌入中原,成为色目人的主要成分,“(色目人)尤多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域区县邑,必居其精要,专其膏腴。”擅于经商理财,掌握科技文化知识的色目人,被蒙元统治者所重用,元代全国各地各级官员中色目人就占大半。元成宗元贞元年,中书省执宰12人中,色目人就占了10人。

上图_ 元代官制简表

儒学“重义轻利”,不完全切合统治者需要

忽必烈重用刘秉忠、姚枢、郝经等藩邸儒臣,建元改革,其根本原因是此时中原残破凋敝、经济萧条,行用儒法、劝农桑,立纲纪,能够强化集权,促进生产,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但过后不久,儒法就在和回回法的斗争中败下阵来。

元代财政压力很大,“素无积储,何以供亿”,中书平章色目人阿合马通过增发钞票、官营矿盐、放高利贷、钩考官员等办法,给朝廷创造了大量收入。但儒臣对此颇为反感。儒家思想到了宋代发展成理学,主张“重义轻利”,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德者本也,财者没也”。阿合马理财是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小人也。”但儒生的说教在色目人带来的真金白银前毫无吸引力。理学家许衡曾在朝堂怒斥阿合马,也为大汗所不喜,最后罢官而去。

上图_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即:元昭宗),书法

后阿合马被“义士”刺杀。太子真金预政,朝廷又开始重用儒生。但新政两年,钞票贬值三倍,财政也近崩溃,“无以付世祖裕国富民之策”忽必烈又罢黜儒臣,复用回回法。

阿合马贪污腐败、搜刮太甚,儒士以义理之道反击,有为民请命之义。但儒士空谈心性者多,经世致用者少,面对严峻经济形势,拿不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得儒道不能长久实行。

此外,在统治者面前,儒生高谈阔论,讲循天理灭人欲,远不及喇嘛们的藏密有吸引力,元昭宗说:“李先生教我儒书好多年,我不省书中何义,西番僧教我佛法,我一夕便晓。”

上图_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结尾

蒙元一朝,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未沿袭北宋以儒治国那套,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在一方面,体现出元朝在思想文化上开放和包容,元可谓是自唐以后中国最为自由繁荣的朝廷;另外一方面使得元未能很好地融入中原文化,笼络儒士阶层,造成制度混乱,民族矛盾尖锐,导致了国祚的短暂。

文:狮子

参考资料:

1.《元史》、《世界征服者史》

2.《中国通史-元代卷》白寿彝、陈得芝

3.《元代史》周良宵、顾菊英

4.《元代儒臣的反功利思潮》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1

5.《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张帆,思想学术评论,第一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为什么要让老农把牛宰了卖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断案牛断舌头的故事,包公牛舌被割掉,包拯卖牛

    农民回家发现自家耕牛的舌头被割在北宋时期,有一位叫刘全的农民,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农活之后回到了自己家里,当他进入自家牛棚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的牛有点儿不对劲,这头牛看起来无精打采的,而且呼吸不畅,似乎有什么卡在牛的嘴巴里。这让刘全感到很奇怪,于是他准备走过去扒开牛的嘴巴,扒开牛嘴巴之后,刘全吓了一跳,

  • 崇祯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除掉魏忠贤,只为树立威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是怎样拿下魏忠贤的,崇祯如何斗败魏忠贤

    其实当时的明朝是很穷的,连年不断的战争和天灾人祸,都需要朝廷的支出,花费非常庞大。这些对于崇祯皇帝来说都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他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阻碍,他亲政以后,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了,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可以忍受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别人的制衡,在当时,这个别人指的就是魏忠贤,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官宦专权。从明朝

  • 包拯临死前对展昭立的遗嘱被公开,难怪展昭立马辞职不干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包拯去世后展昭去了哪,现在的展昭vs以前的展昭,包拯死后展昭等人的去向

    展昭与包拯的相识,是在包拯进京赶考的路上,途经金龙寺时遇到恶僧险些丢了性命,恰好遇到展昭经过救了包拯。《三侠五义》写道:正在凝神,忽听门外了吊吭哧一声,仿佛砍掉一般,门已开了,进来一人。只见那人浑身是青,却是夜行打扮,包公细看不是别人,就是白日在饭店遇见的那个武生。包公猛然省悟,他与道人有晚间再见一

  • 明朝的武器究竟有多差?看看火器的合格率,就知道为何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各型火器一览,明朝时期最强大的武器,明朝的火器真的很先进吗

    当时明朝在辽东的军队都是最精锐的部队,而且驻防人数超过了10万人,所有军用物资都是优先供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明军之中都打不过人数只有百万,军队只有10玩的后金?就连袁崇焕到达辽东之后都说道。只能利用坚固城池和火炮进行防守,根本就不能进行野战。但是放眼全世界,除了明朝和后金对峙之外,在其他地区

  • 张无忌作为明教教主和朱元璋谁的功劳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无忌当上明教教主痛斥朱元璋,张无忌和朱元璋的恩怨,张无忌和朱元璋怎么认识的

    一,医治常遇春,虽然使常遇春感染了风湿,没有活过四十岁,但是也算救了他一条命,常遇春是开国功臣,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也有张无忌的功劳。二,千里昭昭送杨不悔回光明顶,杨不悔是杨逍之女,也算是为明教出力了,并且参加了保护光明顶之战,接收灭绝师太的三掌,救了一个旗的人马。三,杨逍,韦一笑和五散人被

  • 张居正游走三角关系,造就明朝史上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居正明朝首辅排名,真实的明朝张居正,明朝首辅张居正死后怎么样了

    真正让后人恶评如潮的,当从明孝宗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开始,朱厚照是一个非常个性的皇帝,不仅不按照正常的时间地点上朝听政,还常常离开京师出游,任用自己信任的武官和太监,大臣们对此很头疼,却又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来应对。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虽然生前好女色,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只能由自己的

  • 岳飞被害后,南宋朝廷从金人那里得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死后金人还南下吗,岳飞被害之后的南宋,岳飞打过金人主力军吗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不少的民族英雄,他们在面对外来侵略的时候,把个人的安危和荣辱抛之脑后,一心想着如何带领国家走向兴盛。但是他们的一片赤胆忠心却会引来奸臣的谋害,历史上的岳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说实话,岳飞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在他的带领下,南宋未免不是没有机会收复旧山河的。然而,事

  • 宋朝有位诗人模仿《侠客行》,写得也很有气势,应当说比较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不知名的诗人,宋朝诗人戴复古和戴敏什么关系,侠客诗人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仙”,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而且他的很多诗作,那都是脍炙人口,一些经典的作品更是收录进了我们小学,以及中学的课本里,所以只要提起李白,相信没有人不熟悉,即使是没有上过学的人,那也是能够张口来上一两句他的诗。那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首诗极为特别,写得也是很有气势,也就是那首大

  • 宋朝是分为南宋和北宋吗?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是先北宋还是先南宋,宋朝又分南宋北宋吗,宋朝为什么会有南宋和北宋之分

    当然了,这些方位词也不是随意添加的,而是有一定规则,通常“东西南北”是根据都城的所在地,例如西汉的首都在长安,而之后又出现了了首都在长安东面的洛阳,因此为了区分,称都长安的为西汉,都洛阳的为东汉,而“前后”一般是在“东西南北”不够用了的时候才用到的,或者两个王朝国家前后时间跨度上距离较远,例如东晋十

  • 徐达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他儿子犯了啥罪,竟被皇帝一剑劈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第一元勋徐达,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明朝战神徐达有多厉害

    徐达有子女七人,其中四儿三女。作为开国功勋,徐达一家也是人丁兴旺,徐达的儿子一共有四人,其中二儿子徐添福早夭,另外几位都做到了不低的位子,题目中所述,被建文帝一剑劈死的徐达之子,正是徐达四子,徐达四子,名为徐增寿。这件事,还要从朱棣起兵谋反说起。身为皇帝的身边人,做臣子的,平日里必然要为皇帝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