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君主,赵武灵王年轻有为,为何被饿死?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君主,赵武灵王年轻有为,为何被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3/12/6 11:53:59

[var1]

“梦中情人”带来的命运转折

赵武灵王即位之前,其父赵肃侯根据国家战略的需要与韩国订立政治婚约,为赵武灵王选择了韩王之女为未来的王后人选。赵武灵王即位之后,继续与韩国巩固盟友关系,于是迎娶韩王之女履行婚约。

这位韩夫人嫁给赵武灵王之后为其生下长子赵章。赵章生的非常强壮,不仅早早被立为太子,而且在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攻打中山国的战争中,年仅15岁的赵章就担任中军主将,由此可知赵章能力不俗。

本来赵章能力不俗,又是嫡长子,赵武灵王可谓后继有人。但是一切都因一个“梦中情人”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轨迹。

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梦见一个美女唱歌,后来对这个“梦中情人”念念不忘,于是就和臣子们描绘了梦中女孩的形象。一个叫吴广的臣子觉得这个赵武灵王梦见的女孩非常像自己的女儿孟姚,于是将女儿献给赵武灵王,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孟姚,时人称之为吴娃。此后吴娃成为赵武灵王的第二任王后,并为赵武灵王生下了公子何(赵何),也即后来的赵惠文王

[var1]

废长立幼埋下日后祸乱的伏笔

由于对吴娃的宠爱,赵武灵王对赵何也非常宠爱,而赵章因为母亲韩夫人已经去世,逐渐被冷落下来。公元前301年吴娃也病死,死前吴娃一直请求立自己所生的儿子赵何为太子。痛失爱妻的赵武灵王答应了吴娃的请求,将此前被立为太子的赵章废黜,改立赵何为太子。

虽然赵武灵王当时年富力强,而且在赵国威望很高,赵章对父亲的废立之举根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但赵武灵王将赵章的太子之位废黜还是为自己和赵国后来的变乱埋下了伏兵。而此后赵武灵王别出心裁的“禅让之举”又为后来的变乱添加了不稳定因素。

[var1]

看似合理的“禅让”

公元前299年,即废赵章立赵何的两年后,赵武灵王又在国内搞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禅让”。他将国君之位禅让给太子赵何,自己担任类似太上皇的主父。他的本意是一方面锻炼赵何的执政能力,好为将来接班做准备,另一方面使自己从繁重的国政中解脱出来,专心进行军事训练和对外扩张。

为了让年幼的赵何能够顺利接班和处理国政,赵武灵王还为赵何配备了较强的政治班底,当时赵国最有能力的大臣肥义就被赵武灵王安排作为赵何的老师辅政赵何理政。“禅位”之后,赵何在肥义和宗室大臣的辅佐下迅速接管国政,而且很快适应了国君这一角色,赵国国内的政治核心开始形成两极化,而且由于赵何是名正言顺的赵王,因此赵何隐然取代赵武灵王成为政治上的核心。

[var1]

不可理喻的“分家”

在将国政禅让给赵何之后,赵武灵王看到自己的长子赵章要向弟弟赵何行臣子之礼,而且被废黜太子之位后的赵章变得非常颓废,和当年随同自己攻打中山国的英武少年判若两人。

心怀愧疚的赵武灵王突然对赵章开始变得非常宠爱,不仅在各方面待遇上特别优待,甚至与已经成为国君的赵何相当。而且在彻底消灭中山国之后,赵武灵王甚至提出将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到代地称王。

这一不可理喻的行为自然遭到赵何和肥义等臣子的拒绝。虽然赵武灵王在遭到拒绝之后暂时搁置了这一危险的想法,但他的这一“脑残”想法不仅让赵何为首的赵国君臣心生警惕和不满,同时成功的挑起了赵章的夺位野心。

[var1]

沙丘之变,一代雄主的悲惨结局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带领赵王何和公子赵章一同出游沙丘宫。平日里因为赵何身处守卫森严的王宫,赵章没有机会武力夺位,因此此次出游被赵章认为是下手的最好机会。

由于当时赵章深受赵武灵王的宠爱,因此他和赵武灵王住在一起,而赵何因为身为国君,所以就住在另外一个地方。赵章派人以赵武灵王的名义召见赵何,此时的赵何也非常警惕,在肥义的建议下,他让肥义代替自己去见赵武灵王。

赵章一看赵何没来就知道计划败露,于是干脆杀死肥义抢先发起进攻。而早有准备的赵何调集军队对抗,很快赵章就无法抵抗占据国君名分的赵何。无法抵抗的赵章只好逃入赵武灵王所住的沙丘宫寻求庇护。

赵王何的军队由宗室重臣赵何带领,他本来就与赵武灵王不和,因此他领兵冲入沙丘宫,杀死赵章及其党羽,同时将赵武灵王身边的随从全部赶出沙丘宫。然后对赵武灵王只围不杀,赵武灵王被困在沙丘宫,断粮断水三个月后,一代英主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诸侯国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七雄处在最西边的国家是哪个,战国七雄最南边的是哪国,战国七雄指的是哪7个诸侯国

    [var1]在此基础上,地理位置上的好坏,自然对各个诸侯国起到了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诸侯国的强大与否。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国家是哪个?地理位置最差的诸侯国又是哪一个?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诸侯国应该是秦国和齐国,而最差的就是韩国。战

  • 五国伐齐后,齐国遭受重创,为何没人趁机消灭齐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国伐齐前的齐国实力,齐国为什么会被五国伐齐,齐国反击五国伐齐

    [var1]比如乐毅在攻下70多座城池后,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再加上济西之战等战役带来的伤亡,更让齐国从此一蹶不振,不再是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了。不过,尽管国力虚弱,齐国却坚持到了公元221年,才正式被秦国灭亡。那么,问题来了,五国伐齐后,齐国遭受重创,为何还能苦撑60多年才灭亡?换而言之,在秦国

  • 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国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灭六国后六国下场,老梁谈秦国横扫六国,秦国灭六国后的措施

    秦灭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七国之一的秦国击败其他六国并统一的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攻破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建立了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的国家。那么被秦始皇灭掉的六国之主分别是谁,他们的下场又如何呢?[var1]在公元前230年

  • 六国的重大失误帮助了秦国统一天下,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为什么能横扫六国,老梁谈秦国横扫六国,秦国灭掉六国的策略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的确,六国在谋求自己发展的策略上,和在面对秦国的吞并战争时,存在很多失误,有些失误是非常重大的,这些失误的累积最终造成了六国自己的灭亡。春秋时期,晋国首先送给秦国的一份“大礼”,就是“三家分晋”,晋国变成了三个国家,韩、赵、魏。[var1]三家分晋前晋国的形势赵和魏在战

  • 雍正曾经允诺给他尊荣与富贵,但是却因一件事多次惹怒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对雍正的态度评价,雍正是怎样登上王位的,雍正有哪些隐藏的细节

    张廷玉出生于康熙十一年,张廷玉在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后来又承袭其父大学士张英的职责,任职于内廷。由于恩师张英的缘故,所以在雍正即位后,一直都对很有才干的张廷玉寄予厚望,而张廷玉也因此担任了许多紧要官职。雍正临终前曾经任命张廷玉为顾命大臣,并且允诺他配享太庙,这对于张廷玉来说当真是极荣耀的赏赐。辅政十三

  • 雍正另辟新墓地,真的是因为他篡位屠杀兄弟,死后没脸见康熙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他在位也仅仅只有十三年的时间,但是人们对他的评论,却都是褒贬不一,雍正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上位之后就处理了当初和自己夺位的兄弟,有传言说他的皇位,是篡夺来的,总之弑杀兄弟这个罪名,他是逃不掉了。不过雍正不承认啊,而且还亲自些了一本书,为自己来辩护,其实这也是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有些人为了皇位,杀父杀子

  • 雍正反腐堪称一绝,只用了三招就无人敢贪,自己却死的不清不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三招治贪,雍正用了哪三招就不敢贪,雍正治理了贪腐吗

    此人就是雍正皇帝,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开创了一个盛世,而继他之后的雍正皇帝就责任重大。盛世之年,大家生活舒适,贪官也因此泛滥,雍正皇帝即位后就面临这一严峻事实。不过还好雍正皇帝是一个勤勉的皇帝,在位13年,批阅的奏折达35000多件,因此自然很清楚当时朝中存在的漏洞。他在清理钱粮亏空时就意识到,产生

  • 雍正到底是如何继位的?因为一个人的存在,他根本不用篡改遗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真的是靠篡改遗诏登基的吗,雍正继位的真实历史是什么,雍正继位的五大原因

    雍正的继位很多人都怀是篡改了遗诏,所以他登基是名不正而言不顺的。不过,历史的真相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了,可不要被影视剧给骗了,那么历史的雍正继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首先,雍正篡改遗诏这个传说最大的破绽,就是说康熙遗诏中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被雍正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么一改好像是天

  • 多尔衮死后不久就被毁墓掘尸,孝庄为什么如此痛恨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多尔衮死时孝庄多少岁,多尔衮与孝庄的正史,多尔衮死了孝庄为什么不哭

    当年,皇太极死后,最有实力接续皇统的多尔衮遭到豪格(皇太极长子)和代善(努尔哈赤长子)的制衡,最终讲皇位让给了仅有六岁的福临(皇太极幼子),但即便如此,随着满清入关,多尔衮的时代还是到来了,在这重要的事件当中,整个清朝都得依靠多尔衮的才能才可以顺利入主中原。多尔衮是满清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多尔衮死后

  • 雍正为何残酷打压胤禵?他们兄弟间究竟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为何没杀胤禵,胤禵被雍正圈禁十三年,胤禵是雍正吗

    胤禛和胤禵之间交恶,并非康熙众皇子中的孤例。按照清朝的传统,身份卑微的女子是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的,老四胤禛胤禛生于1678年,当时他的生母还是庶妃,而胤禵出生于1688年,在这十年间,其生母乌雅氏已经获得两次晋升。结果,胤禛未能同胤禵一同长大。另外,康熙朝时,老五胤祺和老九胤禟,也是被分开抚养的,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