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父亲拥立了明朝皇帝, 上朝时想站第一位, 却被文臣斥责

郑成功父亲拥立了明朝皇帝, 上朝时想站第一位, 却被文臣斥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34 更新时间:2024/2/3 21:16:34

郑芝龙

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两个月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史称弘光帝,但是弘光政权也仅仅存在了一年就被清军消灭了。而后,朱元璋远支后裔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登基称帝,改元隆武,这就是隆武皇帝。隆武帝在登基前历经磨难,曾经坐过两次牢,在登基前一年才刚刚被弘光帝从凤阳高墙中释放出来,所以他根本没有自己的根基和班底,他能够即位称帝,完全是依靠了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俩,郑氏兄弟原是福建沿海的海盗,后被明朝招安,借助官方的名义打压其他海盗势力,最终成了独霸福建沿海的实力派。

南明世系表

拥立了隆武帝之后的郑芝龙特别跋扈,他密切监视着隆武帝的一举一动,甚至派儿子郑森(也就是后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到隆武帝身边做侍卫,以便监视隆武帝,对于隆武帝的命令他也是阳奉阴违,对自己有利的命令会马上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命令则敷衍了事。对隆武帝都如此,那么郑芝龙对于其他大臣更是有恃无恐了。

郑成功

隆武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大臣们就为朝班站立顺序发生了争执,郑芝龙认为自己有拥立之功,隆武帝之所以能够登上帝位并守住福建之地都是自己手下军队的功劳,所以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站在首位,率领大臣们朝见皇帝。但是这引起了内阁大臣们的不满,于是内阁首席大学生黄道周就对其发动反击,反对郑芝龙站在首位。黄道周作为儒学大家,这点朝廷礼仪根本难不倒他,他很快就找到了反驳郑芝龙的理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来没有勋臣位列班首的先例,所谓勋臣就是指立下军功(如开国、靖难、拥立)的武将,很明显郑芝龙就是勋臣,按照惯例没有站在首位的先例。

上朝的明朝大臣

而隆武帝也并非昏庸的君主,他深知郑芝龙的飞扬跋扈,如果不打压的话将来局面更加无法控制,于是他就支持了首辅黄道周的意见,没有同意郑芝龙站在班首的要求。虽然此事在皇帝的亲自干预下平息了,但是隆武朝首席文武大臣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就为后来黄道周被迫出走抗清埋下了伏笔,而最后黄道周在没兵没粮的情况下兵败被俘,不屈而死。而手握大军的郑芝龙则选择了投降清朝,与儿子郑成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黄道周

参考文献:顾诚《南明史》

更多文章

  • 郑成功父亲抛弃隆武帝逃跑, 用了个拙劣借口, 皇帝下旨都拦不住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郑成功真人照片,郑成功的父亲叛变了吗,郑成功之父简历

    南明世系表 而隆武帝本人也乐于承担这样的责任,也许是因为幼年和青少年时期遭受了较大的挫折,所以他不同于一般的明朝藩王,他有能力,也有担当,愿意在那样的乱世中成为领导大明中兴的皇帝。但是造化弄人,隆武帝虽然有着中兴的能力和意愿,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因为他没有军队,甚至连自己的班底都没有。 隆武帝 因为

  • 郑和七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并非地理大发现,也不只是寻找建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建文二年,郑和为何没有第八次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从哪一年开始

    郑和七下西洋 那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我们看《明史·郑和传》是如何描述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段文字简单地介绍了郑和的背景,他是燕王朱棣在藩邸时的旧人,因为跟随朱

  • 这是欧阳修的一首艳词,直接让他身败名裂,数百年来争论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但是其母还是竭尽所能供欧阳修读书,他没有辜负母亲,十分聪明,读书也很用功,“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成年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常常与梅尧臣等人来往,一起做诗词文章,很快欧阳修的才名已经被众人皆知。 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宋仁宗的

  • 这3人恨透宋江,上梁山之前个个身怀绝技,上山后却一次都没用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上梁山的全过程,宋江在上梁山前遇到了哪些困难,宋江上梁山的原因和事迹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英雄出现,随着时间流逝,都已化成记忆,散落在历史当中,但每每听到这些英雄故事时,都会让人心潮澎湃。既然提起英雄,就要提起梁山好汉。水泊梁山中有108位好汉,各位好汉行事仗义,皆为重情重义之人,在危难之中结为至命之交。 这些真性情的好汉,对待彼此如亲生手足一样,重情重义,但历来都是有

  • 成吉思汗到底“属于”蒙古国,还是“属于”中国?终于说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国和成吉思汗的关系,蒙古国是怎么看待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现代蒙古的地位

    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宋绍兴三十二年,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他在1206年即位皇帝,建立大蒙古国,草原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统一。随后成吉思汗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战无数,他先后灭亡了西夏、西辽及花剌子模等国家,可谓战绩辉煌。但只可惜最后这么一位天骄却在征战的路上感染恶疾,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 诗鬼李贺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可对,宋朝才对出下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诗鬼李贺深度解析,李贺断句,唐朝李贺最好的诗

    诗词要经过不断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诗歌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然说起了文学创作,就会让我们联想到很多文学大家。李贺在历史上被称为诗鬼,他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中的这一句,成为千古名句,在唐朝时期,无人可以对出,直到宋朝才有人对出下联。 唐朝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已达到那个时期的巅峰状态。在唐朝

  • 夺门之变为何会成功?朱祁钰当了八年皇帝为什么还会被轻易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祁钰之死,朱祁钰和汪美麟吻戏,夺门之变朱祁镇杀了谁

    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去,不仅他自己被俘虏,连他的皇位也被他亲弟弟给夺了去。夺门之变为何能成功?朱祁钰当了八年皇帝为什么还会被轻易夺权?朱祁镇带着浩浩荡荡的20万大军与瓦剌人决战,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带领的所谓的明朝精锐大军在土木堡竟然遭到瓦剌骑兵的突击,而这一次突击,20万大军竟然只剩一半

  • 朱元璋登基乱杀功臣,他的子孙杀了朱83个子孙,间接为他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就有一句古话叫伴君如伴虎,每一个登基当上皇帝的人都不简单,他们心机深沉,为了手中的权力什么都可以干的出,皇帝过河拆桥,斩杀功臣的事情,历史上有着很多的记载,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朱元璋能够当上皇帝非常的不容易,所以他就非常的看重自己的江山,他害怕别人夺走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因此他总是

  • 蓝玉结局有多悲惨?朱元璋龙颜大悦之后,才得以留下一张“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蓝玉的人皮去向何方,蓝玉和朱元璋争女人最后什么结果,蓝玉什么时候跟的朱元璋

    这些人的名字中有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等,蓝玉相对不是最为知名,但他的功劳同样不可小觑,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蓝玉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让已经被赶到荒野之地的北元,再也无法对大明朝形成大的威胁,立有赫赫战功,而他的精彩人生则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蓝玉本来是一个农夫,他的姐姐嫁给了一

  • 胡善祥贤良淑德却被废,看她与朱瞻基、孙贵妃,三人的感情纠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瞻基亲吻胡善祥,朱瞻基不喜欢胡善祥吗,胡善祥被朱瞻基宠幸多少集

    不是每一段青梅竹马都能有很好的结局。一个孩子若是出生在名门望族,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会被父母安排好一段有利于自己家族继续发展壮大的婚姻,若是一个孩子出生于普通家庭,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和自己的初恋失去联络,再也无法见面。封建王朝之中,很多的王爷都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娶妻,所以他们和妻子之间的感情都是从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