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下令年后再回来问斩,最后回了多少人?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下令年后再回来问斩,最后回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43 更新时间:2023/12/31 3:19:56

本文就要带大家了解千古名君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有人诟病李世民残暴,先是在玄武门事变中杀害自己的太子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然后又以重兵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在李渊退位之后还将其软禁在宫中。只是李世民登基之后除了造反的李元昌就没有再杀过自己的兄弟,像秦二世胡亥通过赵高的阴谋继承皇位之后就讲自己的兄弟姐妹赶尽杀绝。

李世民也没有杀害跟自己打天下的老将和拥立自己登基的功臣,隋唐名将秦琼程咬金都寿终正寝,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是个心腹也只有侯君集因为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之事被杀,像明朝朱元璋的开国三十四位功臣只有四个没有收到朱元璋的迫害。

除此之外李世民和自己臣子的关系也非常和睦,君臣关系和谐融洽契若金兰,一直是我国古代君臣相处关系的典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与魏征。魏征原是李建成手下谋士,唐太宗欣赏魏征的才华将其收为谏议大夫,之后成为宰相。在《贞观政要·论政体》中记载魏征曾经对唐太宗点名君民的关系如舟与水的关系一般,唐太宗深以为然,一生都非常信任魏征。而且李世民的处事方式也非常仁义,在《新唐书》中就记载了唐太宗录囚的事情。录囚的制度起源于西汉,一直延续到宋朝。录囚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古代的办案效率其实比较低,经常会出现错判误判的现象,每年就会有人在将案件记录重新过目过滤一下,看看有没有冤案错案。在最初这些事情一般都是由皇帝指派官员来完成,到了东汉汉明帝时期就由皇帝亲自审阅。

贞观六年秋天唐太宗审阅了600份案件,最后剔除了很多的冤案,只留下了390名罪大恶极的犯人,按照唐朝律法这些犯人都应该被处以死刑。而唐太宗眼看即将迈入年关,便将这390人全部遣返回了自己的老家和家人团聚,并且要求他们在秋收之前要返回长安问斩。

这些犯人之前都犯下了滔天大错,本以为死到临头却没想到唐太宗会给他们回家省亲的权利,一个个非常感动,连连作揖拜别唐太宗。一年之后这390个犯人一个不差的回到了长安。唐太宗非常欣赏他们的诚实,将他们全部赦免,有一些还招为了官员。后世的人都对这件囚徒归狱案称赞连连,既称赞太宗仁义又称赞人性本善。可是北宋著名文人欧阳修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为此还特地写了一篇《纵囚论》,认为“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这些犯人无疑都是小人,唐太宗此举不符合天理,只是沽名钓誉的手段罢了。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件囚徒归狱案的呢?

更多文章

  • 萧皇后大李世民30岁,李世民是真心喜欢萧皇后吗?两人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与萧皇后谁厉害,李世民和萧皇后差几岁,萧皇后是嫁给李世民的吗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他文武双全,才德兼备,一手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治世——贞观之治。因此,李世民一直以来都十分受人们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了他的情事。而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当中,都提到李世民跟年长其30岁的萧皇后有一些暧昧不清的关系。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萧皇后年少绝美,因此成为隋炀

  • 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50多岁的尉迟恭,没想到却遭拒绝,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和尉迟恭,李世民怎么收服尉迟恭的,李世民第一次收服尉迟恭

    对李世民来说他可谓是自己登基的一大功臣,但是让大家疑惑的是在尉迟恭五十多时,却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为了奖励他对自己登基所做出的贡献,那是不是有点晚。据历史记载,尉迟恭可是比李世民还要年长十几岁,在他五十多岁的年纪,都可以当李世民女儿的爷爷辈了,真不知李世民是怎么想的,自己的女儿

  • “靖康之耻”后,看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700万金人只剩下10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宋靖康耻资料,靖康之耻南宋怎么反击的,靖康之耻金国被谁灭了

    在北宋时期,国家饱受战乱,在朝廷政治错误的情况下酿成了非常多的惨案,其中靖康之耻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这段历史流传到现在都让人感慨不已。在北宋时期,金国与北宋展开了一系列战争,金国蓄谋已久,而且精兵良将不在少数,一路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击败了北宋部分兵力。趁着胜利的势头,金国要求北宋朝廷进贡五千万两银币

  • 历史上包拯真的是清官?考古队员进入后,发现盗墓贼留下的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999年北宋时期,安徽合肥诞生了一个男娃,这男娃只是普通的男娃,父母也是普通的父母,所以他从小走的路也和普通人一样普通,读书认字学习考试……可是他28岁就中了进士,要知道当时很多人七老八十了还在考,他已经算得上是有为青年了。但这位有为青年非常恋家,本应出任江西永修知县,结果他要求家门口就职,因为

  • 锦衣卫的灭亡:大小头目全部遇难,一天之内便被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大家都很熟悉, “飞鱼服”和“绣春刀”是锦衣卫的标配,这一身装扮在明朝能让小儿啼哭。到了现代,各种影视作品和动漫作品横行,锦衣卫这个组织,逐渐被人追捧接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锦衣卫的历史及其覆灭。锦衣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掌握很大的权利,直属于皇帝,受到皇帝的直接领导,是皇帝手中的利剑

  • 清军不认识张献忠,却能一箭将其射杀,是哪个叛徒指认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

    凤凰山 张献忠的死颇为蹊跷,首先,当时张献忠率领数十万大军,按说不可能会被清军如此接近自己。张献忠生性鲁莽,又与清军接触不多,对清军的行军和作战习惯不甚了解,所以根据几日前的情报判断,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张献忠认为清军不可能这么快就来到自己的驻地附近,所以当探马报告清军前锋已经抵达驻地时,张献忠并

  • 苏轼纳12岁小妾,初次邂逅写下千古名句,成了男人嘴里的花言巧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拥有大才华的人,大多自认清高,但凡遇到些挫折即会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可是他从来没有因此而气馁,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反而能摈弃仕途所带来的烦恼,活得非常地通透和洒脱。苏轼的一生中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比如东坡肉的典故,以及和佛印和尚的友情。今天这篇文章

  • 率领数万兵马的明朝军阀不敢收复家乡, 为了祭祖派数百人偷偷回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上吊自尽 从下面这个小事例就可以看出南明的那些武将是个什么样的德行。江北四镇之一的军阀刘泽清,是山东曹县人,到崇祯末年官至山东总兵,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李自成围北京时,崇祯皇帝令刘泽清进京勤王,可是他却假装坠马受伤,拖延进京,最终崇祯皇帝被李自成围困而死,之后刘泽清则逃离了自己的防地——山东,逃

  • 文彦博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诋毁宋神宗,为何最终还被追谥“忠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彦博和宋神宗,文彦博和宋神宗的对话原文,文彦博王安石完整视频

    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众多大臣当中,不乏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而除此之外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彦博。作为一代名臣,四朝元老文彦博出将入相五十年,曾经提出裁军八万的主张,节约了大量军费,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正因其杰出的政绩,宋神宗曾经盛赞他道:“卿深厚不伐善,阴德如丙吉,真定策社稷臣也。”

  • 清军入侵山东, 明军不敢追, 待清军自己退兵后首辅向崇祯报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80万明军投降清军,清军明军交战记录,清军剿灭明军主力

    周延儒剧照 又过了一段时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而清军抢劫财物也已经很多了,不适应炎热天气的清军也就出关休养生息了。等周延儒得知清军退兵后,立马报告皇帝,说自己率军大胜敌军。崇祯皇帝很开心,封他为太师。当时便有人写诗来讽刺周延儒,“敌畏炎熇归思催,黄金红粉尽驼回。出关一月无消息,昨日元戎报捷来。