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率军勤王永历帝,将士却半路要回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郑成功率军勤王永历帝,将士却半路要回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79 更新时间:2024/2/4 11:05:39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本是横行在中国东南沿海、日本海和东南亚的海盗、海商集合体,富可敌国,在东南一带影响力极大,崇祯年间,郑芝龙被明朝招安,从此为明朝镇守福建沿海。但是郑芝龙对明朝并非忠心不二,他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清军入关之后,先后消灭了李自成和江南的弘光政权,清军继续向福建进发,郑芝龙企图在清朝依然能够独掌地方大权,便选择投降清朝。结果,清朝背信弃义,推翻了之前答应郑芝龙的条件,还将郑芝龙掳去北京软禁了起来。

郑芝龙

郑芝龙被清军掳走,留下了郑氏军队四分五裂,被他的几个弟弟和儿子分别瓜分,郑成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经营着,最终收编和联合了几位叔父,渐渐坐稳了郑氏集团的头把交椅。但是随着军队的不断扩大,郑成功占据的福建沿海几个府县已经不能满足军队的粮饷,于是郑成功便打算到清朝占领的广东沿海一带去筹集粮饷,号称“屯田”。

1651年初,郑成功率部队向广东惠州一带进发,为了扩大此次行动的影响力,郑成功号称自己此去是为了“勤王”,而勤王的对象则是两广的南明永历皇帝。谁料,前线还没取得胜利,后方就遭到了清军的投降,清朝福建巡抚和总兵等人趁着郑成功率军队出征、后方空虚之时,派出军队袭击了郑成功的根据地中左所(今厦门),中左所守军不敌清军,被清军占领。清军占领后掳走了郑氏两代所积攒的大批财物,而中左所内的郑军眷属也遭到了清军的迫害。

1651年形势图

不久,后方中左所遭到袭击的消息传到了前方,郑成功大惊,而随军将士更是哭声满地,他们都为在中左所的亲眷担忧,一致建议郑成功班师回中左所。

但是郑成功却对着全体将士说道:“奉旨勤王,今中左既破,顾之何益?且咫尺天颜,岂可半途而废?国难未报,遑顾家为?”郑成功表示中左所已经被清军所迫,现在赶回去也没什么帮助了,而且我们现在离永历皇帝那么近,却半途而废,不能觐见,实在可惜。虽然郑成功的这番话“冠冕堂皇”,但是全体将士们只关心家人的死活,哪关心去见什么皇帝,而且这个皇帝与自己好像也没有太大关系。

面对群情汹涌的将士,郑成功也不敢执意坚持,于是只能下令班师回救中左所,班师之前,郑成功向南拜别,道:“臣冒涉波涛,冀近天颜,以佐恢复,不意中左失守,将士思归,脱巾难禁。非臣不忠,势使然也。”

郑成功

中左所的失守确实是一次意外,但是如果没有中左所的失守,郑成功此次出征的目的难道是真的要勤王吗?恐怕未必!因为此时的永历帝被清军赶到了南宁,而郑成功从广东沿海到南宁必定要经过陆地,而郑成功的水师强大,陆军却肯定不是清军的对手,他是否真的愿意做这么大的牺牲,而只为了见永历帝一面很难说。

与其觐见天颜,不如保持实力,在东南沿海牵制清军,这无论对于永历帝还是郑成功本人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郑成功也肯定是乐于选择后者,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郑成功后来十多年的抗清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实际独立,对于觐见天颜或者勤王之说,也只是一直停留在口头上而已。

参考文献:《南明史》

更多文章

  • 郑成功父亲拥立了明朝皇帝, 上朝时想站第一位, 却被文臣斥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成功拥立的皇帝,郑成功明朝皇室,明朝皇帝指挥不了郑成功

    郑芝龙 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两个月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史称弘光帝,但是弘光政权也仅仅存在了一年就被清军消灭了。而后,朱元璋远支后裔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登基称帝,改元隆武,这就是隆武皇帝。隆武帝在登基前历经磨难,曾经坐过两次牢,在登基前一年才刚刚被弘光帝从凤阳高墙中释放出来,所以他

  • 郑成功父亲抛弃隆武帝逃跑, 用了个拙劣借口, 皇帝下旨都拦不住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郑成功真人照片,郑成功的父亲叛变了吗,郑成功之父简历

    南明世系表 而隆武帝本人也乐于承担这样的责任,也许是因为幼年和青少年时期遭受了较大的挫折,所以他不同于一般的明朝藩王,他有能力,也有担当,愿意在那样的乱世中成为领导大明中兴的皇帝。但是造化弄人,隆武帝虽然有着中兴的能力和意愿,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因为他没有军队,甚至连自己的班底都没有。 隆武帝 因为

  • 郑和七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并非地理大发现,也不只是寻找建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建文二年,郑和为何没有第八次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从哪一年开始

    郑和七下西洋 那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我们看《明史·郑和传》是如何描述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段文字简单地介绍了郑和的背景,他是燕王朱棣在藩邸时的旧人,因为跟随朱

  • 这是欧阳修的一首艳词,直接让他身败名裂,数百年来争论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但是其母还是竭尽所能供欧阳修读书,他没有辜负母亲,十分聪明,读书也很用功,“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成年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常常与梅尧臣等人来往,一起做诗词文章,很快欧阳修的才名已经被众人皆知。 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宋仁宗的

  • 这3人恨透宋江,上梁山之前个个身怀绝技,上山后却一次都没用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上梁山的全过程,宋江在上梁山前遇到了哪些困难,宋江上梁山的原因和事迹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英雄出现,随着时间流逝,都已化成记忆,散落在历史当中,但每每听到这些英雄故事时,都会让人心潮澎湃。既然提起英雄,就要提起梁山好汉。水泊梁山中有108位好汉,各位好汉行事仗义,皆为重情重义之人,在危难之中结为至命之交。 这些真性情的好汉,对待彼此如亲生手足一样,重情重义,但历来都是有

  • 成吉思汗到底“属于”蒙古国,还是“属于”中国?终于说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国和成吉思汗的关系,蒙古国是怎么看待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现代蒙古的地位

    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宋绍兴三十二年,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他在1206年即位皇帝,建立大蒙古国,草原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统一。随后成吉思汗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战无数,他先后灭亡了西夏、西辽及花剌子模等国家,可谓战绩辉煌。但只可惜最后这么一位天骄却在征战的路上感染恶疾,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 诗鬼李贺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可对,宋朝才对出下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诗鬼李贺深度解析,李贺断句,唐朝李贺最好的诗

    诗词要经过不断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诗歌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然说起了文学创作,就会让我们联想到很多文学大家。李贺在历史上被称为诗鬼,他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中的这一句,成为千古名句,在唐朝时期,无人可以对出,直到宋朝才有人对出下联。 唐朝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已达到那个时期的巅峰状态。在唐朝

  • 夺门之变为何会成功?朱祁钰当了八年皇帝为什么还会被轻易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祁钰之死,朱祁钰和汪美麟吻戏,夺门之变朱祁镇杀了谁

    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去,不仅他自己被俘虏,连他的皇位也被他亲弟弟给夺了去。夺门之变为何能成功?朱祁钰当了八年皇帝为什么还会被轻易夺权?朱祁镇带着浩浩荡荡的20万大军与瓦剌人决战,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带领的所谓的明朝精锐大军在土木堡竟然遭到瓦剌骑兵的突击,而这一次突击,20万大军竟然只剩一半

  • 朱元璋登基乱杀功臣,他的子孙杀了朱83个子孙,间接为他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就有一句古话叫伴君如伴虎,每一个登基当上皇帝的人都不简单,他们心机深沉,为了手中的权力什么都可以干的出,皇帝过河拆桥,斩杀功臣的事情,历史上有着很多的记载,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朱元璋能够当上皇帝非常的不容易,所以他就非常的看重自己的江山,他害怕别人夺走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因此他总是

  • 蓝玉结局有多悲惨?朱元璋龙颜大悦之后,才得以留下一张“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蓝玉的人皮去向何方,蓝玉和朱元璋争女人最后什么结果,蓝玉什么时候跟的朱元璋

    这些人的名字中有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等,蓝玉相对不是最为知名,但他的功劳同样不可小觑,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蓝玉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让已经被赶到荒野之地的北元,再也无法对大明朝形成大的威胁,立有赫赫战功,而他的精彩人生则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蓝玉本来是一个农夫,他的姐姐嫁给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