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雷电烧毁紫禁城大殿, 宫女欢欣鼓舞, 希望老天能阻止朱棣做这事

雷电烧毁紫禁城大殿, 宫女欢欣鼓舞, 希望老天能阻止朱棣做这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17 更新时间:2024/1/19 7:10:48

朱棣

但是,朱棣的性格却比较残暴,他在靖难之役后逼死了很多建帝旧臣,比如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等人,很多案件涉案者竟多达数百人,而方孝孺则被朱棣“诛十族”,据记载方孝孺一案中被诛杀的人数超过八百余人。而朱棣的残暴不仅仅是针对自己的敌人,对于宫女也十分刻薄和严苛。

方孝孺

朱棣有一个特别喜爱的妃子叫权氏,但是后来权氏突然死亡了,几年之后宫中有传言说权氏是被另一位宫人吕美人所害,而朱棣未做调查后就将吕美人用烙铁足足烫了一个月,然后才将其处死,同时被处死的还有数百名宫女。另外,据《朝实录》记载,之后由于权氏旧案,牵出了更多被诬告或者牵连的宫女,最终这些全部被处死。

宫女

朱棣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宫人的公愤,但是他们也无可奈,只能背地诅咒皇帝。但是有一天,上天却给了大家一个希望。永乐十九年,紫禁城的三大殿被雷击中,被击中后的三大殿燃起了大火,这几座刚刚落成的宫殿被大火烧成了灰烬。面对如此的灾难,宫中的人不但不担心,反而心中暗暗窃喜,“宫内皆喜,以为帝必惧天变,止诛戮”,宫人们认为这次“天灾”是上天对朱棣随意杀戮的警告,而朱棣在“接到”警告后必然会有所收敛。

紫禁城

但是,令宫人们没想到的是,朱棣虽然下了一道“罪己诏”,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表示“朕心惶惧,莫知所措”,然后还下旨让大臣们如果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的事情,尽管上疏指出。宫女们认为朱棣不会再继续之前的杀戮行为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帝不以为然,恣行诛戮,无异平日。”可见,这一次的三大殿“天灾”并没有给朱棣带来任何警示,朱棣依然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就是永乐大帝真实的、阴暗的一面,他虽然有着丰功伟绩,但是却掩盖不了他虚伪、严苛的一面。

参考文献:《李朝实录》、《龙床:明六帝纪》

更多文章

  •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是民族英雄, 但是明朝皇位继承却由其亲手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成功从谁的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在哪年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明朝灭亡了吗

    郑成功诞生处 1645年,明朝藩王唐王朱聿键在福建被拥立为新的皇帝,是为隆武帝。而隆武帝的主要支持者就是郑成功的父亲、当时东南最大的军阀郑芝龙,郑芝龙也成了隆武朝说一不二的实权派。因为隆武帝尚无子嗣,郑芝龙让郑森入侍,隆武帝对其十分欣赏,赐郑森国姓,并改名成功,这就是郑森被后世称为郑成功、国姓爷的

  • 重庆修复一尊宋代千手观音,却意外发现暗格,专家打开后欣喜万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远古时代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记事方式,就是摩崖石刻。现在一般指的都是人类在天然的石壁上刻画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字,还有石像与岩画。它盛行于北朝时期,每一个摩崖石刻都是拥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以及独特的史料价值。 位于重庆市的大足区,里面就有着许许多多的摩崖石刻,是来自于我国唐末宋初时期的摩崖石刻精品。里面几

  • 都说包拯一生清廉,为何还设了疑冢?专家打开包拯墓后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的包拯最后怎么样了,包拯的墓为什么没人敢挖,包拯的墓简介

    自古以来,人们讲究入土为安,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身后事的重视甚至要超过生前之事。上至王公贵,他们的墓穴中,经常会放置着数量众多价值巨大的陪葬品,下至于一些穷困家庭,当自己长辈去世之时,不惜卖地也要为自己的长辈办一个好的葬礼,由此可见古人对于身后之事的重视。 然而自从三国时期曹操为筹措军费而设置摸金

  • 郑成功率军勤王永历帝,将士却半路要回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郑成功真人照片,关于郑成功的历史资料,郑和与郑成功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本是横行在中国东南沿海、日本海和东南亚的海盗、海商集合体,富可敌国,在东南一带影响力极大,崇祯年间,郑芝龙被明朝招安,从此为明朝镇守福建沿海。但是郑芝龙对明朝并非忠心不二,他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清军入关之后,先后消灭了李自成和江南的弘光政权,清军继续向福建进发,郑芝龙企图

  • 郑成功父亲拥立了明朝皇帝, 上朝时想站第一位, 却被文臣斥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成功拥立的皇帝,郑成功明朝皇室,明朝皇帝指挥不了郑成功

    郑芝龙 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两个月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史称弘光帝,但是弘光政权也仅仅存在了一年就被清军消灭了。而后,朱元璋远支后裔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登基称帝,改元隆武,这就是隆武皇帝。隆武帝在登基前历经磨难,曾经坐过两次牢,在登基前一年才刚刚被弘光帝从凤阳高墙中释放出来,所以他

  • 郑成功父亲抛弃隆武帝逃跑, 用了个拙劣借口, 皇帝下旨都拦不住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郑成功真人照片,郑成功的父亲叛变了吗,郑成功之父简历

    南明世系表 而隆武帝本人也乐于承担这样的责任,也许是因为幼年和青少年时期遭受了较大的挫折,所以他不同于一般的明朝藩王,他有能力,也有担当,愿意在那样的乱世中成为领导大明中兴的皇帝。但是造化弄人,隆武帝虽然有着中兴的能力和意愿,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因为他没有军队,甚至连自己的班底都没有。 隆武帝 因为

  • 郑和七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并非地理大发现,也不只是寻找建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建文二年,郑和为何没有第八次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从哪一年开始

    郑和七下西洋 那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我们看《明史·郑和传》是如何描述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段文字简单地介绍了郑和的背景,他是燕王朱棣在藩邸时的旧人,因为跟随朱

  • 这是欧阳修的一首艳词,直接让他身败名裂,数百年来争论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但是其母还是竭尽所能供欧阳修读书,他没有辜负母亲,十分聪明,读书也很用功,“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成年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常常与梅尧臣等人来往,一起做诗词文章,很快欧阳修的才名已经被众人皆知。 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宋仁宗的

  • 这3人恨透宋江,上梁山之前个个身怀绝技,上山后却一次都没用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上梁山的全过程,宋江在上梁山前遇到了哪些困难,宋江上梁山的原因和事迹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英雄出现,随着时间流逝,都已化成记忆,散落在历史当中,但每每听到这些英雄故事时,都会让人心潮澎湃。既然提起英雄,就要提起梁山好汉。水泊梁山中有108位好汉,各位好汉行事仗义,皆为重情重义之人,在危难之中结为至命之交。 这些真性情的好汉,对待彼此如亲生手足一样,重情重义,但历来都是有

  • 成吉思汗到底“属于”蒙古国,还是“属于”中国?终于说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国和成吉思汗的关系,蒙古国是怎么看待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现代蒙古的地位

    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宋绍兴三十二年,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他在1206年即位皇帝,建立大蒙古国,草原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统一。随后成吉思汗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战无数,他先后灭亡了西夏、西辽及花剌子模等国家,可谓战绩辉煌。但只可惜最后这么一位天骄却在征战的路上感染恶疾,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