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在墓前立“无字碑”,想表达什么深意?

武则天在墓前立“无字碑”,想表达什么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4/3/5 14:16:01

这些人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成为后来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如在中唐以后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的姚崇、宋憬、张说等人,都是武则天亲手培养选拔的人才,姚崇还被称为唐代的“贤相”。

武则天在位期间,政治相对清明,基本维持了太宗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主要利益于她任用了一些能臣,武则天对他们非常重视与关爱。她曾写有一首《赠姚崇》的五言诗,语言平实亲切,丝毫不见帝王霸气,这充分表现了武则天对人才的态度。诗为:

依依柳色变,处处春风起。

借问向盐池,何如游浐水?

此诗是长安二年(702)姚崇以按察使的身份视察完蒲州盐池后,回到长安,武则天为表对姚崇工作的肯定,特地写了这首诗赠给他,表达了武则天对臣子的问候之意。

此诗写景、抒情完美结合:开头二句“依依柳色变,处处春风起”写景写时序的更替,交代见到完成任务归来的姚崇的季节是春天;三、四句用询问的语气表达对自己信任的朝廷重臣的关切之情。诗句平和朴素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闲话家常,绝无君临天下的女皇的威严与霸道,武氏深谙用人之道由此可窥一二。

武则天还写有一首《制袍字赐狄仁杰》的短诗,只有十二个字:“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的弊政多所匡正。

武则天继隋朝开科考试之后,又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制度,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亲自抓开科考试的皇帝。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一文中指出:“进士之科虽设于隋代,而其特见尊重,以为全国人民出仕之唯一正途,实始于唐高宗之代,即武瞾专政之时。”

就是说,科举制度虽首创于隋,但做为正式选择人材的标准实施还是在高宗武氏朝。武则天曾亲自在洛成殿考试贡士,选拔人才,不问等级,广开仕途。

武则天在用人上,不计个人恩怨,她甚至重用有私仇的上官婉儿,还对写讨伐她檄文的骆宾王未能录用十分惋惜,责备大臣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流落不偶乎!” 展现了一个女政治家豁达、宽广的襟怀。

清朝诗人丘逢甲在《题骆宾王集》诗中,赞叹武则天的表现:“凤阁鸾台宰相忙,此才意令落蛮荒。若将文字论知己,惟有当时武媚娘。”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但不讳言的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她的作风一向是杀伐果断的!

在一代雄主的背后,武则天还深怀为人子女的真情。她的《从驾幸少林寺》诗最后两句:“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浓重的伤感之情。

这首诗是武则天陪高宗游幸少林寺的时候写的,因为见到已故母亲的营建之所,抚今追昔,怀着“泣血”之情写下这首诗,诗中“泣血”两字最为感人,表明了一代雄主的儿女之情!

武则天的诗歌中,以“颂”诗为主,在鼓乐声中,显示女皇的威风与气派;而山水诗,在湖光山色之间,一扫阴柔的齐梁诗风,满了阳刚之美;而爱情诗是她女儿情怀的真实显露。

总之,身为皇帝的武则天有着高超的文学才华,其诗歌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境界上都流露了这位出色的女政治家非同一般的帝王气象,这在中国诗歌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武则天曾叮嘱后人,在自己百年后,墓前立“无字碑”一座,这个创意与赫鲁晓夫的“黑白碑”意思相近。关于碑上为何无字,民间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自己功业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辅助高宗执政34年,做女皇独立执政15年,在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

在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她做到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版图扩张,把“贞观之治”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人郭沫若对武则天颂扬备至,曾赋诗日:“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能全”;“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高度赞扬了一个由女人所开创的新王朝的勃勃生机!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这种观点以新旧唐书的作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武则天当政是 “牝鸡司晨”、“肆行不义”、“贻祸邦家”。

尤其谴责她以阴险狡诈的手段取得皇后之位,最后窃居皇位。并且在位期间,消灭异己、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所以,她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

私下以为,这种说法比较切合武则天的为人及个性。有一千个中国人,就有一千个武则天!由武则天,想到一句话:如果命运不愿创造一位伟大的女性,那么,只能由一位伟大的女性来创造她的命运!

更多文章

  •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都为项羽写过诗,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牧和李清照论项羽,王安石杜牧关于项羽的诗,杜甫王安石李清照项羽

    项羽为自己未竟的霸业,画上了一个句号……千年来,项羽虽然早已不在世上了,可他的传奇故事还在一代代流传下去。无数文人骚客为项羽写诗作赋。其中,有代表性的分别是杜牧、王安石、李清照所写的三首诗。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对项羽进行了评价。他们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谁最高明?杜牧:《题乌江亭》844年,42岁的诗人

  • 唐朝诗人留下一句诗,100多年后,让一个皇帝丢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最出名的四首诗,唐朝一生只留下5首诗,唐朝留下的诗有哪些

    唐朝覆灭后,天下分崩,中原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林立,众多小国割据一方连年混战。北方诸国中,以李从珂的后唐最为强大。李从珂早年曾是一员战将,骁勇善战沉稳坚毅,他的后唐综合实力在北方割据势力中首屈一指。但李从珂也并非高枕无忧。在他的心中,有一大内忧和一大外患,时刻让他寝食不安。外患是雄踞北方的契丹人,

  • 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李治为什么被称“昏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为什么叫李治,唐高宗李治是怎样死的,李世民李渊李治的关系

    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评价,只是因为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防范武则天式的改朝换代再次出现,因而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连带着也把唐高宗弱智化了。在这个丑化的过程中,以宋代史学家如司马光等人发挥的作用为大,这又与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参政的政治现实相关。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

  • 他是唐朝的一个侍卫长,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官员都要让他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最忠勇的人是谁,唐朝宫廷侍卫图片,唐朝最厉害的五个谋士

    李庆远“狡诈轻险”,善于揣摩官场上的关系学,知道那些苦心钻营者的心理,不过是想走后门,通过他曲径通幽、攀龙附凤,所以,他时时不忘显示自己与太子的“亲密关系”。大凡官员聚会,他都混迹其中,狐假虎威,四处招摇。一日,宰相府大宴宾客,李庆远装模作样地前去捧场,可他入席后刚吃了几口,就有人在门外高声急唤:“

  • 探访唐中宗定陵:唐朝最窝囊的皇帝,武则天最窝囊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中宗复位为何不杀武则天,武则天晚年真实事迹,武则天与唐中宗共患难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在两个哥哥和母亲的斗争失败以后,李显成为李治之后的皇位继承人,成为大唐的第四位皇帝。但是李显第一次做皇帝仅仅55天,就被武则天废黜了,并将他贬为庐陵王,流放到今天的湖北。此后的李显很消沉,但是她的王后韦氏不断安慰他、鼓舞他,陪他度过了14年幽禁岁月。终于有一天,

  • 此人是唐王朝的掘墓人,手握重兵,比曹操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王朝最后的掘墓人,唐王朝十大名将排名,历史上最残酷的唐将

    到唐僖宗时,内外交困,激起民变,黄巢大起义席卷全国,锋芒正劲,一路势如破竹,唐僖宗惊惶失措,自己逃入四川剑南的同时,传檄天下讨贼。各路节度使各怀鬼胎,边剿边壮大自己,义军内部也出现分化,黄巢手下朱温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打得找不到北,又因内部不和,见势不妙,向唐王朝投降,唐僖宗欣喜之余,赐名全忠,没想到

  • 唐代的时候有一个丞相在鉴宝的时候曾经被赝品蒙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的十大国宝,古画被鉴宝师刘岩定为赝品,吴焕章鉴宝赝品

    结 果这宝贝还真是被这位有心人给找着了。曲阜县内有一个农民,在开荒耕地时,几锄头下去,挖出了一件古代器物,叫做“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盘,腹大口 小。这个盎容量约有三斗,按行话说,短颈鸟足,圆口方耳,古朴拙重,里面还装满了土。农夫将上面的泥土洗干净后,又用纱布打磨好,在盎的腰部忽然隐隐约约 出现

  • 山东农妇效仿武则天,34年前称帝招男童建后宫,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山东村妇效仿武则天称帝事件,1986年山东效仿武则天的人,农妇效仿武则天称帝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这句诗出自黄光任的《女皇》,其中的“女皇”自然是指武则天,这句诗也正是对武则天的高度赞扬。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不论其功过,仅凭她能力排众议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登上专属于男子的龙椅称帝,就已经足够成为天下女子争相模仿、崇拜的对象了,今天要讲的这位女子便是

  • 掌权的女人有多可怕?武则天的男宠曾与她如胶似漆,后遭不测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左传·隐公元年》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坏事做多了,自然会遭到惩罚,我们只需要静静的等待惩罚降临到他身上就可以了。在现代社会之中,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往往会选择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可是我们根本不用为此而气恼,因为这样的事情做多了,总有一天他会

  • 他是宇文成都的老师,斩首李元霸为徒报仇,堪称隋唐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宇文成都大战李元霸同归于尽,宇文成都师傅杀李元霸,李元霸大战宇文成都在哪一集

    在三国中,并没有说吕布的老师是谁,而在《说唐全传》中,不仅介绍了宇文成都的老师,他这位老师还斩杀了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为徒弟报仇。“鱼俱罗虽然没有回头,却在留心听后面的声音。知道李元霸已经逼近自己了,就迅速把马调头。趁着李元霸发愣,鱼俱罗接近他拿出自己的刀,一刀斩下了李元霸的头。鱼俱罗终于为自己的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