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汉是晁盖心里的最佳人选
晁盖很明显的并不想让宋江接班,具体的原因他没说,但我们能通过一些细节看出。比如宋江为达到目的经常会用上一些损招;比如宋江在军纪方面一向管得不严,只要兄弟们喜欢就行。这也许就是晁盖不看好宋江的原因,感情归感情,但你黑三郎真的不适合当大哥。
在晁盖看来,梁山在宋江手里的发展,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至于吴用,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位先生和宋江简直就是绝代双骄,珠联璧合。
所以,晁盖更倾向于武夫,所以才鼓励大家抓住“射箭的人”。根据个人行事风格,我们不难猜测,晁盖心中的接班人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武艺高强,二是讲义气。
当时的梁山,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也就这几个人:林冲、鲁智深、朱仝、武松、刘唐……其他的要么是人品有点问题,要么是名头不响,要么与晁盖关系并不怎么样(毕竟大多数的好汉都是因为宋江上山的)。
这五人里,林冲和刘唐是老资格且关系与晁盖极好;鲁智深和武松是名头响,能服众;朱仝则是晁盖的救命恩人,且这位仁兄人见人爱,号称梁山第一好人。
这五人最符合晁盖的标准。或许有人会说,刘唐和朱仝打不过史文恭吧!可这是打仗,不是单挑,万一混战中拿下了史文恭呢?
吴用的计谋就一个字……拖
吴用不可能把机会让给那些武夫。
【宋江对吴用很重要】吴用心里明白得很,只有宋江才能让他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其实这个智多星能想到的智谋,大多是一些阴招和损招,也就只有宋三郎等少数人才会欣赏他这种所谓的妙计,还是其他人,估计会一票否决。保住了宋江,吴用的前途也就稳了。
【大多数好汉不服】晁盖死后,吴用与林冲当着大家的面说“咱们拥护宋江大哥吧”,本以为众好汉会纷纷附和,可结果很尴尬:全程就李逵一人发话表示支持!于是,李逵、宋江和吴用三人像演小品一样说,其他好汉则在一旁看着。宋江在尴尬的气氛中暂时当上了大哥。
这说明什么?大家不服啊!晁天王明明已交代好的,有些好汉都已摩拳擦掌想争取了,可这几人却给大家泼了冷水。
【拖,必须要拖】吴用不想很快就去攻打曾头市,万一哪个好汉真的捉到了史文恭,那真是会引起矛盾的。所以,他必须想办法把报仇的事拖一拖,越久越好。于是,吴用以“百日内不宜兴师”为由,先让宋江把这个大哥的位置坐热了。宋江坐得越久,兄弟们就越习惯这种状态,所谓“时间会冲淡一切”嘛。
时间久了之后,吴用或许会说“咱们都已经习惯了宋江大哥,干脆别换人了”。这个可能性非常的大。
请卢俊义成了“拖”的最好理由
一百天是很快的,吴用得找点事做才行。机会终究还是来了,一次聊起大名府卢俊义,吴用眼前一亮,正好可以拿卢俊义来做文章。正愁着没什么事耗时间,好不容易有了请卢俊义这个借口,吴用必须亲自谋划亲自操作。
小说里讲得很明白,卢俊义初次离开大名府到梁山做客是四月,后来卢俊义入伙、梁山准备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已是来年“春暖”时节……由此可以判断,从出发请卢俊义到为晁盖报仇,梁山拖了将近一年时间。
这就是吴用想要的结果。
这一年时间,梁山居然没空攻打曾头市!
请卢俊义的其实也就吴用和李逵二人,难道没了他们两个,晁盖的仇就报不了?
花了八九个月的时间玩弄卢俊义,这期间没空给晁盖报仇?
给晁盖报仇非得等卢俊义?大名府那么大的地方都能拿下,小小的曾头市你们没底气?
一切的一切,只能说明这是吴用有意在拖时间,他想让宋江把大哥的位置坐穿,时间久了,弟兄们也就不好意思抢这个位置了。
吴用的这招“拖”可谓妙极,梁山好汉们果然逐渐适应了宋江的领导。宋江大哥和晁盖就是不一样,大多数人很满意。比如梁山人攻破大名府后尽情在城里烧杀抢劫,这其实就是吴用和宋江送给弟兄们的福利,想借以进一步证明“宋大哥能让你们嗨”。
梁山并不是看重卢俊义的能力才请的他,归根到底就是想找点事做,拖拖时间。所以,梁山名义上是爱才请人,实际上却对卢俊义的生死不闻不问,要不是燕青和石秀两次出手,卢俊义早就领饭盒了。吴用与宋江这出二人转唱得真是好,唱得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